首頁>歷史>

竇融之責隗囂以仁人之言 (總第一百五十七)

《資治通鑑》裡最具鑑戒意義的這些事兒

歸服已經中興的東漢王朝後,授職於涼州牧的原割據軍閥竇融,發聲譴責另一軍閥隗囂的猶豫不決,他說:“戰亂以來,城郭都被夷為廢墟,百姓流離失所,老天可憐生靈塗炭,形勢稍微有一點好轉,將軍又要重開戰,孤寡老幼又將再一次流浪,說起來都讓人傷心。”這話說得真的是仁人之言,史家言之為“施利廣博”。

竇融說:兵起以來,城郭皆為邱墟,生民轉於溝壑,天運少還,而將軍復重其難,孤幼將複流離,言之可為酸鼻。

勸說他人罷兵歸附漢室時,若以強弱為背景,那麼,“我”若居於強勢,那誰又會甘心示弱呢?只會激怒對方罷了,於是人們就拿符命說事,然而,由“天命”學說的出發,轉換一個角度來看,所謂老天之命,實際上就是要聽從於百姓之命。若漠視人民的聲音,把國家民運託付於毫無根據的所謂符瑞,那麼,奸妄之人就不難偽造作假而妖言惑眾,因而動亂會更加激烈。

唯有竇融的這席話能夠如此地把百姓的命運放在首位。隗囂儘管沒有聽從,但此言顯然已經震撼了他的內心。就因為內心的震撼,導致他的氣勢被極大地削弱。說這話是有事實根據的:秦、隴(陝西和甘肅)兩地的百姓聽說竇融的後,必然而然地心生怨恨,都不願為他隗囂去送死,劉秀的漢軍為此而能長驅直入,民眾於是而帶著糧食迎接劉秀大軍的到來。因為,百姓已經明白,不是朝廷要來毒害百姓,戰爭的禍害是隗囂拒統造成的,光武帝劉秀髮起統一戰爭是迫不得已。由此而言,竇融的這一席話,真的是利國利民的有益之言!

竇融所說的這些話,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以此作為制服隗囂的利器,他不是為了離間秦隴兩地民心讓他們背離隗囂

然而,竇融所說的這些話,我們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要以此作為制服隗囂的利器,他不是為了離間秦隴兩地民心,讓他們背離隗囂,因為,竇融若只把這作為降手段,那麼,他的言辭肯定不會如此地深切感人。

說竇融以保全整個河西為使命,用自己的努力實踐他的諾言,最大可能地避免了戰亂導致更多民眾的傷亡,絕非虛言。

閱讀史料瞭解竇氏家族興衰史,我們知道,竇融的後裔與整個漢朝同始終,之所以能如此,就是基於他的這一時之念,他既給老百姓,也給他自己帶來長達百年的惠澤。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代皇室是如何培養皇位繼承人的?他們的責任和使命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