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漢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秦始皇是法家皇帝。其實這種看法似是而非,準確地說,秦始皇的統治思想具有以法家為主、綜合百家的特點。
他是一個比較偏愛法家的“雜家”皇帝。自章太炎以來,許多學者認識到秦始皇的“雜家”特色。一批著名學者有所論述。例如,在《十批判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中,郭沫若指出:秦始皇的精神,就嚴刑峻法而言,是法家;就迷信鬼神而言,是神仙家;就強力疾作而言,是墨家。許多後來者又做了更細緻的分析,指出秦始皇的思想中還包含著儒家、陰陽家、道家的成分。
這個思路已經被大多數中外學者所認同。有些學者又走向另一個極端。有人認為秦始皇的思路雜亂無章,沒有一個統一的思想。有人甚至把秦朝稱為“一個沒有理論的時代”。推而言之,秦始皇是一個沒有理論的皇帝。這個說法很值得商権。秦始皇在統一天下、建立帝制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重大政治選擇,這些選擇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法律等各個領域,包括政策策略、制度等各個層面。
這些選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選擇過程中也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然而根據《史記》等文獻的記載,秦始皇的政策、策略、制度選擇大多有系統的政治理念作為指導,其強烈的理論選擇意向也躍然紙上。秦始皇本人是一個顏有理論素養的政治家。在他的軸臣、謀士中也有一批理論造請頗高的思想家。因此,秦始皇的許多政治選擇都是在當時最為流行的理論學說的指導下做出的,有些政治選擇,很有創造性,具有為中國歷史發展程序定向的意義。
他的許多作為也在政治制度史、經濟制度史、思想文化史、法制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如果這是“一個沒有理論的時代”,秦始皇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嗎?只要對秦朝的統治思想做全面、深入、細緻的分析,就不難發現,它的來源廣泛,構成複雜,內容豐富。就基本內容而言,秦朝的統治思想與兩漢的統治思想並無質的差別。如果說秦漢的統治思想有什麼區別的話,主要在於具體的思想形式和基調有所不同,各種思想的整合程度有所不同。
各種思想史的著作在論及以今文經學為代表的漢代統治思想的時候,常常使用“融合儒道法”、“兼納陰陽、刑名”、“雜用王霸”之類的斷語。其實這類斷語同樣可以用來為秦朝的統治思想定性。推而言之,不管具體的思想形式和基調是法家、道家,還是儒家、佛教,中國曆代王朝的統治思想都具有“雜家”品格,甚至可以說,“雜家”品格是中國古代主流文化的特點。
雜家並非雜亂無章,而是有所整合的,其基本屬性是雜用王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