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周我們分享了元朝逐步衰落的底層邏輯,即統治階級的內耗、吏治腐敗、經濟危機和民族矛盾激化等因素。除此之外還有幾個未來得及分享因素,共同為元末人民大起義埋下了隱患。一個是元朝官軍軍事能力的退化,一個是政府官員統治能力低下。由於元朝軍戶世襲,隨著時代變遷,有的軍戶因貧困破產,有的軍官之家,子弟日漸腐敗奢靡,以致於元末時期部分軍隊出現了全員拉不開弓的醜相,至於帶兵打仗的人才更是缺乏。《元史》記載花山賊畢四等僅三十六人,就能夠同三個省的官兵周旋,並殺傷官軍無數,一時間“天下之人,視官軍為無用”。而政府派往地方的大員,都是色目人、蒙古人,對中原的統治模式和方法毫不知曉,他們依靠當地土豪劣紳開展統治,政治迅速腐化墮落,底層百姓受到多重盤剝卻無處說理伸冤,中原和南方普通百姓同元朝政府逐步脫節,底層民眾的願望無法向上反映,積怨越來越深。經過幾十年的積累,到了元末,在改良後的白蓮教義整合下,人民大起義最終爆發。

1.改良的白蓮教

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提到在滅元大軍中領導團體的是明教,而在真實的歷史中,明教(摩尼教)也雖然參與到了抗擊元朝的鬥爭之中,但參與的形式並不是明教,而是白蓮教。

明教(摩尼教)源於公元三世紀的波斯,由創始人摩尼融合當地襖教、基督教、佛教形成的新的宗教團體,在波斯被禁止後,於武則天時期傳入中原,幾經波折,在唐朝中後期被回紇人立為國教,因唐朝需要依靠回紇對抗軍閥割據,摩尼教開始流行於中原大地。等到唐武宗滅佛運動興起,摩尼教轉為秘密流行,摩尼教在很多地方也就更名為了明教。南北宋時期,明教遭到了官方的嚴厲打擊,一度銷聲匿跡,但思想屢禁不止,其修行方法和教義一直秘密在民間傳播,直到白蓮教的出現,才重獲新生。

南宋高宗年間,僧人茅子吸收了佛教天台宗和淨土宗的部分內容,又雜糅了明教的部分修行方法和教義,創立了白蓮教。這使得在南宋時期,一度消失的明教,以白蓮教的外衣重現於世。這種借鑑是相互的,白蓮教吸收了明教,明教也吸收了白蓮教“白蓮池”的佛教教義,兩者互相融合發展。在元朝,明教的記載銷聲匿跡,它和白蓮教最終合二為一。

元朝秉承成吉思汗對待宗教的寬容理念,白蓮教發展迅速,但由於農民起義總是以白蓮教為依託,這讓元朝統治者幾度將其禁止。但事與願違,官方的態度反而促進了白蓮教在民間的秘密流行。

越是秘密傳播,越有強大的生命力。白蓮教的地下傳播讓其同另一個秘密宗教——彌勒教相互融合。這個宗教在之前我們分享的隋煬帝時期,就曾一度組織教眾攻打長安,差點拿下首都。其宣揚佛涅槃之後“末法時代”的黑暗和彌勒降生之後的極樂淨土,成為了底層人民反抗暴政的絕佳精神食糧。等到元末韓山童和彭瑩玉將白蓮教同彌勒教相互融合後,白蓮教的反抗性質更加強烈了。

2.農民大起義的爆發

此時,反抗的火藥已經具備,只差零星火花的啟用。正當全國動盪之時,元朝陷入了“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悲慘境遇,黃河水決堤了。公元1344年五月,暴雨連降二十多天,白茅堤決口,六月金堤決口。河南、山東等地一片汪洋,給中原大地上的人民帶來了毀滅性打擊。第二年又開始大旱,赤地千里。而在國家層面上,黃河氾濫破壞了航運,威脅漕司鹽場。元朝不得不徵召民夫疏通河道,打通南北大運河。於是十五萬民夫和二萬戍邊軍被派往災區堵塞決口,同時引導黃河迴歸故道。但元朝官吏的惡習讓民眾的忍耐度突破了臨界點。工程督導中,官吏蠻橫腐敗,盤剝剋扣民夫錢糧,以致於民夫大批死亡。看到時機的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利用河工嚴重不滿的情緒和壓抑已久的民族矛盾,成功地點燃了農民大起義的火藥桶。

公元1351年,韓山童以“彌勒佛降生,明王出世”,計劃五月起義。因洩密,韓山童被殺。其部下劉福通繼續按照計劃揭竿而起,以韓山童為宋徽宗八世孫,號召漢族民眾抗擊元朝,不到一個月,響應數萬人,東系紅巾軍成立。很快潁州被攻克,元軍腐敗不堪,黑廝軍統帥一看起義軍聲勢浩蕩,嚇得不戰而退,起義軍迅速佔領朱皋,攻克羅山、上蔡、真陽、確山等地。九月攻克汝寧府、光州、息州,人數擴增至十萬人。第二年,起義軍退守亳州後,奇襲元軍營地,打敗元朝精銳,東系紅巾軍起義軍站穩了腳跟。

受到東系紅巾軍的鼓舞,公元1351年八月萊縣人芝麻李夥結夥起義,以白蓮教名義很快籠絡十多萬人,一路凱歌攻佔了徐州,成立了徐州紅巾軍。與此同時,十四年前起義失敗逃亡黃州的彭瑩玉,聯合徐壽輝等人,同樣打著白蓮教的旗幟招兵買馬,十月攻佔蘄水,以此為都城,建立國號“宋”,推舉徐壽輝為皇帝,改元“治平”,成立了西系紅巾軍。十二月,起義軍佔領了漢陽、興國,第二年正月奇襲攻佔了武昌,二月佔領江州,七月攻佔杭州。丟失杭州的元朝決心全力圍剿西系紅巾軍。公元1352年年底,西系起義軍遭受重創,高階領導者彭瑩玉、項普略相繼犧牲。除了以上東西兩系紅巾軍,還有南瑣、北瑣紅巾軍起義,東西南北各路開花,雖然彼此相對獨立,卻各成氣候,同元朝政府展開激烈的拉鋸戰。

而在紅巾軍系列之外,還有兩個對元朝威脅巨大的起義軍,一個是泰州張士誠,一個是浙江東部的方國珍。張士誠率領運鹽的船工,迅速控制了泰州,並以此為基礎攻佔揚州,切斷了元朝南北大動脈,破壞了元朝的江南財源,對元朝威脅極大。方國珍以海軍為主,擁有一千三百餘艘戰船,挖斷了元朝南北的海運,使得糧運無法正常從海上到達北方,讓本就捉襟見肘的元朝財政雪上加霜。

3.元朝的反擊

面對南方混亂的局勢,元朝起初毫無辦法,因中原軍隊戰鬥力孱弱,屢屢戰敗。直到公元1352年四月左右,元朝才真正反應過來,傾盡全力組織力量鎮壓農民起義。元庭急調四川、陝西的軍隊討伐南陽、襄陽的起義軍,同時團結兩淮一帶、江浙、江西、湖廣等地的蒙漢和豪族勢力組成軍隊,同南方起義軍形成對峙。在元庭中央,為了緩和民族矛盾,也允許南人可以出任地方大員,甚至進入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臺。雖然實際效果不理想,但客觀上在一定程度上為元庭贏得了部分漢人和南人貴族的支援。於是在蒙古宰相脫脫和軍隊高層一系列的謀劃下,元朝反擊戰打響了。

公元1352年八月,脫脫親率大軍進攻芝麻李軍團,在徵召瀕海鹽工五千人和遊民三萬人後猛攻徐州。僅一個月,徐州就被元軍收復,芝麻李下落不明。彭大、趙君用率參軍逃亡至濠州。徐州攻下後脫脫返京,留下大將賈魯圍攻濠州,不料公元1353年賈魯病逝,使得元軍元氣大傷,濠州之圍得以解除。外圍既除,內訌卻開啟了,當年冬天彭大自稱魯淮王,趙君用稱永義王,公元1354年,起義軍內部分裂,郭子興跟隨彭大,其餘將帥跟隨趙君用,兩部兵戎相見水火不容。而之後叱吒風雲的朱元璋,此時正在郭子興軍中效力。

荊襄南陽方面,四川調來的元軍和畏吾兒軍在大將“咬住”和“答失八都魯”的率領下,對南瑣紅巾軍和北瑣紅巾軍展開鎮壓。公元1352年三月,元軍隊大破起義軍,誅殺北瑣紅巾軍大將李太素,同年大將“咬住”在當地地主武裝的配合下,率軍打敗勢頭正盛的徐壽輝,拿下了中興路。而南鎖起義軍在重壓下退守鄂西均、房山兩地。公元1353年年底,南鎖起義軍被徹底剿滅。襄陽方面,北瑣起義軍多達十萬人,同元朝軍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襄陽成為了焦點,最終在“咬住”和“答失八都魯”的圍攻下,於公元1353年底,北瑣紅巾軍也被消滅了。

徐壽輝為首的西系紅巾軍方面,在公元1352年夏、秋兩季於杭州同元軍展開激烈的爭奪戰,徐軍先是攻佔了杭州,之後元軍收復杭州。公元1353年三月,江浙地區的元軍打敗十萬紅巾軍,成功遏制住了西系紅巾軍的發展勢頭。此時劉福通和南北紅巾軍都已遭受重創,元軍得以騰出手來集中圍剿徐壽輝。僅三個月的時間,饒州、江州和安陸都被元軍收復。到了年底,五路大軍合圍徐壽輝建立的宋國首都蘄水縣,很快剛剛建設一年多的“首都就被攻克了。徐壽輝率殘餘部隊敗走黃梅山區和沔陽湖區。

此時較大的勢力還有阻斷南北大運河動脈的張士誠,公元1354年九月,丞相脫脫再次親率大軍征討高郵的張士誠,各蒙古王和行省都派軍參戰,西域各部也都發兵來助,兵峰之盛號稱“百萬雄師”。十一月各路軍馬六路合圍高郵,就在城池即將被破的危機時刻,元朝內部政局變了天。脫脫政敵哈麻趁其在外,彈劾了脫脫及其弟弟也先帖木兒。脫脫被皇帝下詔免除兵權,發配至淮南,後又被流放至雲南。脫脫憂憤之至,在流放的道路上病死。這一變動,使得元軍群龍無首,軍心大亂。高郵之圍瞬間消解,元朝鎮壓農民起義的大好勢頭被逆轉,元末農民大起義進入了新的高潮。這場政治變動,成為了元末農民大起義的歷史轉折點。

4.起義軍的發展與分化

元朝內部的混亂,讓即將被撲滅的燎原之火復燃。形成了相互掣肘制衡的軍閥勢力。其中最大的勢力為劉福通擁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建立的“宋”,是為龍鳳政權;其次是倖免於難、隨後壯大,張士誠建立的“大周”政權;然後就是幾乎被滅,後因元朝軍隊高郵潰敗得以喘息,徐壽輝建立的“宋”,以其年號為“天完”,故稱天完政權;第四位是透過重複多次叛降元朝而逐步壯大的方國珍軍事集團;第五位就是明玉珍在四川建立的“大夏”政權。而在日後史書中留名的朱元璋此時跟隨郭子興,在芝麻李起兵失敗後,郭子興同投奔趙君用手下的大將反目成仇。公元1355年初,郭子興攻佔和陽後病死。此時東系紅巾軍的劉福通任命郭子興長子郭天敘為都元帥,張天佑、朱元璋分任左右都元帥。未來的大明開國皇帝至此正式開啟了“帝王”之路。而朱元璋的大敵陳友諒此時正在徐壽輝軍中,從其部將倪文俊的簿椽做起,至公元1356年,因戰功升至元帥。

得到恢復和發展機會的起義大軍,極大削弱了元朝的統治。劉福通起義軍活躍在淮西、河南地區,張士誠活躍在淮東、兩湖,再加上方國珍割據浙東,偌大的元帝國被攔腰截斷。南方的元朝地方官不得不自己想辦法自保,為朱元璋、陳友諒等野心家壯大實力提供了絕佳的機遇。

1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費爾南多三世:從“私生子”到兩國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