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過的古裝劇可能不在少數,裡面有很多兩軍對抗的場景,讓人看的熱血沸騰,比如《三國》和《水滸》。但在電視劇中,在兩軍交戰拼殺,敵我的士兵和將士往往是被刀劍輕鬆刺穿盔甲而死,而這些盔甲看上去輕薄,似乎沒有起到任何防禦和保護的作用,但在真正歷史上的盔甲是這樣的嗎?
與影視劇表現的不同,這些盔甲是用幾百,甚至上千片的小甲片製作而成,看上去非常厚重從現有出土的鎧甲為例,滿城漢墓鐵鎧有鐵甲2859片、淄博齊王墓鐵鎧2244片、西安北郊漢墓2857片(含胄片)。每個甲片一般長7-10釐米,寬2-3釐米,重量一般在25公斤左右(單單盔甲就已經50斤,再加上隨身裝備,每個人的負重得80斤左右每個將軍的盔甲都是千錘百煉出來的,所以會變的無比堅硬,一般的弓弩和刀劍砍在盔甲上給將軍造成不了什麼影響
廣州中山五路出土明代殘甲厚度在1.5-2毫米;遼寧出土的十六國鐵甲厚度在1.6-2.6毫米;西漢齊王墓鐵甲厚度1毫米;徐州出土的西漢鐵甲厚度大約在1.5-2毫米,心臟的位置有一塊厚度3-3.5毫米的鐵片,這塊超厚鐵片,據推測是鐵胄頂心部位
盔甲的用處類似於現在的防彈衣和防彈頭盔。近距離防彈衣也扛不住AK的掃射,同道理,盔甲能夠防止流矢和一些刀劍的傷害,在一定距離上防個手槍還是勉強的。至於步槍之類的想都不要想。當然距離遠人品高還是有可能生還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