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華川”戰鬥,指的是志願軍五次戰役第二階段後,為了休整,採取東線後撤。在北漢江以南華川地區遭到美軍為首的反擊,從而倉猝防禦的戰鬥。在當時的檔案中,稱之為“華川地區戰鬥”。破虜湖其實是韓國北漢江以南的華川地區的華川水庫,它是在1938 年日本為了侵略亞洲大陸在韓國華川建設了一個水力發電站,該水庫可以容納10億噸水,是一個大型水庫1955年,時任韓國總統的李承晚看中了這裡的好風景,在周圍建設了總統別墅,之後經常光臨此地。倆月前,韓國有意向說向中國移交在“破虜湖”戰役犧牲的志願軍遺骸。這是兩國愛好和平,友好發展的好事。但韓方所謂的“陣亡2.4萬名志願軍”顯然是誇大其詞。“華川”戰鬥發生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戰役的第二階段。歷史把第五次戰役的發起時間定在了1951年的4月22日。當時,我軍的預定作戰計劃是:以三個兵團共12個軍,其中有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參戰。在西線實施主要的突擊,以切斷漢江以西的敵人。以第三兵團為中央進攻集團,從正面發起攻勢。以第九和第十九兵團兩翼突擊迂迴。為的是殲滅南朝鮮第一師和第五師,美第三師,英29旅及土耳其旅。在朝鮮軍隊的有力牽制下,我軍在爭取殲滅美24師和25師。從佈局上看,這次戰役是我軍規模宏大的一次戰鬥。但是回過頭來分析,看出我們設想太完美了,沒有充分考慮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的強大!所以,第五次戰役的第一階段打得不理想,特別是我軍的後勤保障在當時是很薄弱的,全軍指戰員的彈藥和糧食都是一個星期的量。故此我們不能很好地完成既定目標。更重要的是我軍的短板被美軍察覺,並組織了有效的反擊攻勢。這樣的背景下,第五次戰役的第二階段開始了!
我軍定下了第二階段的發起時間為:1951年5月15日或16日黃昏。命令指出:我軍的第九兵團和朝鮮的3,5兵團聯合向韓國的第3,5,9師發起攻擊。而我軍的第3兵團阻擋住美軍的第10軍,以配合我們的東路作戰。但是,我軍的補給還是一個星期的,這就讓狡猾的美軍的反擊有了基礎!從軍事學上看,美軍的反擊行動是成功的,是經過了不斷推演和策劃的,反擊點就在“闞塞思線”。這條線是整個朝鮮半島的最窄處。美軍吸取了我軍作戰的特點,迅速猛插和切斷後路。5月22日起,美韓聯軍乘我軍主力北移之際,組織摩托化步兵師,炮兵坦克兵共13個師組成特遣隊,對我軍實施“閃電戰”。我3兵團與9兵團遭遇敵軍全面打擊,倉猝轉入防禦,其先頭部隊美7師於5月27日達到華川地區,向金城一帶繼續突擊,我20軍為掩護兄弟部隊及傷員轉移,不得不在華川展開倉猝防禦戰鬥。根據我國和韓國軍史記載,我20軍主要參戰單位為步兵58師,阻擊著韓國2師,3師,6師,美國步兵24師以及步兵7師。我軍58師在華川地區堅守至6月8日,殲敵4769人(我檔案),58師參戰部隊傷亡2795人(我檔案),其中陣亡933人(我檔案)。
據韓國時任偽步兵6師師長白善燁將軍在回憶錄裡寫道,“6師團有組織地、沉著冷靜地擊退了敵軍倆個師。僅5月28日一天,他們就抓獲了3萬8000多名志願軍俘虜,獲得了一場了不起的勝利。稍懂軍史的朋友都知道,倆個師是3萬人左右,戰鬥沒有不死人的,沒有不負傷的,沒有不被俘的,沒有不突圍的。所以上述的白善燁將軍的回憶是站不住腳的,是誇大其詞的。我認為犧牲萬人是可能的。所以韓國說我軍的屍體被埋葬江裡有2萬多人,是不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