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劉秀

三、從外儒內法到外儒內儒,酷吏少多了

1、西漢酷吏一大把,族滅幾十家

西漢一朝,酷吏是個特殊的現象,皇帝利用酷吏,既昌明瞭法制,又壓制豪強。有時甚至故意誅連,就是要滅殺豪強。防止他們做大。

而西漢酷吏的標準也很高,你要能上搞宗室,下滅豪強全族,才能被班固史書記一筆酷吏。稍微不夠狠都上不了史書。

酷吏郅都

看看漢景帝時的郅都,漢書記載,這哥們專門找貴戚下手。宗室勳臣都不敢正視他,號稱蒼鷹。臨江王犯罪,直接要求到中尉府上受審,臨江王想寫信給皇上申述,郅都直接拒絕,說哥這兒只有刑法沒有刀筆。魏其侯偷偷託人帶筆給臨江王。臨江王寫了書上奏給皇上,然後自殺了。一個臨江王、一個魏其侯(當過丞相的),既是皇親又是重臣,被一個酷吏嚇成這樣。這樣被叫做酷吏才算稱職啊。

都獨先嚴酷,致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臨江王徵詣中尉府對簿,臨江王欲得刀筆為書謝上,而都禁吏弗與。魏其侯使人間予臨江王。臨江王既得,為書謝上,因自殺。

漢景帝任用郅都、寧成等一批鐵血酷吏,濟南瞷氏、陳周膚、符離王孟等地方豪強、遊俠,都成為酷吏們的刀下亡魂。

漢武帝重用酷吏,對豪強壓制更狠

漢武帝完全意會了父皇的意旨,龍生虎子,在武帝朝,鎮壓諸侯和地方豪強成為皇帝的頭等大事之一。在上層處理了淮南王、魏其侯、武安侯等動輒招客以千數的貴戚,而在地方上,對於那些豪強、遊俠絕不姑息。當時,酷吏行天下,寧成、義縱、周陽由、王溫舒、杜周等恍若天網。這些魔頭均以剷除地方勢力而後快,動輒流血漂櫓,連坐百千家,使得地方豪強、遊俠勢力大創。

“自魏其、武安、淮南之後,天子切齒,衛、霍改節”。衛青、霍去病那樣顯赫的權貴都不敢開府納客,可見武帝對這種事的高度警惕,作為武帝親近的這些大臣們都不敢越雷池半步。看看武帝時的王溫舒的做派:他當河內太守時,殺豪強上千家,罪大者滅族,罪小者抄家殺頭。殺人殺到了血流十餘里的程度。

酷吏王溫舒

捕郡中豪猾,相連坐千餘家。上書請,大者至族,小者乃死,家盡沒入償臧。奏行不過二日,得可,事論報,至流血十餘里。

殺完後,整個郡中連讓狗叫的盜賊都沒有,全跑到其他郡去了。開春後,王溫舒頓足捶胸,嘆息說:要是冬天再長一個月,我就能把奸人全殺光光。

盡十二月,郡中無犬吠之盜。其頗不得,失之旁郡,追求,會春,溫舒頓足嘆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其好殺行威不愛人如此。

這種嗜殺狂人,漢武帝有什麼反應?人才啊,升官啊。上聞之,以為能,遷為中尉。升任全國公安部長。

漢武帝就喜歡這樣的酷吏

所以,豪強在西漢老老實實的。

2、東漢的酷吏標準低,數量少

而到了東漢,我們很少看到酷吏,為啥?儒家崇尚仁。而漢光武帝是儒家弟子,倡導以柔治天下。所以,豪強都改行成了世家,滿口仁義道德,東漢只有門閥而極少酷吏。豪強們的日子舒舒服服的。他們勢力越來越大,東漢滅亡,立刻就各州割據,不就是豪強門閥自立自保麼?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只是標準比西漢低太多了。劉秀年間的董宣,也就是著名的強項令。他的著名案例就是懟湖陽公主的奴僕。

湖陽公主的奴僕白天公然行兇殺人,然後躲在公主家裡,官吏不能進公主府去抓他。你說他不是為湖陽公主辦事殺的人我都不信。等到湖陽公主外出時,還專門用這個殺人的奴僕作陪駕,這是公然挑釁法律啊。董宣在夏門亭等候湖陽公主,截住公主的車,攔住公主的馬,用刀劃地,大聲列舉公主的過錯,呵斥那個奴僕下車,就地格殺了他。

湖陽公主告狀

湖陽公主哪能忍這口氣,立即上皇宮告訴了光武皇帝,光武皇帝大怒,召見董宣,想用棍打死他。此處對比一下漢景帝的郅都,人家搞死了臨江王本人,皇帝還覺得殺得對。而董宣只是殺了個公主的奴才,就要被亂棍打死。這差別待遇真的太明顯了。

還好董宣還有自救本領,他叩頭說:“我請求說一句話再死。”光武皇帝說:“想說什麼?”董宣說:“陛下聖德中興漢朝,卻放縱奴僕殺害良民,將怎樣治理天下呢?我不用棍打,請讓我自殺吧。”就用頭碰撞柱子,血流滿面。

就這,光武帝還不解氣,命令小黃門扶持著他,讓董宣向公主叩頭謝罪,董宣不服從,小黃門強迫他叩頭,董宣兩手據地,始終不肯低頭。看到這我真的不明白,光武的仁慈難道只是對大臣、近親的仁慈?對忠臣百姓的仁慈才是大仁啊!

強項令董宣不低頭

公主還不解氣,在旁邊添油加醋說:“皇帝您當百姓時,隱藏逃犯和犯了死罪的人,官吏也不敢上門捉拿。現在做了天子,你的權威卻不能加於一個縣長嗎?”光武帝笑著說“:天子不能同老百姓一樣。”便命令這個硬脖子縣長出去。賜給董宣三十萬錢,董宣全給了手下的官吏們。從此,董宣打擊豪強,沒有不震驚發抖的,京師稱他為“臥虎”。

和郅都相比,一個臥虎,一個蒼鷹,外號騙不了人啊。臥虎只是人家搞得太過分才能吃點兔子、鹿什麼的小動物,而蒼鷹高高盤旋在各位豪強勳臣頭頂,發現不法,直接撲食。其實,董宣就是直臣,哪能算酷吏呢?這還是東漢酷吏排行榜第一的老大。

而後面的陽球,其實已經不單純是酷吏了,他殺太監,更多的涉及到了士人和皇權或者說宦官的黨爭了,性質變了。而皇帝為啥要重用宦官?還不是豪強勢力太大,皇權受擠壓嚴重,才用宦官平衡?

3、本質是外儒內法還是外儒內儒

西漢,從武帝后,獨尊儒術,但芯裡還是法家,堅持依法治國,賞罰分明。所以酷吏無所顧忌,只要堅持按法辦事,雖然也有曲解法律,從中上下其手的弊端,但有效地壓制了豪強勳臣。

儒生劉秀

東漢,已經從內到外都是儒家了。漢光武帝是個地地道道的儒家子弟。建國後,劉秀在洛陽修建太學,設立五經博士,恢復西漢時期的十四博士之學。還常到太學巡視和學生交談。在他的提倡下,許多郡縣都興辦學校,民間也出現了很多私學。儒風大盛。

儒家教育有其自身的先進性,它關心百姓福祉和利益,要求君王以德為重。但儒家有個致命的弱點,對普通人影響有限,對帝王卻是致命的:公私不分

儒家講究仁者愛人,以感化為主;又講究親親相隱。所以漢光武帝才會保下湖陽公主。

對此,韓非子在他的大作《五蠹》中舉了2個例子,都非常有代表性:

韓非子早就料到了這一切

案例1:楚國有個人叫直躬。他的父親偷了別人的羊,他就到官府去揭發他的父親。結果官府的官員卻說,“殺之”,為何要殺直躬呢?官員說“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因為你雖然對君王盡忠,但你把你父親害了。這就是罪。

如果一個儒家的人,從他的立場出發,如果他是一個君主的直臣,那麼他就有可能不能盡孝。所謂“忠孝不能兩全”,可能你不相信,那麼我們再看一個小例子。

案例2:春秋魯國有個小吏,跟著國君去打仗,結果三戰都輸了“三戰皆北”,孔子問他什麼緣故,他說身死莫之養也。我死了,家裡老爹沒人養。孔子認為他是個大孝子,舉而上之。推薦他當官。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如果一個人是孝子,那麼他可能不是一個忠臣。

這揭示了什麼道理?儒家在公私層面上的矛盾。你在私人層面上是個孝子,這很好理解儒家,如果你在社會層面上,你社會身份與私人孝子身份發生衝突,你怎麼解決?

儒家

所以,對西漢皇帝,例如信奉外儒內法的漢文帝,他骨子裡其實是信奉法家的,所以在他舅舅薄昭犯法時,他很輕鬆做出了賞罰分明的選擇——殺掉自己的舅舅薄昭,他唯一給舅舅的就是體面——讓舅舅自盡。對東漢皇帝,哪怕是開國大帝漢光武帝,他也不敢因為包庇殺人兇手而懲罰自己的姐姐湖陽公主,反而要辦案的董宣叩頭謝罪,因為懲罰姐姐有違愛護親人的原則,而董宣頂撞皇族,違反了尊重皇族的原則。而儒家的根本原則不就是尊尊親親

可是逐漸儒家化的東漢,註定陽剛之氣漸消,因為辦事不靠是非而是靠著關係遠近。那麼我還那麼努力拼殺封侯幹啥?還不如鑽營投靠皇家或大族就可以了。

四、從滅匈奴到降匈奴

先闡述一下漢光武帝的治理匈奴總方針:劉秀以“柔道”處理對匈奴事務,制定了以保守為主的邊防政策。用句人話說就是能混就混,從不主動。

匈奴

1、縱容匈奴內遷,養虎成患

匈奴在被西漢壓制擊敗後,分裂為南北二部。北匈奴在漢朝和南匈奴聯合打擊下逐漸西遷消失,而南匈奴,在東漢初年,逐步有了死灰復燃的跡象。

漢光武帝削平天下後,注意力轉移到北方,發現昔日老實的匈奴已經重新做大。他派大軍攻伐,從建武九年到建武十五年,匈奴越打越多,

九年,遣大司馬吳漢等擊之。經歲無功,而匈奴轉盛,抄暴日增。十三年,遂寇河東,州郡不能禁。於是漸徙幽、並邊人於常山關、居庸關已東,匈奴左部遂復轉居塞內。朝廷患之,增緣邊兵郡數千人,大築亭候,修烽火。

注意一句最重要的話“匈奴左部遂復轉居塞內”。吳漢帶人打了六七年,把雁門、代郡、上谷打爛了,百姓不能正常生活了,把百姓遷到了居庸、常山關以東,這樣匈奴人開始進入陰山以南區域。朝廷相應地增加邊軍士兵,開始雙方對抗階段。脫離地圖說這些大家都暈乎乎的。那麼我們上地圖。

雲中、雁門、上古郡地圖

看到沒,雲中郡控制的就是陰山腳下的河套平原,水草最肥美的地方;雁門郡地勢險要,蒙恬和衛青當年都是從這裡出關打擊匈奴。而地圖上最上面一條紫線寫著趙古長城。其實這片就是戰國時“林胡”和“樓煩”待的地方,趙國李牧把他們擊潰,收入趙國版圖。趙國長城就是歷史的見證。證明戰國時期就控制的長城以南。百姓遷到哪裡去了呢?居庸常山以東。這個其實現在大家也熟悉,這個以東就是北京。古稱幽州。老百姓流離失所,被遷徙到了北京。光榮的擁有了北京戶口。

匈奴開始進入了夢寐以求的肥美草原,很快就恢復元氣。

2、匈奴再次分裂機會沒把握好

但光武帝不愧是天命之子,老天又送了個大禮包,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內部為爭王位發生動亂,匈奴貴族相互殘殺。匈奴再次分裂成南北二部,南部匈奴人立日逐王比為醢落屍逐鞮單于,建庭五原塞(今內蒙古包頭),依附東漢稱臣。

《資治通鑑·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八部大人共議立日逐王比為呼韓邪單于,款五原塞,願永為籓蔽,扦御北虜。宜如孝宣故事,受之。令東扞鮮卑,北拒匈奴,率厲四夷,完復邊郡。”帝從之。

光武帝想要效仿西漢宣帝,於是便答應了。但光武帝允許匈奴去距離五原西部塞八十里處建立單于庭。

匈奴衛邊

為啥說漢光武帝不如漢宣帝?因為你看上圖左邊的圈圈是漢宣帝給匈奴的地盤,在黃河以北,苦寒之地,這真叫戍守邊疆。而光武帝封的是右邊的圈圈五原郡,就是現在的包頭,陰山以南,河套草原。上面剛說過的最肥美的操場,本來匈奴人就進來了,這下名正言順了。這不叫戍守邊疆,這叫養虎為患。

然而這不是結束,南匈奴發現跟著大漢求告幾句就能搞到大片地盤,也繼續再接再厲。

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光武帝又允許南匈奴遷入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同一年冬天,南匈奴被北虜所迫,光武帝又把匈奴南遷徙居西河(陝西榆林一帶)、美稷(內蒙古準格爾旗西北)。

五胡內遷居所

換而言之,光武帝這是正式將上面說過的雲中、五原這些前輩們生死拼殺得來的肥美草原、膏腴之地、戰略要地一股腦地封給了匈奴。匈奴正式駐守朔方、北地、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至此,蒙恬的收復之地,以及漢武帝開拓的北疆,都被光武帝送了出去。而東漢丟失了從趙國李牧、秦朝蒙恬、西漢武帝時期一直控制的大片區域。

南單于既居西河,亦列置諸部王,助漢捍戍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皆領部眾,為郡縣偵邏耳目。《資治通鑑》

我很懷疑光武帝是不是被儒家學說洗腦了。李世民好歹是把外族打服了才被公推為天可汗,您這沒怎麼打就收了這麼多小弟。把好地方全分給小弟了。就為了聽幾句為大漢張目的屁話?讓他們去陰山以北,黃河以西待著去啊,這才算是屏障啊。河套平原那麼好,自己派人住著不香嗎?

東漢北方勢力分佈圖

當然,此時的南匈奴還是很乖的,他們不遺餘力地幫著大漢打擊北匈奴,在竇憲燕然勒石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而北匈奴也逐漸西去,徹底地退出了中華的歷史舞臺。但隨後,佔據著豐美草原的南匈奴,和東部的鄰居鮮卑、烏桓一樣,像幾頭惡狼時刻覬覦著中原,在東漢中晚期就頻頻反叛。終於在西晉末年,中原八王之亂時,大舉入侵,南匈奴的劉淵,大肆殺戮中原百姓,甚至還打著漢朝的旗號,建立漢國,不能不說是對當年接納他們的東漢皇帝們的一種辛辣的諷刺。

五胡亂華

帝在兵間久,厭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非儆急,未嘗復言軍旅。皇太子嘗問攻戰之事,帝曰:"昔衛靈公問陳,孔子不對,此非爾所及。

晚年漢光武帝,平定天下後,就已經不願意再動刀兵了。憑藉漢光武帝的眼光,我不相信他看不到這些,他採取綏靖政策,只是因為太仁慈:給大漢百姓一個喘息的時間,也給匈奴外族一個機會。但很可惜,現實讓他失望了。

五、反思

漢光武帝劉秀,是一個偉大的帝王,他在他能力範圍內做得很好,但他的一些做法,還是給後世留下了隱患。有的時候想一下,如果光武帝不那麼仁慈,對豪強手辣一些,可能東漢豪強勢力不會那麼快膨脹,百姓日子也會好一些;如果他不那麼仁慈,對匈奴手辣一些,那麼匈奴可能早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也不會有後世五胡亂華的慘劇。如果他不那麼仁慈,對法家重視一些,更多的法家官吏堅持法律,豪強也會有所忌憚。

光武帝劉秀

但歷史就是歷史,無法假設或改變。他一手建立的東漢,儒風大盛,陽剛之氣漸弱;豪強並起;酷吏束手收聲;匈奴潛伏爪牙忍耐;如果光武帝能儒法並重,或外儒內法,大漢風骨可能還會延續。只能感嘆一句——太仁慈也是一種錯!

1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影視劇中的十大名相,諸葛亮算無遺策,張居正起衰振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