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天京之變”金田首義諸王除了天王洪秀全、翼王石達開以外,東王楊秀清及部下2萬餘人,北王韋昌輝及其死黨3000餘人,還有燕王秦日綱都死於這場內訌。接著石達開又因為洪秀全的猜忌率眾離京出走。至此,太平天國起義由盛轉衰,清朝方面的軍隊迅速從各個方向反攻過來,所佔之城池接二連三被清軍攻陷。尤其嚴重的事是,由貞天侯林啟榮堅守五年之久的天京第一道門戶九江城被湘軍攻陷,連湘軍統帥曾國藩都以為太平天國已經滅亡在即。

在關係到天國存亡之際,天王洪秀全在慌亂中急中生智,總算英明瞭一回,他急時的啟用了太平天國的後起之秀陳玉成、李秀成主持大局。封寵臣蒙德恩為正掌率、陳玉成為又正掌率、李秀成為副掌率協助自己主掌天國一切事宜。1858年洪秀全又恢復了五軍主將制。以陳玉成為前軍主將,李秀成為後軍主將,楊輔清為中軍主將,李世賢為左軍主將,韋俊為右軍主將。由於諸主將的同心協力,太平軍先後取得了浦口大捷,再破清軍的“江南、江北大營”,接著又在三河鎮全殲了湘軍悍將李續賓所部,湘軍自李續賓以下6000餘人悉數被殲,連曾國藩的六弟曾國華亦在此授首。岌岌可危的天國局勢至此轉危為安。緩過氣的洪秀全鑑於以前楊秀清、石達開的敎訓,詔告天下宣佈永不封王。

洪秀全宣佈永不封王的詔令不久,他的族弟洪仁玕於1859年4月22日輾轉來至天京。僅僅月餘,喜出望外的洪秀全便違背了自己的誓約,晉封於天國毫無尺寸的族弟為“開朝精忠軍師頂天扶朝綱幹王,”並由他執掌朝政。

洪仁玕在天國眾文武中屬於較早接受近代科學之人,他所著的《資政新篇》中提出的治國理政方針在當時無疑的正確的。無奈陳玉成、李秀成等中興諸將根本對此不屑一顧,為了安撫眾將之心,洪秀全只好再次違背自己的誓言,先封功勞最大的陳玉成為英王,接著又封蒙德恩為贊王、李秀成為忠王、林紹章為章王、楊輔清為輔王、李世賢為侍王。

隨著這些人的陸續封王,如英王陳玉成專心經營安徽省,忠王李秀成只顧江、浙,從此逐漸形成了各自的勢力範圍。陳玉成設英王府於安慶,李秀成設忠王府於蘇州,李世賢設侍王府於金華。這些天國大將再也沒有初設五軍主將的團結協助精神了,甚至彼此都希望對方為清軍所滅。當湘軍悉力攻取安慶時,除了陳玉成所部極力救援外,其他諸王根本不積極配合陳玉成解救安慶之圍。在關係到安慶存亡之際,忠王李秀成竟然率部往江、浙揚長而去。

這個關鍵時刻,作為天國領袖的天王洪秀全本應協調好諸王的關係,誰知他為了防止諸王尾大不掉之勢,分散諸王的軍權,他竟然大肆封起王來。陳玉成部大將賴文光、陳德才等十餘人先後封王,同時又封李秀成部大將譚紹光、陳書坤、陳炳文等十餘人亦先後封王。封王以後的諸將又各建王府。從此導致了太平軍小王不聽中王,中王不聽大王的局面,當天京危念時,奉命回援天京的李秀成率領十三王幾十萬軍隊,竟然沒有戰勝久屯堅城之下湘軍的兩萬疲憊之兵。

由此可見,無功封王的洪仁玕是太平天國再次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正是因為洪仁玕的無功封王引起了諸大將的不滿,才迫使洪秀全重啟封王之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直到太平天國滅亡共封了2700餘王,打破了有史以來中國曆朝歷代的封王記錄。

1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另眼看歷史,宋朝的司法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