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章子怡、週一圍擔綱主演的《上陽賦》雖然是一部歷史架空劇,但它所展現的世界觀無疑取材於東晉南北朝,而這個時代最明顯的特徵,便是士族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甚至連皇帝都招惹不起。那麼問題來了,士族是如何形成、壯大的?他們在南北朝時期到底有多霸道?最終又是如何走向沒落的?
01 士族的崛起
士族勢力的發展,起自東漢中後期。當時,高官、大地主階層開始壟斷朝廷或州郡的重要職務,甚至出現某些豪門望族世代擔任公卿的現象,譬如,汝南袁氏、弘農楊氏都曾創下“四世三公”的盛舉。曹操執掌朝政後,推行“唯才是舉”的選人策略,士族的勢力一度遭到沉重打擊,但隨著曹魏建立後不久便推行“九品中正制”,其勢力不僅得以恢復,甚至有了進一步發展。
陳群(右)劇照
“九品中正制”作為選官制度,由名相陳群創設,從魏文帝曹丕時代便開始施行。所謂的“中正”,即有權力品評人才的官員,分為大中正、小中正兩級。其中,大中正由各州郡推選產生,只限一人,其人選必須是在朝中做官,而且必須是德高望重之人;小中正則是大中正的助手,數量不限,襄助後者完成評定人才工作。
大、小中正產生後,朝廷會下發一套人才調查表,要求他們根據自己所瞭解的情況,將流亡在外的本地人士,無論是否出仕均登記在表中。人才調查表中必須包括年齡、籍貫等專案,並且依據家世、才能等情況,將他們評定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並加註評語。
“九品中正制”示意圖
人才調查表填好後,小中正要襄助大中正稽核其中的真偽,在確定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呈交吏部,而吏部也會據此進行官吏的選拔、升遷和罷黜事宜。平心而論,“九品中正制”是在時局動盪、人民流徙現象嚴重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選拔人才,不得已推行的一種選官制度。雖則如此,這種選官制度畢竟緩解了曹魏與士族間的緊張關係,有利於凝聚人心、穩定社會。
雖然“九品中正制”創設的目的在於為國家相對公平的選擇人才,但在實施過程中難免會被“歪嘴和尚唸錯經”。因為,人類本性上都是自私的,大、小中既然掌握著評定人才的權力,那麼很可能會公器私用,將跟自己關係親密的官僚子弟或高門大姓列入上品,而將寒門子弟貶為下品,時間一長便會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不利於真正地發掘人才。
隋文帝畫像
不過,儘管“九品中正制”弊端明顯,但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或由於朝廷因循苟且,或由於局勢動盪的緣故,這種選官制度非但沒有被廢除、取代,反而被沿襲、固化,依然是擇選官吏的不二之選。直到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朝廷下詔廢除“九品中正制”,改而透過薦舉、科舉兩種制度來選拔人才。至此,中國的選官制度才迎來一個大轉折。
02 士族有多狂?
士族因為世代壟斷做高官的權力,所以對自己的血統、身份非常看重,除非萬不得已,絕不肯跟寒族有任何來往,漫說和他們通婚,就是跟他們在一起坐一坐、聊聊天,都覺得羞恥,這點很像印度的種姓社會。士族因為看不起寒族,所以經常輕視、凌辱他們,即使跟皇家沾親帶故的寒族,也難免遭到他們的羞辱。比如,宋孝武帝劉駿的表侄路瓊之,便有切身體會。
南北朝士族畫像
孝武帝的母親路惠男出身微賤,她的哥哥路慶之因生計所迫,曾在太保王弘(屬於東晉南朝最有勢力計程車族-琅琊王氏)的門下做馬車伕。等到路惠男當上太后後,路慶之的孫兒路瓊之便依仗著姑奶奶的權勢,去拜訪王弘的孫兒、時任中書令王僧達,期望後者能以禮相待。沒想到,王僧達見到路瓊之後對他冷嘲熱諷,並在後者轉身要離開時,命令奴僕燒掉他坐過的胡床。
路瓊之羞憤難忍,便跑到宮中向姑奶奶告狀,希望路太后能為他出頭。太后聽說侄孫受此大辱,不禁勃然大怒,立即將孝武帝找來,要求他務必要嚴懲王僧達。沒想到,孝武帝聽後卻做出一副很無奈的表情,對母親說道:“都怪瓊之年輕,沒事到王家瞎跑什麼,這不是自取其辱嗎?王僧達身份高貴,怎麼可以因為此事而加罪於他呢?”
宋孝武帝對士族的猖狂也毫無辦法
瓊之就坐,僧達了不與語,謂曰:“身昔門下騶人路慶之者,是君何親?”遂焚瓊之所坐床。太后怒,泣涕於帝曰:“我尚在而人陵之,我死後乞食矣。”帝曰:“瓊之年少,無事詣王僧達門,見辱乃其宜耳。僧達貴公子,豈可以此加罪乎?”見《南史·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一》。
03 士族的沒落與謝幕
其實,王僧達如此羞辱皇親國戚,宋孝武帝何嘗不想弄死他,但考慮到琅琊王氏的名望、勢力,擔心一旦嚴懲王僧達很可能會招致大規模叛亂,卻不得不嚥下這口窩囊氣,而這也是南北朝時期很多皇帝共有的苦衷。不過,正所謂“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士族如此氣焰囂張,很自然會引起寒族乃至皇室的嫉恨、憤慨,其遭到毀滅性打擊只是早晚的事情。
侯景之亂給士族帶來毀滅性打擊
果不其然,在南梁將領侯景叛亂期間,江南豪門大族被屠戮殆盡,以至於大名士顏之推在事後不無沉痛地寫道:“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故江東有《百譜》。至是,在都者覆滅略盡。”(見《觀我生賦》自注)。雖然士族力量在隋唐兩朝有所恢復,但已不復昔日風光,而在唐末五代百餘年的戰亂中,更是遭到進一步的摧殘,並由此退出歷史舞臺。
參考書目
范曄(劉宋):《後漢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陳壽(西晉):《三國志》,中華書局2007年版。
沈約(南梁):《宋書》,中華書局1983年版。
姚思廉(唐):《梁書》,中華書局1973年版。
李延壽(唐):《南史》,中華書局1975年版。
司馬光(北宋):《資治通鑑》,中華書局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