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39年前的今天,1682年2月15日(農曆1682年1月9日),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顧炎武逝世。
顧炎武(1613——1682),字忠清,初名絳,明朝滅廣後改字為寧人,號亭林,江蘇崑山人。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崇禎十六年(1643年),成為國子監生,加入復社,反宦官權貴鬥爭。清兵入關後,曾在崑山、嘉定一帶參加抗清鬥爭。失敗後,遍遊華北,致力於邊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並聯絡同道,以圖恢復明朝。
他一生輾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創立了一種新的治學方法,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成為清學“開山始祖”。
顧炎武學問淵博,於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均有很高造詣。繼承了晚明思想學術界對宋明理學和王陽明心學的批判,建立了他的以經學濟理學之窮的學術思想,他主張“博學於文”“行己有恥”的為學宗旨和立身處世的為人之道,合學與行、治學與經世為一,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
文化的跋涉
在漫長的遊歷中,顧炎武堅忍前行,從來沒有退縮半步。在他一生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的過程中,窮盡天地之靈氣、探尋古今之流變的索求,顧炎武將人生的跋涉與文化的跋涉融匯在了一起,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
顧炎武認為,個體生命的終極歸屬,應該是崇高的文化價值,而不是效忠於某一個王朝或某一個權貴。
在漫長的文化苦旅中,顧炎武憂憤而犀利的目光越過了天崩地裂、動盪紛爭的當今,在蒼茫的歷史時空中苦苦追尋,追尋“不可絕於天地間”的一線歷史之脈、文化之脈,顯現出凝重、高潔、永恆的光彩,足可以“垂示後來者”。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在他的代表作《日知錄》中,提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觀點。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顧炎武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正是“經世致用”思想的最好體現。“愛國主義”這一概念的外延擴大到“天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內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意義和影響深遠。
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亭林詩文集》、《肇域志》等。
1682年2月15日(清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九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