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與孛兒帖以及兒子們
本稿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01
1161年深秋,斡難河畔。
那日,來自蔑兒乞部的貴族哥兒也客赤列都,正駕著馬車,春風得意地走在回部落的路上。
能不得意,不爽嗎?
馬車裡,是他從弘吉剌部迎娶回來的新娘。
弘吉剌部高貴典雅,以盛產美女而聞名。每個部落的男子,都以娶到弘吉剌新娘為榮。
而也客赤列都迎回的新娘,名叫訶額侖,不僅美貌如花,且聰穎善良,是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百裡挑一的好女子。
訶額倫雕塑
但,讓這對新人萬萬沒想到,此時,一雙猶如鷹隼般的眼睛正在高岡上緊盯著他們。
這雙眼睛的主人,是乞顏部的勇士也速該。
也速該的確目力不凡,一眼便看出訶額倫是這世間罕有的美人。
搶了她,做我的新娘!
也速該當即縱馬飛奔,跑回家叫上兄弟,殺氣騰騰、如狼似虎般撲向了迎親馬車。
訶額侖果然是個非常了不起的女人。情知在劫難逃,她馬上脫下一件衣衫,扔給了新郎也客赤列都:
“那三個人來者不善,肯定會加害你的性命。你趕緊逃吧!只要保住性命,又何愁娶不到好女美婦?”
“快走啊!你要再娶,就讓新娘叫我的名字訶額侖,也不枉咱們夫妻幾日!”
眼見也速該越迫越近,也客赤列都接住訶額倫扔來的新娘衣衫,接著照馬屁股就是一鞭,一溜煙似的跑了,跑了,跑…了…
剛娶到手的老婆,就這樣換了老公。
也速該像 蒙古畫家思沁畢力格圖創作
柯劭忞《新元史·列傳第十四》:
脫黑脫阿之弟也客赤列都娶於斡勒忽納氏,曰訶額侖;返至中道,遇烈祖與其兄捏坤太石,弟答裡臺,劫之,也客赤列都懼而逃…
02
劫親得手,訶額倫做了也速該的妻子。
此即後來鼎鼎有名的月倫太后。
一轉眼,一年過去,訶額倫與也速該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
就在孩子呱呱墜地之時,恰趕上也速該在部落爭鬥中,生擒塔塔爾部首領鐵木真兀格。
為慶祝勝利,也速該給兒子取名“鐵木真”。
訶額倫與成吉思汗母子像
又一轉眼,在老爹也速該被毒殺、母親遭族人驅逐、顛沛流離之中,鐵木真漸漸長大。
這一年,是公元1180年,鐵木真18歲了,也該娶妻成家了。
於是,他沿著克魯倫河,前去尋找9歲時便定下親事的準新娘孛兒帖。
孛兒帖 蒙古畫家思沁畢力格圖作品
此行很順利,老丈人也很仗義,沒悔婚毀約,為鐵木真和女兒孛兒帖操辦了婚事。
然而,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是驚人的相似——
成婚不久,一日傍晚,隨著紛亂雜沓的馬蹄聲響起,一隊彪悍武士突然殺了來。
孛兒帖的女傭豁阿黑臣,非常忠實機智,忙將夫人藏進帳車,套上腰花牛,快速逃走。
孰料,意外陡生,車軸居然斷裂,陷進地裡再也無法行進。
武士追至,從車中搜出了孛兒帖。
而這夥襲擊搶劫者,恰恰是想當年被也速該搶去新娘的蔑兒乞部人!
昔日,也速該與兄弟劫掠新娘訶額倫後,新郎也客赤列都落荒而逃,從此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此次,他們正為報仇而來。
而這時候,鐵木真正躲藏於山中,全然不知家中已遭洗劫,老婆也出了事。
未能找到鐵木真,蔑兒乞部人發狠道:“如今,我們搶了他們的妻媳,也算報了當年被搶之仇。撤!”
遂將孛兒帖橫上馬背,疾馳而去。
《元史演義》第五回如此記載:
帖木真的母親訶額侖,本是蔑裡吉(蔑兒乞)人客赤列都妻,由也速該搶劫得來。此次特糾眾報復,擄了孛兒帖去訖。
你搶我老婆,我搶你兒媳,果然天道有輪迴,一報還一報。
03
彼時,鐵木真與篾兒乞人的實力,不是一個級別,只能找札木合與脫斡鄰勒王罕結盟,組團群毆篾兒乞。
可等終於碼夠人手,揍跑蔑兒乞人救出老婆時,已是9個月之後。
夫妻相見,只一眼,鐵木真便發現孛兒帖的肚子明顯隆起!
明擺著,老婆懷上了,孩子另有其爹。
但,鐵木真絲毫沒惱火,沒動怒,反而因愧疚而倍加疼惜和關照老婆孛兒帖。
史載,孛兒帖獲救分娩於途,故取名為“術(音zhú)赤”,意為“不速之客”。
由這個名字來看,鐵木真多多少少還是心有芥蒂——
不速之客,是從哪兒來的呢?
朮赤畫像 蒙古畫家思沁畢力格圖作品
04
一舉打敗蔑兒乞部,使得鐵木真名噪草原,曾經四分五裂的舊部紛紛來歸,重新結合成乞顏貴族聯盟。
公元1189年,眾部共同推舉鐵木真為首領,尊號“成吉思汗”(此據《蒙古源流》載,一說1184年)。
接下來的30餘年,整個草原幾乎把追光燈全打到了成吉思汗身上:
兼併,擴張,蹂躪,殺戮,屠城…
恣肆橫暴,勢不可擋,數以千萬計的蒼生殞滅於彎刀和鐵騎之下。
當然,還搶女人。
關於成吉思汗到底有多少妻妾這一話題,歷來眾說紛紜。當然,其中也不乏狗血八卦之料。
一,來自《世界征服者史》《集史》的記載,稱其擁有妻妾約500人;
二,各種傳說和演義,稱其後宮編制超過3000人。有附會中原帝王“佳麗三千”之意;
三,來自《元史》《新元史》等正史,后妃約為40人左右。
而在史上比較有名或留有傳記的,主要有以下幾位:
(1)合安答
泰赤兀部奴隸鎖兒罕失剌之女,成吉思汗“四傑之一”赤剌溫之妹。
成吉思汗16歲時遭仇人追殺,逃至合答安家。合答安冒死搭救,將其藏於羊堆。
隨後,根據遇客婚(主人為表示對尊貴客人的好意,讓自己未出嫁的女兒陪侍)習俗,二人同棲於羊毛堆,一夜情緣。
奴隸之女合安答劇照
合安答後嫁人,40歲為成吉思汗所獲,納為側妃。
(2)孛兒帖
即被蔑兒乞人搶走的那位,成吉思汗的正牌老婆,排行第一、地位最高的大媳婦。
(3)忽蘭
最受寵二號皇后,蒙語意為“野馬闌”。
1204年,成吉思汗大敗忽蘭老爹的部落。老爹為保命,獻女請降。
忽蘭 蒙古畫家思沁畢力格圖作品
成吉思汗曾一度懷疑,忽蘭與麾下猛將納牙阿有染。及至臨幸,發現其尚為處子,遂千寵萬愛,死後與之合葬。
(4)也遂
一位集智慧、美貌於一身的女人,塔塔爾人。
成吉思汗平滅塔塔爾後,殺掉也遂老公,強納其為妃。
也遂 蒙古畫家思沁畢力格圖作品
(5)也速幹
四號皇后,也遂的親妹妹,為姐姐所推薦。
(6)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
別誤會,此名不是屯子,村莊,而是【Gurbeljin gowa hadon】的音譯,為西夏王妃。
坊間傳說辣眼睛,妥妥的少兒不宜:成吉思汗降服西夏國,殺王娶妃,並要求其侍寢。
王妃假意答應。然後,喀哧,一口咬掉了成吉思汗的丁丁。
此典故為傳奇之說,幾無可信度。
此外,如察合皇后,本名李嵬名,是西夏被迫獻給成吉思汗的公主;
如岐國公主,金國皇帝完顏永濟四女。成吉思汗大軍攻金,金國被揍得滿地找牙,同樣被迫嫁女求和…
單看以上8位,除正牌大老婆孛兒帖與“遇客婚”合安答外,其餘6個非搶即逼,要麼有害父殺夫之恨,要麼有國破家亡之仇。
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多為敵人妻女,且身負深仇大恨,她們為啥還心甘情願地服侍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就不怕被行刺?或在溫柔鄉死去活來之中,死過去,再也活不過來?
05
綜合考證,箇中原委並不複雜。
由於蒙古草原大多數部落的規模都不大,多者幾百人,少者幾十人。能達到數千人,絕對屬大佬級部落。
部落小,內部通婚畸胎率高,這對為生存而戰的草原部落來說,顯然無法接受。
而各部落之間,彼此搶掠,矛盾重重,壓根沒可能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談如何解決大齡青年的生理問題。
那咋整?
搶唄!
此即彼時盛行於草原的婚俗方式:掠婚制。亦稱劫奪婚、搶婚。
成吉思汗的大多數妻妾,就是這麼從草原其它部落搶來的。而本文開篇提及的他老媽訶額倫,是被他爹搶來的;他的髮妻孛兒帖,也被人搶去過。
你搶我,我搶你,誰搶到手就是誰的老婆。看上去很野蠻,但在彼時草原是被認可的。
所以,孛兒帖雖遭搶掠生子,成吉思汗仍愛她如故,並視朮赤如己出。
至於女人,則大多認同這種方式和文化,並接受被搶命運——
被誰搶走,就做誰的妻;且忠誠於老公,全身心為新家而操勞付出。
比如訶額侖,在老公也速該被毒殺後,便獨自帶著成吉思汗等孩子們生活。儘管吃盡苦頭,也沒再嫁人,沒去蔑兒乞找前夫。
再比如,成吉思汗的第三斡兒朵也遂。
成吉思汗滅了她的部落,弄死了她的老公;老爹若非跑得快,老命也就交代了。
瞧瞧,這得是多大的怨仇,就算食其肉寢其皮也不解恨!
但,事實是,被納為妃,也遂很快便放棄國仇家恨,一心服侍新老公成吉思汗。
一個人不夠,還把親妹妹給也速幹也給拉攏入夥進了被窩…
06
除對“掠婚制”婚俗的認同外,第二個原因,成吉思汗搶來的后妃,相當於人質。
為了家人安全,她們也不敢輕易進行刺殺行動。
成吉思汗拓疆闢土,殺戮西征,從花剌子模到克里米亞半島,伏屍以千萬計,誰人不為之震顫觳觫?
即便溫柔鄉中一擊斃命,他還有四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四弟(合撒兒、別勒古臺、合赤溫、帖木格)、四傑(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四狗(哲別、者勒蔑、速不臺、忽必來)…
一個個皆為虎狼,隨便誰都能要了全族性命。
孫立新油畫《成吉思汗與蒙古鐵騎》
其三,對於搶到手的女人,成吉思汗基本沒虧待她們,大都冊封為皇后。
儘管有批發之嫌,但畢竟是皇后啊,名分在那兒立著呢。
其四,成吉思汗西征南伐,掠回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數以萬計,足夠後宮女人盡情享受。
吃香喝辣,穿金戴銀,有這麼牛掰的老公在,全心伺候還來不及呢,誰會弄死他?
綜上,在眠香醉玉的後宮,成吉思汗活得很滋潤,完全不必顧慮會遭仇敵之妻之女的絕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