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很多朋友分不清高句麗和高麗兩個政權的區別,我就在這邊做一個詳細說明。仔細說一下高句麗這個政權是怎麼建立的

首先說明一下,高句麗在中國的史書中的確是可以簡稱為高麗的,如《魏書·百濟傳》就將高句麗與高麗混用,《北齊書》就直接用高麗來稱呼高句麗。

根據韓國史書《三國史記》的記載,高句麗的建立要上溯到漢元帝劉奭在位的時候,當初扶餘國的王子“朱蒙”在國內受到排斥,南下定居在鴨綠江沿岸的卒本川(在今天遼寧的桓仁滿族自治縣)。公元前37年,建立了一個叫卒本扶余的部落。部落建立後,武力驅逐了當地的土著肅慎(今天滿族的祖先),又使沸流部落成為附屬,公元前34年,定“都”於紇升骨城(今天桓仁滿族自治縣境內的五女山城)。同時依附於西漢,受到玄菟郡高句驪縣的管轄。

從上述說明可以看出,高句麗的主體民族是濊貊,(現在學界其實對是否存在扶余這個民族有爭議,更多的認為扶余只是部落和政權的名稱。但就算真的有扶余這個民族,那也是濊貊的分支)跟肅慎一樣,是生活在東北的土著。

根據記載在西漢末期,公元前8年的時候,卒本扶余的領袖,名字叫“騶”的人被封為了高句麗侯。這個“騶”,我個人理解是“騶牟”的簡寫,也就是“朱蒙”的另一個音譯。到了新朝成立後,公元12年,王莽強行把高句麗人編入遼西郡的戶籍用於進攻匈奴,但很多高句麗士兵都逃走做了強盜,王莽派遼西的太守(當時改為大尹)田譚追擊,結果反倒被殺了,王莽大怒,讓邊關將領嚴尤誘騙“朱蒙”入境,並殺死了他。並把高句麗侯的爵位改為下句麗侯。

這件事情可惹怒了卒本扶余,公元14年卒本扶余的第二位領袖“琉璃”出兵,佔領了高句麗縣,但由於王莽忙著鎮壓國內的各種起義,也就沒有時間去管邊疆了。卒本扶余佔領了高句麗縣後,就正式成為了國家,並把國名也定為了高句麗,王族也改以高為姓。

高句麗國成立後,就持續對外擴張,攻打扶餘國,殺死了扶余王“帶素”。扶余滅亡,雖然馬上又重新復國,但扶餘國從此一蹶不振。

在公元33年的時候,高句麗的第二任君主“無恤”朝見了光武帝,光武帝考慮到邊疆的安定,把爵位的名稱“下句麗”重新恢復為了“高句麗”,並且提升到了王爵。從此高句麗的君主就可以自稱為“高句麗王”了。

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如果沒有文字,人類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