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70多年,關於二戰的很多事蹟都進行了廣泛披露、解密。但是仍有些事件,我們今天看來依舊撲朔迷離,例如日本為什麼要轟炸美國珍珠港?事前美國是否得知?以羅斯福為首的美國高層,是否故意讓日本轟炸珍珠港?
自1937年至1941年,日本在遠東地區中國戰場上,雙方處於相持、膠著狀態,這個時候日本突襲轟炸美國珍珠港,在太平洋戰場日本勢必與美國展開博弈。與美國的軍力、國力相比,日本無疑將付出巨大的戰爭的開銷。
日本偷襲珍珠港路線圖
這對日本當時的情況是非常不利。日本的高層顯然能看到這一點,但是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等認為美國勢必參戰。他認為美國參戰只是早晚的事情,在外交談判的道路上無路可走,而不得不走軍事入侵的道路。期望打破僵局。要麼開闢新的戰場,要麼被戰爭消耗致死。
美國、英國、中國、荷蘭對日本能源封鎖
自1937年至1941年,日本已陷入中國戰場的泥沼當中,4年來耗費大量資源但無所進展,各殖民地的收成與經濟都不好,日本開始尋求其他地方的資源以進行長期戰爭。
1940年7月,日本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以奪取更多戰略物資,但此舉使得控制緬甸和馬來半島的英國感到日本擴張的威脅。1940年7月24日,美國羅斯福總統要求日本撤出中南半島與中國的軍隊,接著在26日下令禁止對日本出口多項戰略資源(其中對日本來說以石油與鋼最為重要),並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不久英國和荷蘭殖民政府也跟進。此政策被日本稱為ABCD包圍網(乃取美、英、中、荷四國之英文縮寫而成)。
出口禁運使向來依賴美國石油的日本受到重大打擊。羅斯福下令讓艦隊駐紮在珍珠港也顯示不排除武力干預的可能性。在日本試圖以外交談判解決卻接連碰壁,德國進攻蘇聯,南進無後顧之憂後,大本營決定考慮與英美荷開戰的可能性。
美國總統羅斯福簽署對日宣戰書
東條英機:外交途徑無法獲得想要的資源
此時,日本的石油儲備只能維持半年的時間,日本明白,要麼從中國撤兵,停止對外擴張,外交上向美國靠攏。要麼開闢新戰場,南下奪取戰略資源,繼續加強對外侵略。南洋有美國,英國,荷蘭的殖民地,進軍南洋就等於向美英荷三國宣戰。
11月20日,身在華府的日本外交官野村吉三郎和來棲三郎與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遞交“談判最後方案”,赫爾的迴應則是拒絕此方案。日本御前會議中,東條英機說道:
“現在局勢已十分明顯,我們已經不能在外交途徑上獲得我們所想要的;換句話說,美、英、荷、中等國已對我們加強經濟和軍事上的壓力,我們除了對美英各國開戰之外,別無選擇...”
摧毀珍珠港,掃清日軍南下威脅
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樞紐,夏威夷東距美國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諸島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峽,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間,跨越太平洋南來北往的飛機,都以夏威夷為中續站。日本認為先在太平洋上奪取制空制海權就意味著南下的道路暢通無阻,必須先摧毀珍珠港,於是日本策劃了珍珠港突襲。
日本政府決定佔據東南亞的資源作為對禁運的回答。他們不能假設,假如他們開始行動了,美國會在一旁袖手旁觀?這是山本五十六考慮事前消滅美國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襲擊珍珠港的海軍基地的計劃是實現這個戰略目的中的一個戰術步驟。
山本五十六認為,必須在美國軍事能力動員起來前就先將其力量摧毀,也就是摧毀美國在太平洋的前線基地——珍珠港。美國1940年計程車兵人數僅有25萬人,而已全面動員的日本有400萬名士兵,能在其未組織人力前迅速攻佔菲律賓,甚至進攻美國本土。在消滅美國於太平洋的艦隊後,日本可以暢所無阻地南下進攻。
美國破譯日本對美國宣戰國書電文
日本計劃是在襲擊前終止與美國的協商。到12月7日為止,日本駐華盛頓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與美國外交部進行很廣泛的討論,包括美國對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東南亞的反應。襲擊前日本大使從日本外交部獲得一封很長的電報,並受令在襲擊前(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將它遞交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但大使人員未能及時解碼和列印這篇很長的國書。
最後這篇宣戰書在襲擊後才遞交給美國。實際上,這篇國書在日本遞交美國前就已經被美國解碼。喬治·馬歇爾在讀過這篇國書後立刻向夏威夷傳送一張緊急警告(該檔案並未註明“緊急”或“特急”的資訊),但由於美軍內部傳送系統的混亂這篇電報不得不透過民用電信局來傳達。
襲擊數小時後一個年輕的日裔美國郵遞員將這張電報送到夏威夷美軍司令部,而總司令金梅爾看完則將它扔到垃圾桶。
南雲忠一
南雲忠一:美軍三艘航空母艦均不在港內
擊沉及重創美軍8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摧毀188架戰機,造成2,402人殉職和1,282人受傷。
然而,日軍之勝利並不完全:島上的發電站、維修裝置、燃料和指揮總部大樓均未被破壞,未來海戰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艦均不在港內。即使如此,和美國的損失比起來,日本損失甚微:僅損失29架飛機和5艘袖珍潛艇(甲標的),共65名士兵陣亡或失蹤,並有一位日本潛艇乘員被俘虜。
但是,美國海軍的三艘航空母艦都不在港內。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我們喚醒了一位沉睡的巨人
在日本奇襲珍珠港,大敗美軍艦隊訊息傳開後,日本國內舉國歡騰,東條英機甚至說:
“我保證終能取得最後勝利。”
山本在寫給他姐姐的信中說道:“戰爭終於要開始了,雖然現在到處充溢著熱鬧喧譁,但這一切都會消失……珍珠港的勝利微不足道,不適合用來大肆宣傳,這樣會使日本人民忽略了事情的嚴重性”,最重要的可能是珍珠港事件立刻將一個本來意見不齊的國家動員起來。它將美國團結起來,一起要戰勝日本,它可能也是後來盟軍要求無條件投降的原因。
在電影《虎虎虎》中,在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後,山本五十六卻沉重地說:
“我們喚醒了一位巨人。”
結語:
在軍事行動上,珍珠港的攻擊行動是當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卻是極大的錯誤,導致日本最後走上投降一途。
古人說,“天作有雨,人作有禍”日本至1931年發動戰爭佔領中國東北,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作死作大了。多行不義必自斃。
套用一句俗語: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早晚與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