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康乾盛世”,指的是清朝時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的一百餘年時間裡,隨著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行,內外軍事作戰的勝利,社會趨於安定,經濟長足發展,人口迅速增加,疆域版圖遼闊,是清朝歷史上的鼎盛時代。

在歷史教科書中,這段時期也被稱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

其說法最早可追溯到康熙五十二年,當時的康熙帝向天下宣佈:“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隨後,在清朝官方和民間的輿論中,“盛世”意識逐漸形成,也被文人學士廣泛接受,記載下來並流傳至今。

翻開中國古代歷史,我們發現,除了“康乾盛世”外,還出現了“文景之治”、“開元盛世”、“永樂盛世”等一系列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

那麼,和這些“盛世”相比,被定義為“封建體系發展到頂峰”的“康乾盛世”又有何不同呢?

主流史學界認為,這一時期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徵:

一、社會局面和諧安定,政治清明。

清軍入關後,在經過一系列的戰爭後,先後擊敗了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消滅了南明殘餘勢力,平息了吳三桂等人的“三藩叛亂”,至康熙中後期,反清運動基本偃旗息鼓,社會局面趨於安定,進入了一段長期穩定的發展時期。

二、政府賦稅收入增加,國庫充盈。

透過“官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康乾時期國庫財政儲備充足,常年保持在6千萬兩白銀以上盈餘,國內生產總值已恢復到世界三分之一的水平。

三、人口數量快速膨脹,財稅減負。

隨著番薯、玉米和馬鈴薯等高產農作物的引進,以及政府採取的減免賦稅政策,這一時期的人口數量迅速增加,至乾隆末期,全國總人口已達到三億。

四、耕地面積不斷擴大,農業進步。

康乾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全國可耕地面積從六億畝增加到了十億畝,糧食產量超過了2千億斤,較明朝末年增長了近一倍。

五、疆域版圖鞏固發展,國家統一。

先後統一臺灣,收復內外蒙古,平定準噶爾分裂勢力,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由此實現了全國的統一,為近現代的中國版圖奠定了基礎。

然而,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當由馬嘎爾尼率領的英國使團來到中國時,他們看到的不是《馬可波羅遊記》中“黃金遍地,人人綾羅綢緞”的東方大國,卻是另一番景象。

在寄回國內的信件中,他們寫道:

“清朝的老百姓普遍骨瘦如柴、面色憔悴,看上去沒有任何精氣神。”

“收到殘羹剩飯的施捨時,人們都會下跪磕頭,並貪婪的爭搶著,好像是什麼珍貴的寶物。”

“人們住的房屋通常都是泥土夯築的牆,茅草覆蓋作為屋頂,大風一吹好像就能將其颳倒……”

以上這些畫面,大大顛覆了我們對那個盛世時代的美好想象。

同時,近代以來,較多學者對“康乾盛世”持否定態度,認為其只是清朝官方誇大宣傳出來的,不符合客觀史實。

那麼,隱藏在歷史背後真實的“康乾盛世”究竟是什麼樣子?是否真的是清朝統治者自欺欺人的謊言?

為何盛世結束後不到半個世紀,西方列強就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天朝的國門?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關於人口問題。

人口的爆發式增長,向來被視為“康乾盛世”的首要標誌,在某些史學家的思維裡,只有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盛世”,才會出現“人丁興旺”的局面。

這個觀念沒有錯,但是,隨著明末引進的番薯等高產農作物在農村廣泛推廣,災年出現饑荒的機率明顯降低,這才是導致人口急速膨脹的關鍵因素也是所謂“紅薯盛世”說法的由來。

同時,由於“攤丁入畝”政策的推行,人頭稅被取消,地方上報人口時存在的“瞞報”現象不復存在,人口統計的真實性大大增加,也是另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用人口數量來作為衡量盛世的標準,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二、永不加賦問題。

“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康熙帝的一句話奠定了他“一代仁君”的歷史地位,也成為史書對於“康乾盛世”的另一個有力佐證。

那麼,永不加賦後,這一時期人民的負擔真的減輕了嗎?

首先,“賦”和“稅”是兩個概念。

這裡的“賦”主要指人頭稅和徭役,所謂的永不加賦,其實是為以後的“攤丁入畝”做準備,而不是為了減輕百姓負擔。

其次,除了正常的錢糧稅收之外,在各級官員的層層盤剝下,老百姓還要交各種巧立名目的稅目,如“鼠鳥耗”(糧食在上交途中被鳥、鼠吃掉的損耗),“火耗”(上交的散碎銀子在熔鑄成整錠銀塊過程中的損耗)等。

整個康乾時期,火耗徵收的比例不斷提高,最高達80%以上。到了饑荒年份,老百姓往往不堪重負,饑民背井離鄉、賣兒賣女的情況成為了家常便飯。

所謂的“永不加賦”,更像是一句漂亮的政治口號,老百姓從中得到的實惠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三、經濟及工商業發展問題。

明朝時期,鑄鐵、造船、絲綢、棉布、瓷器等工業發展,在世界屬於領先水平,工業產量佔全世界的一半以上,比農業產量在全世界的比重還要高。

而到了清朝,這幾項代表性的工業產品總量卻始終未能恢復到明時水平,工業產值僅佔世界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康乾時期的工業發展不僅停滯不前,甚至還出現了倒退,更毋論有什麼科技創新了。

商業方面,“重農抑商”的思想變本加厲,政府甚至明令禁止種植除糧食之外的一切經濟作物,民間的一切商業交易活動被嚴格限制,明末江南地區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直接被扼殺在了搖籃裡。

對外貿易方面,實行了比明朝“海禁”更嚴格的閉關鎖國政策,僅保留廣東作為通商口岸,且只允許政府參與貿易活動。

四、思想文化發展問題。

康乾時期,《四庫全書》、《古今圖書整合》等大型類書的編纂成功,成為了盛世文化繁榮的標誌。

但同時,清朝實行了高壓的思想鉗制政策,大興“文字獄”,大批不符合其統治思想的書籍被毀,大量文人學士遭到殘酷迫害。

當時的世界,正處在傳統走向現代的轉型期,思想的禁錮,文化的停滯,對於當時愚昧閉塞、急需“睜眼看世界”的中國民眾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從以上幾點來分析,筆者以為:

一方面,“康乾盛世”確實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巔峰,財政賦稅改革成效明顯,人口規模快速增長,農業生產力顯著進步,版圖疆域也達到了極盛。

但是另一方面,其並沒有擺脫封建社會體制的桎梏,而是在君主專制達到巔峰、社會控制力空前加強後的必然結果。它和歷朝歷代出現的“盛世”,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這種“盛世”,都是在統治者採取一系列“與民休息”的改革措施後,暫時緩和了階級矛盾,恢復了農業生產力,實現了社會相對穩定的局面。

但是,這種“改良主義”並未觸及封建制度本身,因此也不會走出封建王朝興衰存亡的“死迴圈”,更不會帶來任何意義上的時代進步。

某種程度上說,“康乾盛世”只是統治者極少部分人的“盛世”,這種危機四伏的“盛世”下,千萬老百姓遠沒有實現安居樂業,充其量只是勉強能吃飽飯而已。

而吃飽飯,也許就是古代老百姓們的最高奢求了。

公元1799年,八十九歲的乾隆皇帝駕崩了,和他同年去世的,還有領導美國民主建國的“國父”華盛頓,這兩位歷史人物的“同框”令人感到違和,更讓人心生悲哀……

而同一時代,西方工業革命方興未艾,社會發展進步翻天覆地,在浩蕩奔湧的世界潮流中,此時的清朝統治者們還在沉睡“天朝上國”的美夢中。

“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乾隆皇帝對當時來訪的馬爾嘎尼斬釘截鐵地說。

然而,四十多年後,隨著“鴉片戰爭”的炮聲轟隆響起,他口中的“天朝”已沒有了掌控自己命運的話語權。

從此,中國人民苦難、屈辱的百年近代史開始了……

而那一場“康乾盛世”,註定只能是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成為了清朝皇帝們稍縱即逝的“黃粱一夢”……

14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蒙古西征花剌子模,為何不順道征服印度,是因為對付不了象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