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在看清宮電視劇的時候,就會看到清朝有很多爵位等級,比如說,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那麼他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其實提到清朝的宗室爵位,需要向大家普及的是,它的等級不只是大家所瞭解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史料記載,清朝宗室爵位,共分為12個等級,分別是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這裡的不入八分指的就是不可以享受清廷的八種待遇,即朱輪,紫韁,寶石頂,雙眼花翎,牛角燈,茶搭子,馬坐褥和銅門釘)
讀到這裡,有的人可能會說,那清朝的“鐵帽子王”到底是什麼情況,為什麼沒在這些等級之中呢?需要注意的是鐵帽子王,它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官方名稱,而是透過皇帝的旨意,得到了惠及子孫的特權,被人們稱為“鐵帽子王”,它只是一個俗稱。並不是很多人理解的,皇帝直接將某個兄弟封為“鐵帽子王”。比如說,清朝著名的皇帝雍正皇帝在和碩怡親王胤祥死後的第三個月,下旨讓胤祥長子弘曉繼承怡親王爵,併發上諭:“凡朕加與吾弟子恩典,後代子孫不可挪動更改”,告誡後世子孫,他給胤祥子孫的恩典不得隨意取消。雍正這道上諭其實就明確了胤祥的子孫將成為鐵帽子王,享受世襲罔替的特權。
另外,鐵帽子王除了擁有一個世襲罔替的特權,本質上與原有王爵在待遇方面並無特殊不同,並沒有凌駕於親王、郡王等之上,但是能夠得到鐵帽子王,卻是非常難得,大清建國數百年,僅僅出現了十二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滿清開國之初立下赫赫戰功的皇親宗室:即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嶽託、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因為他們功勳卓絕,所以獲得世襲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時還享有配享太廟的殊榮。另外四位屬於恩封,他們在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此等殊榮,即怡親王允祥、恭親王奕昕、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透過十二位皇室宗親,我們可以知道,能夠得到鐵帽子王,一般是等級比較高的親王和郡王,而親王和郡王世襲罔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只是後代的襲爵待遇不一樣罷了,與他們不同的是,其他等級較低的貝勒、貝子等無此先例。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既然鐵帽子王是為清廷立下重大功績而給予的特權,他的爵位等級肯定也不會低,這樣想的話,更為合理。
清朝初期諸王基本上都是因軍功受封,而功勳卓著者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後代襲爵沒有變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沒有世襲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襲爵制度“遞降襲爵”,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降王”,就是要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直到親王降到鎮國將軍、郡王降到輔國將軍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孫,稱為“恩封諸王”。
與鐵帽子王不同的是,在正式文獻提到的宗室爵位等級,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到底有什麼區別呢?聽小編給你一一道來。第一,服制不同。滿清親王補服,用五爪團龍文四。郡王同。貝勒貝子固倫額駙,用四爪團龍文二。鎮國公輔國公,用四爪方蟒。公侯伯或用麒麟。或用方蟒。第二,俸祿不同。根據爵位,俸祿也各不相同。根據清乾隆《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一《戶部·俸餉》所示,“親王歲銀一萬兩,歲米五千石”。根據不同等級,依次遞減。第三,在自身稱呼上,也是有區別的。比如,一般來說,親王和郡王更多的被人們稱為“王爺”,而貝勒和貝子就不會被這樣稱呼。第四,嫡長子的稱呼,也有等級之分。親王的嫡長子可以被封為世子,郡王的嫡長子可以封為長子。
第五,女兒的等級也各不相同。“格格”就是對她們的統稱。而格格這個稱呼是始於滿語小姐的意思。(爵位者的低等侍妾,也可稱為“格格”)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稱呼是清代皇族女兒的稱呼,但不包括皇帝的女兒。如果細分的話,可以分為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等。比如:和碩親王的女兒被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多羅郡王的女兒被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多羅貝勒的女兒也被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固山貝子的女兒被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為“縣君”。鎮國公和輔國公的女兒沒有字首,被稱為“格格”,漢名“鄉君”。(郡大於縣大於鄉,主大於君。再往下就沒有冊封了,統一稱為“宗女”。)
提到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清朝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並不是我們在影視劇中所看到的“格格”。“公主”按照嫡庶又分為固倫公主與和碩公主,“固倫”在滿語中有“天下”之意,這也顯示了中宮皇后所生的嫡出女兒的高貴。“和碩”在滿語中有“一方”的意思,這也彰顯了與庶女與嫡女的巨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