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春秋五霸,楚國有其一;戰國七雄,楚國得其一。

甚至,到了後來的秦末楚漢爭霸之時,項羽也是頂著楚的旗號,自立為西楚霸王,縱橫天下。

楚,這個古老的南方部落,是如何崛起的?是勵精圖治,還是事出偶然?

這件事兒,最早,恐怕要追溯到西周——周昭王執政的那段日子。

彼時,西周已歷四世(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國力強大。

然而西周運轉到了周昭王這裡,昭王開始漫不經心了。

事實上這是每個朝代都會面臨的問題。——

經歷了前面打天下、穩天下的陣痛期,以及興天下的輝煌期,總有一位養尊處優的君主,會開啟屬於他自己的揮霍期。

周昭王,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這樣的人。

有了揮霍,就有了五花八門的愛好。

周昭王,專好奇花異草、飛禽走獸。

從哪兒找這些玩意呢?先是從都邑找,都邑沒有,就靠著四方諸侯納貢。

要是不納貢呢?

那好,不納貢我就打你。

楚國,就成了上述情況下遭殃的部落。

其實這件事,歸根結底,是周昭王逼的。

因為,最開始的楚國,是盡心盡力,前來納貢的。

只不過,最早的楚國,國力實在衰微,前來納貢的東西,不過是一些香草、木杆之類的東西。

這讓周昭王十分瞧不起,因為這時候楚國的地理位置,本就身處蠻夷之地,所以就更被昭王視作荒蠻。

昭王甚至取消了楚人前來會盟的資格——諸侯大會你不用來了,來了也沒什麼用,你也不夠格。

然而正是昭王的這般瞧不起的姿態,卻讓楚國人知恥而後勇。

楚人向來是有風骨的,在隨後幾年,楚國國君大力發展國力,逐漸地,楚國有了起色,並逐漸擴張自己的土地。

誒?蠻夷之地,也敢擴張土地,但一萬年你也是蠻夷。給你點兒顏色瞧瞧!

於是,周昭王無緣無故起兵,南征楚地,並重創楚國。

第一次南征,昭王甚至在楚地捕獲了一隻大野牛。

這讓昭王對楚國更為輕蔑。

看你服不服我。

過了三年,昭王又想要一隻大野牛,怎麼辦?

去山林裡捉嗎?

不,咱再去打一次楚!(當然,這中間還有一次伐楚,這次是第三次)

這一次,昭王甚至親自披掛上陣,南征楚地。

派別人打你不過癮,我要親自來打你!

可萬萬沒想到,就是這次南征,竟然成了周人永遠的夢魘,反過來,卻也成了楚人崛起的轉折點。

《史記·周本紀》有言:昭王之時,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之也。

什麼意思?

大概的意思是:周昭王的時候,王道衰微,昭王去南方巡狩,卻沒回來,死在了江上;死了,卻不發喪,是忌諱這件事。

也就是說,這次南征楚地,身為天子的周昭王,竟然死了。

這真的是不可思議。

怎麼死的呢?

重點來了。

死的原因,這裡的史記竟然沒有記載。只記載卒於江上。

那麼,昭王到底是淹死的,還是得病死的?

不知道。

其次,這裡史記記載的,可並沒有說昭王,是去南邊討伐楚,而是去南邊“巡狩”。

那什麼是巡狩呢?

也就是對南邊“搞視察工作”,順便“打打獵”。

這就很晦暗不明瞭,巡狩,怎麼會死人呢?

天子死了,又為什麼避諱、秘不發喪呢?

結論是:周人不好意思發喪,或者周人恥於發喪。

為什麼?

因為,被一個自己所不屑的蠻夷之地的人,殺掉了天子,這是莫大的恥辱。

這樣的恥辱,怎麼能公之於眾呢!

恥辱,就只能諱而不談,不僅不談,還要編出來一個合理的故事,來解釋國君的死因。

什麼故事呢?

我們看到,上述史記對昭王死因的記載,只是一筆帶過。

不過,《史記》的譯註翻譯中卻記載了昭王的死因,乃是因為憎恨他的楚地平民,故意造了一條用膠水粘合的、劣質的船隻拿給昭王來乘,昭王乘了這條劣質的船,淹死在了大江之上。

這倒合情合理。

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因為周昭王死後,他的兒子周穆王繼位,穆王繼位後,第一件事兒,竟然不是為父報仇,反而轉戈去討伐位於西邊的犬戎部落。

奇怪,穆公,為什麼不為父報仇雪恨,反而卻“避重就輕”呢?

因為,這仇,報不了。

報不了仇,不是因為打不過楚國,也不是因為不好打。

而是因為,周穆王根本找不到證據,證明這是一個“仇”。

換句話說,這“仇”,根本不成立。

此話又怎講?

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正史記載,周昭王是被楚人殺掉的(無論是用計還是強取),反而更多的史料卻記載,周昭王此次南征,實際上是大敗楚軍,凱旋而歸,在渡過周人自己的屬地漢水的時候,淹死在了“自家”的江中。

也就是說,周昭王,是意外而死,而且,死在了自己的土地上。

這,又怎麼能怪楚人呢?

倘若周穆王抱著“為父報仇”的理論,再來討伐楚地,豈不是自己打自己臉?

那事情講到這裡,就形成了一個矛盾。

史記譯註中,周昭王是被楚人設計淹死的;而可信史料卻記載,周昭王是在凱旋的時候因為意外、淹死在本國的土地上的。

這二者,究竟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

實際上,事情講到這裡,邏輯上已經不言自明。

倘若周昭王,是凱旋歸來,死在自己的土地上,那麼周人就沒必要“諱而不談”;之所以“諱而不談”,只能是因為,周昭王根本就沒有死在自己的土地上,而是死在了楚人的土地上。

而周人,為了自圓其說,給自己、和已逝的周昭王圓回顏面,便只能編出那麼一個“凱旋歸來、死在自己土地上的史實”。

如此看來,周昭王果真是作死嗎?

現在看來,的確是這樣。

也正是這周昭王反反覆覆對楚人的輕蔑與討伐,卻“歪打正著”地奠定了楚人崛起的基石。

楚人,從此勵精圖治、崛地而起,為中華文明的“荊楚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這個層面來看,周昭王,也為華夏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第一毒婦非呂雉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