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所以要進入法屬印度支那,進而與美國開戰,是因為經濟上已經到了不向東南亞進軍己不足以繼續進行侵華戰事的地步。
當時日本面臨著兩大危機-財政危機與資源危機
從財政危機方面看,日本自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即推行大力擴充軍備的財政政策,如在1936年8月的第二次補充軍備方案中,即規定到1938年為止,以30億日元擴充陸軍,7.7億日元擴充海軍,以至1937年度之財政預算比1936年度超出7.3億日元,
侵華戰爭爆發後,僅在1937年9月即編制了25億日元的臨時軍費預算,從侵華戰爭爆發後至1941年止,特別軍費用支達268億日元,其中大部分用於侵華戰事,[“軍械預算大部份用於生產彈藥,彈藥費1937年度佔軍械費56%,1938年度實際上佔軍械費的76%”(中原茂敏:《大東亞補給戰》78頁)。
為了籌措軍費,日本採取了增加稅收,濫發公債及紙幣的作法,如在1936年將法人所得稅增加80%,個人所得稅增加30%遺產稅增加10%,廢止了股票所得可抵扣40%稅額之規定,並建立了財產稅,煙.酒稅等新稅,1937年侵華戰爭爆發後,又實行臨時增稅及創立“華北事變特別稅”,1938年又創立“中國事變特別稅”,但所得遠不足以應付巨大的開支,又濫發公債及紙幣,其公債年發行額1936年不足10億日元,1937年擴充至15億日元,到1941年更高達87億日元,其公債總額1936年未為104億日元,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為373億日元,1938年,日本銀行券的擔保儲備額由10億日元上升至17億日元,1939年4月,升至22億日元,而到了1941年則上升至47億日元,其貨幣流通量則由1936年的26億日元猛增至1941年的79億日元,結果導致物價上漲一倍以上,而日本工人的實際工資以1937年為100,到1941年則為84,日本國民的實際生活水平下降了四分之一,國家財政面臨崩潰,而比財政危機更為可怕的是資源危機,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資源缺乏的國家,大部分資源依賴於從國外進口,為此,當時的日本擁有一支僅次於英美總噸位約600萬噸的世界第三大船隊,侵華戰爭爆發前的日本(包括臺灣,朝鮮及偽滿)對外依賴度為:鐵礦石52.3%,鐵礬土100%,橡膠100%,石油80%,鹽63%,棉花及羊毛99.9%,廢鋼鐵67%,銅.鋁.鉛 鋅等均為一半及一半以上,
日本擴充軍備,發展重工業,雖然使軍事重工生產得到很大發展,如鋼材產量1929年為203萬噸,至1936年為410萬噸,煤產量1931年為2800萬噸,1936年為4100萬噸,化學工業增長1.5倍,而資源進口也為之大增,僅石油進口一項,即從1931年的228萬千升增長至1936年的451萬千升,導致國際收支逆差大增,1936年1-6月,出超2.7億日元,而1937年的同期,則入超6.2億日元,3-7月的黃金輸出額為3億日元,實際情況則更壞,1936年全年,日本入超1.29億日元,扣除對偽滿的出超2.46億日元,實際入超達3.76億日元,1937年的入超達6.38億日元,扣除對偽滿及侵華日軍佔領地區的出超3.21億日元,實際入超9.59億日元,而到了1939年,在大幅度的削減了民用物資進口之後,日本的進口為29.18億日元,出口為35.76億日元,但扣除對無法獲取黃金外匯的“日元圈(偽滿及侵華日軍佔領地區)”進出口,進口為22.35億日元,出口為18.29億日元,
日本經濟力的不足,在1939-1940年度即開始表面化了,首先出現的是糧食供應不足,1939年的日本本土之大米需求量為8千萬石,比1936年上升了近1千萬石,而在侵華戰爭爆發前,日本本土每年需從臺灣,朝鮮輸入1300-1400萬石大米,而此時,由於戰爭的因素,日本本土的糧產量自1939年起即一直在下降,自臺灣,朝鮮輸入大米由於戰爭及當地的軍需等因素,輸入額逐年下降,1938年為225萬噸,1939年為145萬噸,1940年則為48萬噸,日本為此想盡了辦法,下令農民要將生產的大米及麥子等糧產品,除自己食用及種子外,都要以官價賣給政府,實行糧食配給,禁止一般的飯店,餐館出售米飯,大力宣傳食用代用食品,規定早飯不能超過1日元,中飯2.5日元,晚飯5日元,即便如此,仍有900萬石的缺口,為此,日本不得不拿出2億日元的外匯向法屬印度支那,泰國進口了800萬石大米。
緊隨糧食危機而來的是電力與煤炭危機,由於煤炭不足,發電量只能滿足80%的需求,為此,日本大搞經濟管制,1938年10月,首先實行棉花及棉紗價格管制,1939年10月18日,又釋出價格管制令,將價格限制在1939年9月18日水平,1940年7月7日,又下令禁止奢侈品生產及銷售,將電風扇,收音機等均列為奢侈品。
日本來說,對其侵華戰爭影響最大的是資源危機,到1941年,日本所控制的資源只能滿足煤炭需求量的88.3%,石油的18.4%,鐵礦石的42.4%,銅的43%,鋁的15%,鉛鋅的18.4%,而要得到這些資源,一種辦法是透過貿易進口,而對進口資源具有制約的是其黃金外匯的儲備量,它決定了日本的物資進口能力並進而決定其戰爭持續能力,在侵華戰爭爆發時,日本銀行的黃金儲備額包括紙幣發行的準備金在內不過13.5億日元,而在日俄戰爭時,日本國硬通貨儲備為1400萬日元,又借得外債8億日元,合1937年日元價為28億日元,在侵華戰爭的巨大消耗下,日本在1936-1941年的國際收支逆差達50億日元,黃金外匯已所剩無幾,以至日本不得不開始動用戰略儲備物資,
日本採取的擴大出口,壓縮排口,掠奪佔領地,對外借款等各種辦法均已無效,就當時而言,日本的主要出口物資為生絲及棉紡織品,主要出口物件為美英及東南亞,由於“二戰”爆發所帶來的購買力下降及封鎖等因素,以及日本國內對民用工業的限制,其出口額自1939年達到最高峰後即開始大幅度下降,壓縮排口已經把民用物資的進口壓縮到了極限,至於對外借款,自1936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共借外債16.25億日元,其中政府貸款12億日元(其中美國長期貸款7億日元),1941年日本之外債餘額12.5億日元,因此,自1941年起,己無商業貸款的可能了。而對佔領地的掠奪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雖然中國(侵華日軍佔領地區)的礦產資源足以滿足日本的多數礦產需求,但這在當時僅僅只是一種潛力,要想開發出來,需要時間及金錢,有人認為日本當時如發現了大慶,就可以不打太平洋戰爭了,但卻沒想過日本當時正處於戰爭狀態下,既無時間也無金錢,北進西伯利亞更是如此,以致當時日本的海陸軍將領都議論說“北進有何好處,難道打下西伯利亞來給天皇做獵苑,打黑熊用?”
在這種局面下,日本只有三種選擇,
1,撤出中國,結束侵華戰爭,但這對日本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不僅因為日本傷亡已達數十萬,並且已經耗費了幾百億元的軍事開支,而且這將使因戰爭而掩蓋的財危機爆發,從而導致經濟崩潰,2,以對日本有利的條件來停止侵華戰爭,但在中國方面的頑強抵抗下,無法實現,據日本在1941年估計,要想打勝侵華戰爭,至少還需要3年,而且這是在中國無外援條件下的估計,而日本的黃金外匯儲備是無法支撐這樣長的時間。那就只剩下了第3條路,南進掠奪資源以支撐對華戰爭,而日本南進的作法又觸犯了美國,導致了美國的經濟封鎖,進而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民逗為了給老美自己臉上帖金,硬是倒果為因,說什麼是美國的經濟封鎖,導致了日本的發動太平洋戰爭。其實,引發美國對日本施以戰略物資禁運的日軍進入法屬印度支那。主要原因是法國當局不想執行與日本簽訂的貿易合約,將1940年6月提供的大米從5月份的10萬噸減少為5萬噸,7.8兩月還要減少到6月的一半,出售給日本的1.5萬噸橡膠要用美元支付。事實上即使日本不進兵法屬印度支那,美國不對日本實行石油和廢鋼等戰略物資禁運,日本也快無錢採購這些物資了。正如水桶理論所說-水桶的容量是由水桶最短的那塊板決定的,了正是因為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佔領了東南亞,才使日本能夠將戰爭支撐到1945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