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葡兩國在現代一直是二流地區性大國,但伊比利亞半島在近代是有過一段在世界史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西葡兩國的這段歷史其實是非常值得一提的。
對外擴張的宗教衝動跟其他歐洲各民族比,沒有人比伊比利亞人更懂穆斯林的威脅。16世紀以前,穆斯林的大軍以阿拉伯半島為基地四處擴張,往西穿過北非,越過直布羅陀海峽,幾乎攻佔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然而,跟羅馬帝國相似,阿拉伯帝國後期統治力量日漸衰微,歐洲組織起十字軍對伊斯蘭世界展開戰爭,同時,作為邊疆地區的伊比利亞半島率先失守。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師出有名”。意思就是說,對對方宣戰,必須得有一個合理的藉口。而十字軍對伊斯蘭世界的戰爭,其戰爭理由就是對異教徒的聖戰,當然,十字軍東征本質上是要搶佔土地,搶佔伊斯蘭世界的各種戰利品,這個是大部分參軍的歐洲人都明白的道理。
然而,伊比利亞人參加十字軍是真的在反伊斯蘭,他們認為反伊斯蘭教的戰爭是有宗教的義務和愛國的需要。伊比利亞人的反攻不僅收復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而且頒佈法令要求所有穆斯林改信天主教。
因此,對伊斯蘭世界的敵視,消滅穆斯林以及解救異教徒是伊比利亞人對外擴張的宗教衝動。
一個向東,一個向西,西葡不同的擴張邏輯需要指出的是,伊比利亞半島的兩個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其海外擴張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
葡萄牙是更早開始海外擴張的那個。葡萄牙一直致力於向東擴張,主要出於兩個動機,第一個動機是想探索跟非洲東部的黃金貿易,第二個動機是想打通跟印度、東印度群島等東方世界的香料貿易路線。
因此,葡萄牙的擴張路線是往東擴張,沿著西非海岸一直航行,往南穿越好望角之後繼續沿著海岸一路向東,佔領了莫三比克、印度的果阿、霍爾木茲島、馬六甲、中國的澳門等等港口,並以這些港口作為基地開展貿易,並沿途順帶打劫一下其他歐洲、穆斯林的船隊,自己壟斷了這一片的香料貿易。
西班牙的擴張比葡萄牙晚,但是西班牙的擴張帶來的收益顯然比葡萄牙大得多,而這麼大的收益源於西班牙壓中了一個寶藏男人--哥倫布。
西班牙擴張的動機跟葡萄牙類似,也是為了繞開地中海,打通跟東方世界的香料貿易。但是,怎麼繞開地中海去打通香料貿易呢?這個時候,哥倫布出現在了西班牙的眼簾。哥倫布的設想是,地球是圓的,那向西航行是可以打通貿易路線,並且這條貿易路線比向東航行要短。葡萄牙覺得他在扯淡,沒有資助他,他就轉而找到西班牙王室,說服西班牙王室資助了他向西航行的計劃。
當然,哥倫布沒有讓西班牙失望,他一路向西航行確實發現了大陸,他一直以為這是印度,殊不知,他發現的是新大陸。
新大陸的發現刺激了西班牙的擴張,而且是螺旋式的擴張。在拉美髮現了金銀礦激發了西班牙的淘金熱,大批的西班牙殖民者到拉美躍躍欲試。此外,西班牙殖民者也在拉美搞莊園農業、牲畜業、種植園等經濟。這些經濟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那怎麼辦呢?有兩種途徑,第一個是抓當地的土著,第二個是去非洲找黑奴來補充勞動力。所以,這又刺激了西班牙發動戰爭的衝動。透過對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非洲西海岸等地方的戰爭,西班牙解決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大批的金銀、菸草、棉花、咖啡等商品被源源不斷運回國內,而這又構成了西班牙繼續透過發動戰爭對外擴張的原始積累。
走向衰落但是,儘管西葡開了對外擴張的先河,也賺的盆滿缽滿,但是伊比利亞人終究還是沒有維持太久的繁榮,很快就被新的列強--英國、法國、荷蘭所取代。
首先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伊比利亞人捲入了歐洲大陸的宗教戰爭和王朝戰爭裡面。西班牙在16、17世紀參加了各種反新教徒、反土耳其人、反法國人的戰爭,不斷的打仗基本把從美洲殖民地搶來的金銀等資源都打光了。相比之下,英國就很雞賊了,歐洲大陸的衝突基本不親自參與,只當攪屎棍,培養一些勢力然後看著對方殺個你死我活,自己從中牟利。
另外一個原因是,伊比利亞人不重視製造業。跟現在那一票海灣產油國一樣,因為從殖民地搶來的金銀等原始商品實在是太好拿了,而且也太好賺錢了,而搞製造業又費時費力,西葡基本上沒有形成像樣的製造業。再加上大量的金銀湧入國內,給西葡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這種條件就更不可能搞製造業了。而與此同時,西北歐的人工成本控制的非常好,製造業搞的風生水起。所以,西葡跟西北歐國家的貿易模式就變成了:西葡出口原料、金銀給西北歐國家,換回西北歐國家的工業品、製成品,西葡要對外發動戰爭的武器、船隻等武器裝備都離不開從西北歐國家進口製成品。這就造成了西葡跟西北歐國家發生衝突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戰爭的主動權,因為連戰爭的武器裝備都需要從競爭對手那裡進口。
所以,伊比利亞人漸漸的衰落下去,他們的殖民地很多都被英、法、荷等新生的列強取代。
結語其實西葡是給歐洲各國開了一個對外殖民的先河,從西葡之後,歐洲的對外殖民開始如火如荼的進行。但是,西葡最終的失敗也提醒了我們,當取得積累之後,一定要發展製造業,製造業才是立國之本,如果沒有製造業的支撐,國家就相當於把經濟主動權交了出去,成為被宰割的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