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宮斗大戲,一直是被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在三國時期也存在這樣的現象,而且並不罕見。僅按《三國志》當中的記載,蜀漢的後宮還算比較和諧;曹魏的宮鬥多集中於曹丕之後(雖然曹操的丁夫人和卞夫人之間也有矛盾);而孫權的後宮中就上演了一出出好戲,因妒失寵、被人構陷、“白月光”、意圖太后擅政的元素應有盡有。
因妒失寵的謝夫人、徐夫人在孫權的後宮當中,史料記載的因妒失寵的有謝夫人、徐夫人,這兩個人一度算是孫權的正室嫡妻,但是最終還是在宮鬥中徹底失敗。說起來謝夫人、徐夫人的出身都還不錯,否則也不能成為孫權的妻子。謝夫人的父親謝煚,做過尚書郎、徐縣縣令,雖然官職並不高,但是據說有仁孝的令名。
徐夫人與孫權的關係則更為緊密。徐夫人的祖父叫做徐真,與孫堅關係匪淺。孫堅將妹妹嫁給徐真,生下徐琨;徐琨又生下徐夫人。孫權和徐夫人可謂是親上加親,而且徐琨是江東集團中的重要將領。孫權以徐夫人為妻,大概也有這層原因。
謝夫人最早嫁給孫權,頗受孫權的寵愛。但是她的家族力量要弱於徐氏。孫權想娶徐夫人為妻,希望讓謝夫人降低身段做妾室,謝夫人不肯接受徐夫人。因此失去孫權的寵愛。最終抑鬱而終。
徐夫人雖然成為孫權的正妻,但是她的命運也不好。小編在上文也提到了,孫權和徐夫人的結合摻雜了很多政治色彩,徐琨在進攻黃祖的時候中流箭而死,兄弟徐矯、徐祚也沒有徐琨的威望。加上徐夫人性格好妒,所以孫權並不喜歡她。後來孫權為了應對北方曹操集團的威脅,從吳縣遷移到京口,徐夫人就一直留在吳縣,十幾年不能與孫權見面。不過即便是這樣,徐夫人也有自己的優勢,小編下文會提到。
孫權的“白月光”——步夫人、袁夫人可以被視作孫權的“白月光”的妃子有兩個人,最皎潔明亮的是步夫人。步夫人雖然並未出身豪族,但是她的同族步騭卻是東吳重臣,做過東吳丞相(雖然步騭做丞相的時候步夫人已經去世)。而且步夫人是真正得到孫權喜愛的人。她獲寵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不妒忌,多所推進”。
孫權開創東吳成為皇帝,本想以步夫人為皇后,但是遲遲不能如願。最大的阻礙就在徐夫人身上。徐夫人有兩個優勢,第一、她是孫權的正妻,孫權即皇帝位後理應成為皇后;第二、徐夫人是太子孫登的養母。這是徐夫人最大的優勢。由於阻力太大,孫權一直沒能夠立步夫人為皇后,等到步夫人去世,無法干涉政治之後,東吳群臣這才建議為步夫人正名。
袁夫人也比較受寵,但沒有達到步夫人的地位。袁夫人是袁術的女兒,當初袁術失敗之後,袁術的家眷依附袁術的舊部——廬江太守劉勳;而劉勳在東漢建安四年(即公元199年)被孫策擊敗,投奔曹操,袁術家眷以及部曲歸孫氏所有,所以袁夫人能夠成為孫權的妃子。
袁夫人在《三國志》中無個人傳記,不過從一些零散的記載中可以看出,她還是比較受孫權的寵愛。因為袁夫人沒有子嗣或者養子,但是在步夫人去世後,孫權還是有立袁夫人為後的打算,但是被袁夫人拒絕。而且袁夫人還是孫權真正的皇后——潘夫人的打擊物件。
被人構陷的琅琊王夫人、趙夫人史料記載孫權有兩個王夫人,一個出身徐州琅琊,一個出身荊州南陽。南陽王夫人地位不高,也不算太受寵,後來還因為琅琊王夫人受寵而逐出後宮。而琅琊王夫人則是東吳皇后的有力競爭者。因為她的兒子孫和,在孫登去世後登上了太子之位。琅琊王夫人母憑子貴,受孫權寵愛的程度僅次於步夫人。
然而琅琊王夫人以及太子孫和的命運卻並不順利。首先孫權雖然立孫和為太子,但是還給四子孫霸非常高的待遇,直接威脅到孫和的地位,後來釀成東吳內部的巨大波瀾——“南魯黨爭”;其次琅琊王夫人與步夫人的女兒孫魯班不合,受到孫魯班的構陷。
孫權身體有恙,孫魯班構陷琅琊王夫人面有喜色。孫權在晚年時期性情冷酷且多疑,對孫魯班的讒言信以為真,於是孫權嚴厲斥責琅琊王夫人,琅琊王夫人“以憂死”。“以憂死”在古代史料中經常出現,或可理解為憂鬱而死,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秘密處死或逼迫自盡的春秋筆法。
趙夫人不見於正史,而是出自志怪小說《拾遺記》,是東吳方士趙達的妹妹。按《拾遺記》中的說法,趙夫人善於紡布、刺繡、絲織,因此有“機絕”、“針絕”、“絲絕”的稱號。一度受到孫權的寵愛,但是最後也因為被人構陷而失寵。不過這個人物畢竟出自小說,是真是偽還有待考證。
意圖太后干政的潘夫人在“南魯黨爭”中,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都是失敗者,一個被孫權廢黜,一個被孫權處死。孫權晚年多疑,最後立不滿十歲的幼子孫亮為太子,孫亮的生母就是上文提到的潘夫人,潘夫人也正是因為孫亮的緣故,成為孫權唯一生前冊封的皇后。
沒想到潘夫人的美夢還沒有落實就遭遇滅頂之災。在潘夫人休息的時候,眾多宮女一起縊殺潘夫人。潘夫人去世不久後,孫權也去世。孫亮成為皇帝,東吳也開始權臣干政、政變頻仍的動盪時期。
總的來說,孫權的後宮繁盛,歷史形象鮮明,因妒失寵、互相構陷、賢良淑德、野心勃勃,各種宮鬥劇需要的元素一應俱全。如果以孫權的後宮為背景拍攝宮鬥劇,應該也是比較容易進行再創作的吧。
參考文獻:《三國志》、《拾遺記》、《後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