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開國皇帝中,大多都是身份尊貴的貴公子,但是有那麼幾位卻是身份低微,卻也能幹出一番事業來。
劉邦,本是一代平民,出身農家,為泗水亭長,後來陳勝吳廣起義後,集合了眾多弟子,攻下了沛縣,成為沛公,再後來的鴻門宴後又封為漢王,差不多統治了巴蜀以及漢中一代,並且又贏得了楚漢戰爭,一統天下。劉邦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當然有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人。
朱元璋:明朝的開國皇帝,在朱重八小的時候,家裡非常貧困,小的時候也放過牛,後來有機會參加了起義反抗活動,改名朱元璋,“朱”同誅,“璋”同鋒利的玉器,“元”即元朝,朱元璋將自己比喻成推翻元朝的利器,可見他的志向遠大。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在洪武元年(1368年)登基,年號洪武,最終統一了全國。
那麼就會有人問了,平民出身的們是怎麼做到大一統的呢?
劉邦因為自己是農民,在稱帝之後,也能體恤自己的下屬,所以他和下屬往往能建立起友誼,
對自己的朋友屬下都是互相學習,互相坦誠相對。在對待人才的時候賞罰分明,只要這些人才達到劉邦想要的預期,厚厚的鑑賞絕對不會少。在對待自己的謀臣的時候更是仔細聆聽建議,虛心接受。劉邦不看出身,只看能力,只要你對這個國家有貢獻,你有能力完成這件事,我會重用你,這也是劉邦用人之道。
朱元璋也是從小吃苦長大,長大後的他更懂得如何贏得他人的心。朱元璋在位期間一直都是勤政廉政,據史書記載,朱元璋每天批閱奏摺200多件。在治理國家方面也是節儉,生活食宿方面一切從簡。他在位期間大力整頓貪汙官員,並且頒佈了整頓貪汙人員的綱領。
由此可見,適當的統治方式是有利於國家的發展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