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重要一席,本文僅就其思想變遷對天國本身的影響談一管之見。 一、順民心 構願景 太平天國從1851年金田起義到1853年定都天京再到1856年軍事全盛,可以說是特殊歷史環境下洪秀全平均、公有思想起到了凝心聚力的效果。清政府內政腐敗,對外無能,人民生活艱難之際,洪秀全天才般的將基督教教義嫁接在中國農民平均主義和儒家大同思想之上,1845年一1847年兩年中催生了"三原"理論(《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又稱"拜上帝教"。聲稱"上帝是天下凡間大共之父",即芸芸眾生皆為上帝之子,且上帝創造了萬物,所以天下兄弟姐妹一家,人人都有敬拜上帝的權利,享受物質的權利,不存此疆彼界之私,不起爾吞我並之念,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講信修睦,道不拾遺。總之,其思想即建立"公"和"平"的理想天國。 二、情理相悖 試踐天國 定都天京,頒佈《天朝田畝制度》,這東西反映了農民革命的初心和願望,可謂合情,但是絕對平均分配,超越了生產力水平的現實,是不合理的,根本無法落實,或許很多年以後可能會實現,而當時只能是想想而巳。不過民眾還是憧憬著那樣的天國,於是全盛到來。 三、逆流順流 無力迴天 慢慢的,天國民眾彷彿看到了南方第二個清政府。天京變亂,奪權大戰,亂了自己。《天朝田畝制度》只能擱置,洋式綱領《資政新篇》驚現,企望以此解決危機,在當時也是符合世界潮流的,但是農民找不到天國的影子,離心力增大,危機未解除,任憑李秀成、陳玉成如何能耐,難以挽回天國的殞落!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