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子貪圖女子的貌美,或者喜歡女子的內涵素養,因為古代男子二十歲才是弱冠年紀,而女子十五歲及笄,所以一對佳人之間往往是男子比女子大。若是女子比男子年紀大的都是較少的,也有女大三抱金磚的說法。古代後宮佳麗三千,環肥燕瘦各有千秋,往往都是年輕者更受皇帝寵愛,在帝王家,更是不流行女子比帝王大太多。明朝出名的一個妃子萬貴妃,她比明憲宗大了十七歲,這個年紀足以成為皇帝的母親,但是明憲宗愛了她一生,兩人之間到底有怎麼的故事。
萬貴妃原名萬貞兒,她的出身並不好,在年幼的時候,父親因為親屬犯了罪而被連累謫居在河北。為了日後有個期盼,就拜託同鄉把萬貞兒帶去了皇宮當宮女,當時的萬貞兒才四歲,因為年幼長的可愛,深受孫皇后的喜歡,於是就在孫皇后宮裡當差。明憲宗朱見深還是太子的時候,這個時候才兩歲,而萬貞兒已經十九歲了,因為受到孫皇后重視,於是便讓萬貞兒去照顧這位小太子。年幼的小太子因為宮廷其他原因,身邊並沒有母親照顧,萬貞兒就充當一個既是母親又是保姆的角色。
明憲宗從小在萬貞兒的陪伴下長大,非常依賴萬貞兒,對她的感情也發生了變化,萬貞兒也是一個頗有心機的人,刻意的引導改變明憲宗對她的關係,據說明憲宗十五歲之後,就悄悄與萬貞兒發生了關係。在明憲宗十八歲的時候,成功登上帝位,明憲宗上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要封萬貞兒為貴妃,但是萬貞兒一個宮女出身,而且年紀與明憲宗的生母年紀一樣大,不管是憲宗的生母周皇后,還是朝中的官員,都一致反對,甚至還罵萬貞兒是妖女,想要處死萬貞兒,畢竟這個時候的萬貞兒已經三十五歲。明憲宗無奈,只得讓步封萬貞兒為貴妃。
明憲宗成為皇帝以後,封皇后之事也迫在眉睫,他的母親周皇后也為了挑選了眾多名門貴族培養的大家閨秀,年輕貌美還才藝雙全。後來明憲宗選擇了吳皇后,除了吳皇后,還為憲宗挑選了一些其他妃子,都是年輕美麗的。
成婚後的明憲宗,既沒有看上吳皇后也沒有寵愛其他女子,就獨寵這位半老徐娘,雖說萬貴妃年紀已大,但是萬貴妃會保養,加上本來也生的美麗,看起來也就二十歲左右。這引起了吳皇后的不滿,有一次就對萬貴妃用了仗刑,這讓明憲宗十分生氣,第二天堅持要吳皇后廢了,一點都不顧及吳皇后的背景以及其他人的勸告,這個時候其實才封吳皇后一個月,於是吳皇后就被廢了還被貶去種菜。
之後周太后又為明憲宗挑選了一位皇后,但是這位皇后膽子比較小,加上有吳皇后的例子,一直都不敢惹事,是一個傀儡皇后。而萬貴妃依然是後宮中最受寵愛的妃子,在後宮比皇后的權勢還大,萬貴妃在兩年後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人孩子也非常受明憲宗的寵愛,還允諾太子之位,但是一年後萬貴妃的兒子夭折了,後來也沒有再生過孩子。這件事情是一件轉折點,如果說原來的萬貴妃在後宮中,還比較收斂,後來就成為了比較狠毒的女子,後宮的女子沒有不怕她的。
有史料記載:“掖廷御幸有身,飲藥傷墜者無數。孝宗之生,頂寸許無發,或曰藥所中也。”這句話就是指萬貴妃專寵後宮,後宮中連皇后都不敢惹她,她靠的是皇帝對她不一樣的情誼,比起那些年輕貌美又有家世的妃子自然是靠不住的,又因為她的兒子被殺害了,這讓萬貴妃心中很憤怒,那些懷了身孕有可能威脅她地位的女子都被她想辦法用藥流了。
後宮之中萬貴妃有無數的爪牙,沒有人敢與她作對,明憲宗雖然寵愛她,但是依然改不了風流本性,也有很多女子,但是萬貴妃用盡辦法不讓那些人懷孕或者生下來,其他人也不敢告狀,不然更有苦頭吃。
到了中年的明憲宗依然沒有兒子,感到非常擔憂,後來有太監告訴他,他已經有一個兒子了,是曾經被寵幸一夜的宮女所生的,現在已經五歲了,這個人就是明孝宗朱佑樘。朱佑樘的出生並不順利,他的生母小心翼翼的保護他,在懷上的時候他母親也被灌了藥,但是成功生下了他,後來還是被萬貴妃有所察覺,幸虧一個太監還有後宮皇后以及其他人的幫助,才能平安長大。
歷史上也有很多人評價,這對萬貴妃的罪行是誇大了的,她一個女子怎麼可能害那麼多人。依我所見,可能有所誇大,但是萬貴妃肯定不是純善之人,不然怎麼會作為一個宮女,不老實本分,敢引導能當她兒子的皇帝。而且後宮之後,萬貴妃沒有背景,但是樹大招風,她不害別人,就是別人害她,她的兒子就是下場。殘害皇帝子嗣既是想報仇,也是害怕她的晚年沒有依靠被害吧。作為皇帝怎麼可能完全不知道萬貴妃的行為呢,這個也是不合理的,畢竟古人對子嗣如此重視,可是一是因為萬貴妃並沒有害那麼多人,還能被寬容,而是明憲宗確實愛她。
不管怎麼說,萬貴妃確實是一個聰明的女人,能夠從一個宮女變成皇貴妃,還能夠霸寵後宮,她一定非常有謀略和智慧,只是不應該害那些無辜之人。歷史上就沒有一個能夠比皇帝大那麼多歲,還如此受寵愛的妃子,萬貴妃這一點確實厲害,不管如何,明憲宗對待萬貴妃一定是走心了的。歷史上有很多評價萬貴妃過於誇大罪行的,這也是不合理的,畢竟萬貴妃再厲害,也被困在宮裡,而且最後明憲宗也是有多個子嗣的,請理性判斷。
參考文獻:
《憲宗實錄》
《宮闈紀聞》
《明史 ·萬貴妃傳》
《勝朝彤史拾遺記·萬妃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