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堯帝姓伊祁,號放勳,因其是古唐國人(今山西臨汾)遂稱唐堯也有稱帝堯,帝嚳(ku)與慶都之子,這裡值得一說的是帝堯的父親帝嚳也是三皇五帝之中的五帝之一。帝堯是上古時期方國族盟的首領,為祁姓劉氏的遠古一世組,十三歲被敕封地於陶輔助當時的帝王擎,十五歲改封地於平陽號陶唐氏,二十歲時堯取代擎為天子定都平陽,執政七十年後堯愈來愈老,便要求舜代其執政,後堯禪讓二十八年後病逝,葬於谷林。堯死後因其為百姓社會的功德被追認為三皇五帝中的一帝被大家一致認為是中國古代的賢明聖王。

歷史上所有賢明聖德的大人物註定從出生就與眾不同,堯帝也如此。相傳古帝的第三個妻子名叫慶都,是伊耆侯的女兒,慶都於帝嚳成婚以後仍留在父母家居住,說某一年的春正月末時,慶都與父母坐上小船於三河之上游玩,當正午時出現了一條飛舞的赤龍。第二天又出現了條形小些的赤龍,晚上慶都睡不著閉著眼睛還在為看見赤龍的事不由抿嘴發笑,正朦朧中陰風四合,赤龍撲上她身,醒來時身上還留下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張沾滿涎水沫的畫兒,上面畫著一個紅色的人像,臉形上銳下豐滿,八採眉,長頭髮,畫上寫著:亦受天佑。之後慶都就懷孕了,過了十四個月後她生下一個兒子,竟與赤龍留下的畫像一模一樣。正好此時孝子帝嚳的母親卻在這時候去世了,帝嚳因為母親的去世痛心不已為母親一連服孝三年,全然不顧妻子與剛出生的兒子,於是慶都帶著孩子回到了孃家撫養長大等到了十歲時才讓他回到父親的身邊,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帝堯。所以帝堯小時先隨外祖父家的姓為伊祁(耆)氏,後又稱陶唐氏。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帝嚳有兩個兒子──摯和放勳(堯);帝嚳死後,摯以年齡最大為長子而繼承帝位,為帝摯。堯自小便好學而能幹,十三歲時就受命輔佐帝摯。帝摯才幹平庸不能做到妥善管理國恩澤百姓,而堯仁慈愛民 明與察人 助帝擎管理有方,盛德聞名天下。於是各部族首領紛紛離帝擎而去歸附於堯。帝摯也自知才能聖明不如於堯,終於在繼位九年之後將帝位禪讓與其弟堯。在堯二十一歲時登帝位,以唐縣為都城,以火德為帝人稱赤帝,堯當上天下共主,性格仁慈 十分聰明 年輕有為也不因而驕橫傲慢。他勤於政事未敢休息。禮儀簡單,生活儉樸,絕不浪費百姓的一分一毫。

堯執政初期,還沒有基本的國家制度系統,國家只是各大部落聯合體。非常鬆散,不利於國家的統一管理,所以在堯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開始建立國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在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系統的政治制度,為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為了管治天下,制定法度,禁止欺詐。他設定諫鼓,讓普通人都能對國事發表意見。他樹立謗木,鼓勵百姓批評自己的過失。他說:“如果有一個人捱餓,就是我餓了他;如果有一個人受凍,就是我凍了他;如果有一個人獲罪,就是我害了他。”堯無微不至地關心百姓,輕徭薄賦,因此百姓都十分擁戴他。他又大力提倡道德與和順,使天下百姓能融洽相處,使天下萬國和諧一致。

《尚書·堯典》上說,堯命令羲氏、和氏根據日月星辰的執行情況制定曆法,然後頒佈天下,使農業生產有所依循,“敬叫授民時”,他派羲仲住在東方海濱叫暘谷的地方,觀察日出的情況,以晝夜平分的那天作為春分,並參考鳥星的位置來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觀察太陽由北向南移動的情況,以白晝時間最長的那天為夏至,並參考火星的位置來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觀察日落的情況,以晝夜平分的那天作為秋分,並參考虛星的位置來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觀察太陽由南向北移動的情況,以白晝最短的那天作為冬至,井參考昴星的位置來校正。二分、二至確定以後,堯決定以366日為一年,每三年置一閏月,用閏月調整曆法和四季的關係,使每年的農時正確,不出差誤。由此可知,古人將帝堯的時代視為農耕文化出現飛躍進步的時代。帝堯還任命羲和掌管天文,制定曆法,授民農時。分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住四方,負責觀察日月星辰萬物生靈,以通報氣候變化,使百姓能及時瞭解。

治理水患

堯的時代,是傳說中的洪水時期。“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水勢浩大,奔騰呼嘯,淹沒山丘,衝向高岡,危害天下,民不安居。堯對此非常關切,徵詢四嶽(四方諸侯之長)的意見,問誰可以治理水患,四嶽推薦了鯀。堯覺得鯀這個人靠不住,經常違抗命令,還危害本族的利益,不適宜承擔這項重要的工作。但是四嶽堅持要讓鯀試一試,於是堯任命鯀去治理水患。鯀治水九年,毫無功績,因而被治罪被殺。

史載堯訪納賢臣,堯之功臣九人,或說十一人,可謂人才濟濟。但他唯恐埋沒人才,野有遺賢。所以他還常常深入窮鄉僻壤,到山野之間去尋查細訪,求賢問道,察訪政治得失,選用賢才。堯治理天下萬民,使海內政治清明,曾到汾水北岸的姑射之山,去參拜四位有道之名士,悵然若失,好像丟了天下。這四位有道名士為方回、善卷、披衣、許由。善卷重義輕利,不貪富貴,是有名的賢人;堯自覺德行達智不如善卷,認識到對於賢德的人,不能自驕自傲,必須謙恭好禮,以平民對待長者、學生對待老師的禮節去拜訪他,讓善卷居主位,堯站在下邊,面向北施禮求教。

最讓大家樂道稱頌堯帝的就是他開始的禪讓制度,因為以前的帝位制度都是傳位給自己的子孫這是祖宗定的祖法。堯在位七十年,在他八十六歲那年,自覺年老力衰,想找個繼承人接他的班。可堯的兒子丹朱心既頑囂,又好爭訟,深知其子丹朱之不肖,所以不用他而想把帝位禪讓給賢明之人。人們就推薦了給堯賢能有德的舜。堯於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都嫁給了舜,以便對他進行了解和考驗。舜靠自己的美德,在歷山,使爭奪土地的農民懂得了謙讓;在雷澤,使爭奪房屋的漁民化仇為友,和睦得如同一家人;在河濱,他還使陶工制的陶器更精緻。這種種的政績,使他英名遠揚,每到一處,總有許多人緊隨其後,逐漸形成了村落、鄉鎮、城市。堯對舜的品行嚴加考驗後,就把治國大權交給了他,自己則帶一班人馬到各地巡視去了。舜就這樣幹了二十年,事事辦得井井有條,深得人心。這時,堯已經一百多歲了,視察天下歸來,就把全部權力都交給了舜,自己在家養老。又過了八年,堯去世了,舜把天下治理得更好,這就是堯舜禪讓的故事。

因為堯的賢明聖德大公無私,開創禪讓制,設立誹謗木,治理水患,頒授農耕時令,制定四時成歲。以為天下百姓為重的精神讓華夏民族都爭相傳頌他。之後的歷代傑出帝王都以與堯舜禹湯為榜樣造福天下人民。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路易十四一生竟只洗過7次澡 狂噴香水蓋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