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項羽看到秦始皇,說:“老子分分鐘取代他!”

劉邦看到秦始皇,說:“哇塞!這才像個男人嘛!”

後來,項羽把秦給滅了,再後來,劉邦把項羽給滅了。風水輪轉,彈指之間,好幾個牛人從最高處“啪”的摔在地上,所謂“五年之間,號令三嬗”。

項羽出身軍事世家,個人能力強,身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是個有野心有抱負的傑出青年。

劉邦泥腿子出身,終日遊手好閒,不事生產,好酒色喜歡捉弄人,是個胸無大志的街頭無賴。

陳勝造了秦二世的反之後,天下大亂。憑藉著優越的自身條件以及良好的人際資源,項羽在叔叔項梁的帶領下,有預謀有計劃地迅速建立起了一支屬於他們自己的上萬人的隊伍。

可以說,項羽的起點很高。

而當時的劉邦其實並沒有想好要幹大事,只是由於差事沒辦好,準備逃跑,陰差陽錯地身後跟了十幾個小弟,並以蝸牛的速度緩慢增加,當他帶領沛縣的百姓革了沛令的命時,他身邊也不過才百十號人。

所以,從這點上來說,劉邦輸在了起跑線上,可是很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贏在起跑線上的項羽一路廝殺並憑著鉅鹿之戰一戰定乾坤,迅速到達人生巔峰,可是從此以後,就好像是為了印證”盛極必衰“這條自然鐵律,他的人生就好比遭遇了滑鐵盧,一路急轉直下,跌入人生谷底。

而劉邦雖說屢戰屢敗,步履維艱,但在鉅鹿之戰後,他的人生慢慢出現了轉機,一步一步將項羽逼至窮途末路,最終奪取天下,建立大漢王朝。這中間,項羽幾乎一直在幫劉邦的忙。

項羽為什麼會輸給劉邦?

漢高祖劉邦曾經做過覆盤:

“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你們都跟我說實話,我為什麼會得天下,項羽又為什麼會失天下?

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不能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意思是,陛下看起來傲慢無禮,喜歡捉弄人;項羽看起來仁厚而且愛護別人。

但其實人們並不在乎這個,人們在乎的是利益。

所以,陛下會把攻下的城池和土地分封給有功之人,與天下人共享利益;項羽則嫉賢妒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懷疑人家,打了勝仗還不給人家記功,奪得土地不給人家好處,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這其實是從兩人對待人才待遇方面方面進行分析。

漢高祖聽了,補充道:“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說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子房;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保證運糧道路不被阻斷,我比不上蕭何;統率百萬大軍,戰則必勝,攻則必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俊傑,而我能夠重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項羽有范增卻不能重用,這就是他被我打敗的原因。”

劉邦則站得更高,對自己經驗的深刻總結,這段總結對後來的身居高位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為如何駕馭人才向來是個困難問題。

政治政治,其實就是處理人與人的關係。

漢高祖從一個街頭小混混變成一代開國皇帝,從什麼都不懂到能夠慧眼識英賢,說明這一路走來,他並非一直原地踏步,而是在不斷地自我成長,這是一個人最終能夠成功的必備條件,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事在人為“吧!

但是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人“的因素外,還有”天“的成份在裡面。

可以說,劉邦一開始是比較被動的,他並不知道他要幹什麼,當了黑社會老大,又當了沛令,一切都不是他自己計劃好的,而是被別人硬是推上去的,可以說是”天“給他安排了這麼好的機會,而他真正想主動地去抓住這個機會,是在秦滅以後。

當時,原本劉邦是第一個帶兵攻入咸陽的,但項羽仗著自己比他厲害,奪了他的功勞,並背了與義帝立下的“先入關者王之”的約定,把他封為漢王,發配到荒無人煙、鳥不拉屎的巴、蜀、漢中地區。

當時,劉邦的軍隊裡可謂怨聲載道,很多士兵中途逃跑,留下的也都鬱鬱寡歡,強烈的思念故鄉,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劉邦的軍隊士氣會越來越弱,可能最終會被項羽給滅掉。

在那之前,劉邦原本也只是想安安心心當個王就滿足了,可是韓信提醒了他,讓他利用將士們歸心似箭這股勁,趁著天下大定,大家都不願意打仗這個機會,來個絕地反擊,然後與項羽爭奪天下。

這對劉邦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轉折,他整個人被激發起來,人生開始有了清晰的目標,而造成這一切變化的是他的對手項羽,從這點來說,項羽是他的神助攻。

這是項羽對劉邦的第一次助攻。

其實,項羽在分封諸侯的時候就已經為自己埋下了禍患,劉邦在後來數項羽的十宗罪時,第七項就說:“項羽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叛逆。”

都說攘外必先安內,而項羽自己就把內部的紛爭給挑起來了,自己削弱了自己的力量,這難道不是間接在幫助劉邦嗎?

不可否認,項羽的作戰能力確實很強,手段不可謂不雷厲風行,但是也非常的殘忍:

項羽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

後來攻咸陽:

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反正項羽的所作所為跟八國聯軍有得一拼,他好像也並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打天下,可能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很厲害,或者單純地是想報仇。

而後衣錦還鄉,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項羽是個了不起的大英雄,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但是這樣的項羽讓人們覺得可怕。

這樣的項羽反倒襯托出了劉邦的寬厚仁慈,所有人都將他視為反面教材,而視劉邦為楷模,稱他“大人長者”,劉邦見此乾脆順應民心,一直小心維護自己的這個人設,以至於後來他的成功便成為了眾望所歸,這裡面自然也有項羽的功勞。

項梁當初立楚懷王孫心為懷王時,是為了讓自己滅秦變得更加名正言順。

秦滅後,項羽覺得天下已定,楚懷王已經沒有了利用價值,便把他給殺了。劉邦聽說後,便借題發揮,自導自演了一出哭義帝的戲碼,又是為義帝發喪,又是嚴厲譴責項羽大逆無道,並以此為藉口號召天下共同討伐項羽。

從此項羽成了狼心狗肺的亂臣賊子,劉邦成了一心為義帝報仇的忠肝義膽之士。反正扣上了這頂帽子,項羽做什麼都是錯的;反正扣上了這頂帽子,劉邦做什麼都是對的。

同樣是利用義帝,劉邦的做法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你說項羽是不是又成了劉邦的墊腳石?

項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為自己辯解:“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他可能認為自己能力那麼強,怎麼可能失敗?一定是老天跟他作對!

項羽死得很不甘心,所以他應該是死不瞑目的,也有可能他化為了孤魂野鬼,一直在四方遊蕩,如果有一天他想明白了是自己一步一步把劉邦送上了帝位,他會不會氣得頂出棺材板?

《史記》記載:

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隱王陳涉、魏安釐王、齊緡王、趙悼襄王皆絕無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無忌五家。”

那些絕後的故王、公子,漢高祖並沒有忘記他們,還分別給他們安排了守陵人,其中秦始皇和魏無忌是他的偶像。這其實是周人的做法,武王伐紂,完事兒之後,就是給包括仇敵在內的人安排歸宿。

讓我們大膽想象一下,漢高祖來到秦始皇陵前,他會說什麼?

大概會激動萬分,用迷弟一般的眼神注視著墓碑深情表白:“哎呀,始皇帝啊,你肯定不知道我是誰,但是我見過你啊,你知道嗎?當年見到你第一眼的時候,我就被深深迷住了,簡直太man了,所以我的人生目標就是成為你,我成功了!”

此時正在陵前飄蕩的兩縷魂魄中的一個,得意洋洋地說:“喂,某人,瞧見沒?以後別在寡人跟前嘚瑟了,別以為你滅了我大秦,就沒人收拾你!那句話叫什麼來著?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哈哈哈,我邦邦太給力啦!”

被打擊到的某縷孤魂,落寞地轉過身,飄然離去,心裡暗道:

“下輩子說話還是留點餘地吧,要不然啪啪打臉真疼!”

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宮廷畫家郎世寧,曾給乾隆的妃子們畫像,他認為哪一個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