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龍門客棧》等經典影視作品當中,時常看到西廠、東廠、錦衣衛等機構。在我們的印象當中,這些機構往往都是充當皇帝監聽百官及老百姓的爪牙。作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西廠、東廠、錦衣衛權力不受約束,以致於後面廠衛肆無忌憚地對百官進行威脅跟踐踏,甚至於最後都是東西廠的宦官給李自成開的宮門,所以便有了“明不亡於流寇,而亡於廠衛”的說法。
廠衛制度,最先出現的是錦衣衛。“衛”是明代軍隊的編制名,一個“衛”有五千六百人,按照其駐紮的位置來對其命名,通常駐在某地就稱某衛,比如說天津衛、金山衛等等。錦衣衛指的是皇帝的禁衛軍和儀仗隊,自然也是歸屬軍隊的範疇。
錦衣衛最早成立於朱元璋的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建立錦衣衛的原因,主要是他對於百官的不信任。作為一個放牛娃出身的皇帝,朱元璋經歷了太多爾虞我詐,才如願地登上皇帝的寶位。為了鞏固他來之不易的皇位,朱元璋設法派密探四處巡視,以此探聽百官的想法。但是這種被監聽的情況引發了百官的不滿,到了洪武二十年,朱元璋迫於壓力才下令廢除錦衣衛制度。
朱棣透過靖難之役篡奪皇位之後,單身下面官員同情建文帝、反對自己,便恢復了錦衣衛制度。在錦衣衛的內部組織裡面,最高的領導為指揮使,是一個三品的官階,佐官有同知、僉事、鎮撫以及千戶等,部屬有將軍、力士與校尉,並設經歷司和鎮撫司,朱棣恢復錦衣衛後又新設了北鎮撫司。自朱元璋建立錦衣衛後,除了中間廢除的那段時間之外,錦衣衛便一直都存在,直到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錦衣衛才退出歷史的舞臺。
廠衛制度,出現的第二個機構是東廠。永樂十八年,朱棣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勢力(主要是建文餘黨),便建立了一個新的官署,稱之為東廠。東廠的主要成員都是宦官,一開始它的最高首領是提督往往由皇帝最信任的那個宦官來擔任。後來通常以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東廠的屬官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千戶、百戶來擔任,稱貼刑官。隸役、緝事等官校會從錦衣衛當中選拔除了。相當於東廠是錦衣衛晉升的下一個機構。從地位上來講,東廠的地位略高於錦衣衛。
廠衛制度,出現的第三個機構是西廠。西廠的成立其實是很偶然的一個事件。成化十二年,有一個叫做李子龍的奸臣,意圖謀反,想要殺害皇帝。好在他的計劃被錦衣衛的校尉所發現,於是李子龍被抓並斬首示眾。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明憲宗朱見深便開始關注宮外的官員、百姓的動向。於是便下令太監汪直從錦衣衛當中選出一批精英喬裝成老百姓,出宮監察。到了成化十三年(也就是李子龍意圖謀反的第二年),明憲宗朱見深正式建立了西廠,太監汪直成為了西廠的主要負責人。但是五年之後,因為汪直的胡作非為,明憲宗朱見深下令廢除西廠。
明武宗時期,宦官劉瑾專權,蠱惑皇帝恢復西廠,直到劉瑾倒臺被凌遲處死後,西廠再次被撤銷。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西廠的兩任廠督都依靠著西廠四處殘害忠良,所以西廠的名聲也是廠衛制度裡面最差的,存在的時間也僅僅只有十年。
其實除了東廠、西廠、錦衣衛之外,明朝的廠衛制度裡面,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機構,那就是內行廠。內行廠也被稱之為大內行廠、內廠。它源自於明武宗正德初年設定在榮府舊倉地。當時的太監劉瑾深得明武宗的器重,手中權勢熏天,劉瑾為了制約監督東廠和西廠,設立大內辦事廠,也就是大內行廠,簡稱內廠。內廠的最高負責人便是劉瑾本人,因此當時的內廠比起東廠、西廠的權力更大。到了正德五年,劉瑾被凌遲處死後,內廠隨著西廠一同被撤銷。因為存在的時間最短,僅僅五年,所以內廠才不為世人所熟知。
廠衛制度的存在,是明朝皇權集中的一種體現。它的初衷是為了讓皇帝能夠監察百官,避免大臣相互勾結推翻皇帝的統治,但是也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形成了宦官與文官集團的黨爭的局面,最終大明王朝在著黨爭當中,錯過了多次自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