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一把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古劍,出土時為何依然寒氣逼人,毫無鏽蝕,鋒利無比?

在不為人知的地底深處,有無數的名器被遺忘,它們漸漸被潮溼沾染,被泥土同化成腐朽的一堆廢物。

可是有一物,時隔千年依舊光亮鋒利,它就是有著“天下第一劍”之稱的越王勾踐劍。

那麼,為何越王勾踐劍可存千年而不鏽呢?

一個又一個謎團,我們試圖揭開蘊藏在千年古劍身上的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

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顧名思義就是越國大王勾踐曾經使用的佩劍。劍有著55.7釐米的高度,大概就是一個成年人手臂那麼長,劍身上佈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柄上還有同心圓裝飾,在當時那個年代,這把劍不知耗費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

一般情況下,很多出土的古劍都選擇了在劍格也就是劍身和劍柄之間的橢圓部分鐫刻劍主人的名字,越王勾踐劍當然也是遵循這個傳統,在靠近劍格的地方,有著“鉞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個字。

鳩淺就是越王勾踐的名字,這八個字就表示越王勾踐自己製作劍並且自己使用。

兩千多年前,這柄劍還不是在博物館中休息的觀賞工具,它正跟隨著威武的越王勾踐一起征戰沙場,作為一把鋒利的劍,它吸飽了鮮血,嚐盡了勝利的滋味,作為劍的一生太過光彩。

可是,越王勾踐劍為何埋了數千年還不生鏽呢?

對於這個現象,許多研究院紛紛研究,不同的說法也紛至沓來。

有觀點認為關鍵在於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 表層金屬輕度氧化形成保護膜,阻止了金屬進一步氧化。也有觀點認為是表面的硫化物保護劍不會生鏽。

綜合越王劍的出土環境,我認為原因是長期經水浸泡,環境缺氧導致越王劍無法鏽蝕。

至於越王劍表面上的硫化物,應該是墓室中屍體、絲綢衣物、食物等腐爛後產生的。

越王勾踐劍深埋地下2500年,毫無鏽跡,科學解釋清楚了嗎?

我們先來看一下越王勾踐劍的成分,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其餘的鉛啊,鐵啊什麼的,應該都是原料中的雜質,畢竟古代的技術做不到完全提純。

我們都知道,作為主要成分的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一般情況下,不容易發生化學反應變成銅鏽,這算是越王劍不生鏽的原因之一。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如果銅想要生鏽,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在潮溼的條件下,有空氣或氧氣存在時,銅被氧化成銅鹽。在潮溼的條件下與金,銀等金屬接觸,產生電化學腐蝕。與硫或含有硫的物質接觸,生成銅的硫化物。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越王劍處於什麼樣的環境待了數千年。

越王劍所在墓室使用的是緻密性極好的白膏泥填塞,加上墓坑上部夯實的填土,墓室幾乎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密封層更是隔絕了墓室與外界之間的空氣交換。所以,即使潮溼的環境,沒有氧氣,金屬依然不會生鏽,這也就是越王劍不鏽的原因之二。

其實,越王勾踐劍出土時並不是沒有生鏽,只是生鏽程度特別輕微,難以看出,即使出土後妥善保管,鏽蝕的程序也是難以阻止的。這個現象說明環境對越王劍生鏽的影響是極大的。

在排除了鉻和硫的可能性後,從各個方面來看還是特殊的環境導致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

正是在這一系列的陰差陽錯下,越王劍仍舊以當年的光彩面見世人,更是讓我們有機會目睹到這柄“天下第一劍”。

1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鄭武公為何謀殺大臣?不擇手段的時代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