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西周後期,周王室的統治每況愈下。

一直到了周幽王這裡,鬧出了一出“烽火戲諸侯”的戲,徹底葬送了周王室的命脈。

和之前兩代一樣,夏朝是妺喜,商朝是蘇妲己,這次則是美女褒姒。

周幽王竟為了博美人一笑,大張旗鼓地騙來了各地諸侯三軍將士。

這真是荒唐,最後也騙了自己,命喪犬戎之手。

這次,沒人願意來救了。

西周徹底“名存實亡”。

而後東周開啟,實際上卻是諸侯們“爭地盤”的時代。

周朝初期完備的禮樂制度,開始徹底崩壞。

禮、樂崩壞,也就沒了規矩;而少了規矩,人們也就能徹底“甩開膀子加油幹”。

再也不必顧及那些虛暱的禮法。

不擇手段的時代,要來了。

當然了,誰也不敢做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畢竟人言可畏,輿論殺人,被唾沫淹死,比被別人滅了,更憋屈。

然而還是有人,率先打破了這個“僵局”。

而令人意外的是,此事一出,竟無人指責、無人聲討,無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表達憤懣不平。

反而,人們卻紛紛“依樣畫葫蘆”。彷彿這件事,早就該做了一樣。

看來,人心,早已不那麼淳樸。

哪件事兒呢?

這就要從鄭國開始說起。

鄭國的第一位王——鄭桓公,就讓人眼前一亮。

周幽王時,鄭桓公被任命為司徒一職。

然而鄭桓公卻很有先見之明,他似乎看出了周王室氣數已盡,於是決定“搬家”。——

鄭桓公找準地點,把鄭國的財產、宗族、商人和百姓,一起搬到了東虢和鄶這兩地之間,建立了一個“新的鄭國”,也就是“新鄭”。

然而後來鄭桓公還是沒能逃脫厄運,犬戎殺入周都城的時候,鄭桓公正陪在周幽王身邊。

於是,鄭桓公與周幽王一起遇害。

這樣,鄭國的國君就落到了兒子鄭武公手裡。

自然,有其父必有其子,鄭武公也不是等閒之輩。

而那第一個吃螃蟹的這個人,就要追溯到鄭武公這裡

鄭國開疆擴土,逐漸崛起。

咱們要爭地盤,先打誰啊?

這時,鄭武公的寵臣,忠誠老實的關其思站了出來,深思熟慮後說道,“先打胡國!胡國離咱們最近,是絕佳的目標。”

武公聽罷,勃然大怒:

鄭、胡兩國常年交好,胡國國君還是我的女婿,你竟然有這種不仁不義的想法,拖出去,給我砍了。

於是,“寵臣”關其思就這樣,不明不白地,人頭就落了地。而且人頭還被送到了胡國,身首異處。

誒?這鄭武公很講武德嘛!

非也。

因為在幾天之後,鄭國的鐵蹄便踏破胡國。

胡國猝不及防,被滅。

這真的是出乎意料。

鄭武公以“殺忠臣獻頭”為計,奇襲胡國,雖然大獲全勝,但也為後人所詬病。

以這樣的計謀得來的江山,會穩固嗎?

結論是:不得而知。

因為,自此之後,無所不用其極的計謀,在各個諸侯國層出不窮。

不擇手段的兵法手段,開始興起。

在此期間,有人作繭自縛,有人馬到成功。

華夏大地上,響起了爭雄的序曲。

也許,人心,也正是從此時開始,由淳樸變得詭譎起來。

鄭武公為何謀殺寵臣?

不清楚。

關其思知不知道自己會死?

也不清楚。

此話怎講?

因為,兵者,詭道也

越不可思議的事情,越可能是一目瞭然的事情。

據稱,關其思此時,已是一個老頭子,犧牲一個老頭子,而取得一座城池,值不值得?

鄭武公自然認為值得,關其思,也未必就舍不下自己的命。

看似君臣背叛,卻可能是君臣一心。

你倒是告訴我,這被後人所詬病的、看似殘忍的事情,到底是國君狼心狗肺,還是士為知己者死?

分不清楚。

分不清楚,就不要分。

戰時,不擇手段,未必就是不擇手段;和時,一團和氣,也未必就是一團和氣。

唯一重要的是,在孤膽英雄與陰險小人的前赴後繼中,歷史發展了、文明進步了。

這,就是無數死有餘辜、或死得其所的屍體們,帶給我們這個民族的果實。

我們,應該感謝他們。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舊時民國千金生活奢華,晚年卻肯放下身段街邊炸油條,皆因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