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發明出世界上第一臺發電機,後來隨著愛迪生改良電燈泡,人們就可以利用發電機和電燈泡照明。用頂燈泡照明現代人早已習慣了,但你有沒有想過幾千年前的古人是怎麼照明的?
有的人可能會說古人用煤油燈照明,實際上煤油燈是近代產物,工業化先進的歐洲也是在18世紀末煤化工產業出現的時候才用得起煤油燈,而煤油燈清末才進入中國,更久遠的古代人是用不到煤油燈。
《楚辭》裡有一句話:“蘭膏明燭,華容備些”,這句話體現戰國時期的古人使用油燈照明,但他們的油燈不是煤油燈,而是“膏”——動物油。
動物油脂凝固點低,有錢人就會把雞鴨鵝的油脂用來點燈,《史記》裡也說了一種動物油:“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說是秦始皇希望自己死後地宮還能燈火通明,修陵墓的人就用“人魚膏”點燈,點過的燈可以千年不滅。
說到“人魚”,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美人魚,可美人魚是西方文化,秦朝人不可能知道美人魚,那麼“人魚”不是美人魚,“人魚膏”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古人也想知道“人魚膏”是什麼東西,於是做出兩種假設,一種是娃娃魚,《史記集解》記載:“人魚似站,四腳”,魚是不長腳的。
《史記集解》裡提到人魚有四種腳,可以淘汰掉自然界一大批沒有腳的魚,而娃娃魚就有腳,而且正好是四隻腳,那麼“人魚膏”很可能是娃娃魚的油脂。
除了娃娃魚外,還有人認為“人魚膏”是鯨魚油脂,《三秦記》直接稱:“始皇冢……燃鯨魚膏為燈”。鯨魚體積巨大,身體可長20米以上,在海里幾乎沒有對手,除了人類。鯨魚在先秦被稱為“大魚”、“鯨鯢”,從東漢班固所寫的“於是發鯨魚,鏗華鍾”開始鯨魚才叫現在的名字。
中國從很早以前就有捕鯨的做法,浙江蕭山就在8000年前的獨木舟上發現了鯨骨,鯨魚的肉又老又腥,中國人不喜歡這種味道,應該不會把鯨魚捕來吃,說不定他們捕鯨是為了拿鯨油照明。
最好的鯨油是抹香鯨的鯨油,燃燒起來明亮又穩定,還沒有黑色的油煙,在沒有電燈泡和煤油燈之前是上等的照明用具。
一頭鯨魚可以煉出好幾噸油,雖然不像《史記》裡說的千年不滅那麼誇張,但也足夠燒上幾百年了,作為一個照明工具足夠長遠了,秦始皇陵的“人魚膏”或許就是鯨油。
西方國家也有用鯨油照明的例子,19-20世紀,西方興起工業革命,室內照明大大增強,有400多萬頭鯨魚因為人類照明和工業發展被捕殺掉,它們的皮下組織、內臟熬製出油脂,人們就能用鯨油照明。
現在之所以不用鯨油照明那是因為石油被發現,人們沒必要再用鯨油,再加上要保護鯨魚,鯨魚才逃過一劫。
除了“人魚膏”秦始皇陵還存在很多秘密,人們還不知道里面是否有史書記載的機關暗弩,大量水銀,如果有一天這些秘密都能揭開,那一定能震撼到全世界,希望這一天早點來,讓我們都見證到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