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初期德國因為戰爭準備充分,以大量沒有絕對技術優勢的武器橫掃歐洲,在這種形勢之下連英國都一度處在危機之中,大有被德國渡海登陸入侵的可能。好在戰爭形勢逼迫德國把注意力都轉移到了東部的蘇聯身上,英國這才喘一口氣;但此時的蘇、德兩國旋即陷入了一個巨大的戰爭漩渦,雙方都不斷的投入兵力和裝備,原本德國實施的閃擊戰最後變成了徹底的消耗戰,那麼這片在一百多年前困住拿破崙的土地,又是如何把德國給困住的呢?
進攻的德軍裝甲部隊
蘇聯特殊的國家情況
與德國周邊如波蘭、法國等不同的是,蘇聯在國土面積,戰爭資源等方面和它們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戰爭潛力要大得多。
蘇聯的國土面積達2200萬平方千米,同時期的德國在收復萊茵等地以及吞併捷克等地之後也不過35.7萬平方公里,就算加上佔領的波蘭、法國等國土也不過大約500萬平方千米。廣闊的國土上人口也更多,蘇聯有大約1.6億人,戰爭潛力上可以組建大約2~3千萬的軍隊。
正在作戰的蘇軍士兵
1.6億人雖然不少,但是相比於如此廣闊的地域來說就顯得很少了。因此蘇聯的城市分佈就不同於西歐各國,城市之間不僅分佈距離遠,而且道路交通嚴重依賴鐵路,公路建設比較落後,這就是為什麼二戰中蘇、德兩國的裝甲部隊都在泥濘中掙扎,而不像西歐戰場上在公路上機動。
因為城市的分散,蘇聯的工業體系也比較分散,戰爭來臨時大部分能夠從容的撤退到後方堅持生產。二戰前的幾個五年計劃為蘇聯的工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管是鋼鐵產能還是糧食生產都已經排名世界前列,能夠為部隊源源不斷地提供裝備和物資。
蘇聯自行火炮生產車間
而且蘇聯雖然是一個組合國家,但是全體國民的凝聚力還是比較高的,大部分的士兵在戰場上能夠前赴後繼的犧牲自我,以數量優勢抵擋德軍的品質優勢。
德國的國家情況
德國雖然戰爭準備充足,“巴巴羅薩”計劃剛開始就以300萬優質軍隊對陣蘇軍邊境大約300萬軍隊(半年內又向戰場增援了大約一百餘萬人),如果僅以這樣的資料來看,德軍是具有很大優勢的。
但是戰場並不會按照德國的劇本來進行,德軍一路前進,沿途攻克的城鎮駐紮部隊多少分散了德軍的兵力,而全軍進入蘇聯腹地之後也被迫分散在許多方向上,同時需要更多的部隊在後方護送物資補給。在二戰後期,因為德軍沒有足夠的兵員補充,以至於庫爾斯克會戰之後,德軍面對數百萬蘇軍已經無力組織起幾十萬規模的大軍發起戰役級別的反擊,只能處處採取守勢。
以德國的動員能力和武器裝備生產能力,補充的新兵並不能滿足前線的需求,更何況德軍還需要大量的部隊駐紮法國、波蘭等佔領國,以及支援北非戰場,兵力就更加捉襟見肘了。例如在莫斯科戰役時,最靠近莫斯科的步兵團已經可以看見克里姆林宮的塔尖了,但是集團軍指揮官只增派了一個營的士兵前去支援這支作戰隊伍,最終被蘇軍抵擋住,可見德軍兵力嚴重匱乏。
前進中的德軍四號坦克
在國內工業產能上,單論科技德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許多劃時代的武器裝備都走在世界前沿,甚至連原子彈這樣的高科技都走在前面,如果不是因為地下破壞工作以及一些科學家暗地裡搞破壞,德國很可能是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
有技術不代表有產能,德國不缺乏煤炭,缺的是鐵礦、石油、橡膠和稀有金屬等資源,這些資源嚴重的制約了德國的工業產能和作戰能力,與盟軍坦克動不動上萬輛的生產數量相比,德國的高精尖坦克生產數量一般就幾千,被譽為“軍馬”的四號坦克產量也不過八千多輛。過低的武器裝備數量在面對蘇聯如潮水般湧來的大軍也難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德國的戰略任務搖擺不定
“巴巴羅薩”計劃之初就確定了北、中、南三路大軍,其中最具爭議的是中路和南路大軍。德國因為缺乏資源,要應對蘇聯這樣的龐大的對手就不得不考慮以戰養戰,希特勒一開始認為應該把重點放在南路大軍上,因為這路大軍可以奪取蘇聯的油田和糧食產區,保證德國的物資供給;將軍們則認為應該把重點放在中路軍直接攻佔蘇聯首府莫斯科。
一開始德軍的重點放在南路軍上,當發現蘇軍並不向其他國家那樣一觸即潰之後,又把作戰重心改為進攻莫斯科,以至於在南路也沒有取得絕對的優勢,中路攻擊又白白浪費了時間,等到大軍圍困莫斯科時,蘇軍已經構築了一支龐大的防守陣線,而且各地援兵還在源源不斷地趕來;更要命的是冬天來了,德軍根本沒有做好冬季作戰的準備。
盟軍在諾曼底登陸
蘇德戰爭評價
以當時蘇、德兩國的情況而言,爆發戰爭只是遲早的事情,德國只不過做了先下手的那一個。可以說蘇德戰爭是德國打不起又不得不打的一場戰鬥,德國唯一的希望就是速戰速決,這一招在面對歐洲那些戰略縱深小的國家而言十分有效,但是在廣袤的蘇聯,蘇軍往往能在前線崩潰之際組建第二道防線。
德軍
雖然面對高素質的德軍勝算很小,但能為後方的軍事部署緩上一口氣,這種以空間換勝利的做法是小國土國家所不具備的。蘇聯在德國最初的攻勢面前緩過來之後,整體實力很快得到恢復,軍隊素質不斷提高,而且武器裝備水平也提高不少。
德國在二戰中後期承受東西兩線的壓力,特別是東部的蘇軍數百萬大軍,德軍既不敢輕易撤退,又無法發動進攻,面對蘇軍的進攻又不得不犧牲人員裝備,已經陷入一種為了續命而放血的死迴圈。
柏林戰役
即便是德軍一開始攻佔了莫斯科或者佔領並鞏固了蘇聯南部的烏克蘭等地,蘇軍依然能夠撤退至西伯利亞地區堅持最後的抵抗,德國仍然無法在短時間內迫使蘇聯投降。而德國如果不發動“巴巴羅薩”行動,要是蘇聯先動手的話,戰火直接蔓延至德國境內,二戰可能更快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