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籍三國名人在諸多省份之中可謂是名列前茅,共有一百八十二人。其中,曹魏集團有一百四十五人,東吳集團有三十六人,還有一人先後效力於曹魏與蜀漢。詳細地域依次為亳州市一百二十七人,淮南市十人,阜陽市八人,淮北市七人,滁州市七人,安慶市七人,六安市六人,宿州市四人,蚌埠市三人,宣城市三人。
第一位:曹操。曹操,字孟德,漢末梟雄,曹魏集團的創始人,亳州市人。曹操自董卓擅權時舉兵創業,後以東漢朝廷重臣的身份,借天子之名四處平叛,統一疆土,最終於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建立魏國,開創了曹魏的基業,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病逝。
第二位:曹丕。曹丕,字子桓,曹操之子,曹魏集團中的第一任皇帝,亳州市人。曹操病逝第二年,曹丕篡漢登基,成了曹魏集團的開國皇帝。曹丕在位期間,整肅風紀、革新吏治,強兵演武、征戰八方,使曹魏轄境在政治、經濟、文化、農業等多方面都有較大的發展,黃初七年(公元226年)病逝於洛陽。
第三位:曹睿。曹睿,字元仲,曹丕之子,曹魏集團中的第二任皇帝,亳州市人。曹睿在位期間,督命曹真、司馬懿等人多次成功抵禦了蜀漢與東吳的進攻,確保了曹魏集團轄境的完整,於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三十六歲時病逝。
第四位:曹仁。曹仁,字子孝,隸屬於曹魏,亳州市人。曹仁是曹氏的宗室成員,曹魏集團中的早期名將,早期跟隨曹操征戰多地,後期駐守荊州地區。曹仁在職期間,曾與東吳主帥周瑜、蜀漢名將關羽等人有過數次交鋒,官至大司馬。黃初四年(公元223年),曹仁在濡須之戰中敗給了東吳新生代將領朱桓,於次年鬱鬱而終。
第五位:曹真。曹真,字子丹,隸屬於曹魏,亳州市人。曹真是曹操的養子,早年是曹魏精銳部隊,虎豹騎的最高指揮官,後期官至大將軍,數次在關隴戰場上挫敗蜀軍的北伐,並以此功累遷至大司馬,太和五年(公元231年)病逝。
第六位:曹爽。曹爽,字昭伯,曹真之子,隸屬於曹魏,亳州市人。曹爽早期以宗室身份入仕,曹真病逝之後開始在朝廷中被重用,魏明帝曹睿病逝前任命其與司馬懿共為託孤大臣。曹爽後期官至大將軍,正始十年(公元249年)被司馬懿誅殺並滅族。
第七位:夏侯惇。夏侯惇,字元讓,隸屬於曹魏,亳州市人。夏侯惇是曹操創業之初跟隨起兵的主要將領,曹魏集團的開國功臣之一,四處征戰的過程中屢建戰功,官至大將軍,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病逝。
第八位:夏侯淵。夏侯淵,字妙才,隸屬於曹魏,亳州市人。夏侯淵少年時與曹操的關係非常好,曹操創業之初開始跟隨四處征戰,是曹魏集團早期的著名將領,後期負責鎮戍漢中,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被蜀漢名將黃忠斬殺於定軍山,逝前官至徵西將軍。
第九位:夏侯霸。夏侯霸,字仲權,夏侯淵之子,先後隸屬於曹魏與蜀漢,亳州市人。夏侯淵陣亡後,夏侯霸代父統兵,效力曹魏期間在西線與蜀軍作戰,大將軍曹爽被司馬懿誅殺後投靠了蜀漢。夏侯霸在曹魏官至右將軍,在蜀漢官至車騎將軍。
第十位:許褚。許褚,字仲康,隸屬於曹魏,亳州市人。許褚是曹魏集團中的早期名將,官至武衛將軍,魏明帝曹睿繼位後病逝。
第十一位:華佗。華佗,字元化,隸屬於曹魏,亳州市人。華佗是漢末三國時期享譽後世的醫學家,曹操的私人醫生,外科醫學的創始人與推廣者,晚年被曹操治罪,並最終死於獄中。
第十二位:周瑜。周瑜,字公瑾,隸屬於東吳,六安市舒城縣人。周瑜是東吳集團的第一任主帥,輔佐孫權上位的首要功臣,東吳集團的開國功臣之一,赤壁之戰的發起人與組織者,官至中護軍兼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英年早逝。
第十三位:魯肅。魯肅,字子敬,隸屬於東吳,滁州市定遠縣人。魯肅是東吳集團中的第二任主帥,東吳集團發展戰略的設計師,赤壁之戰的主要功臣之一,孫劉聯盟的倡導者,官至橫江將軍,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病逝。
第十四位:呂蒙。呂蒙,字子明,隸屬於東吳,阜陽市阜南縣人。呂蒙是東吳集團中的第三任主帥,荊州之戰的發起人與執行者,誅殺蜀漢名將關羽的策劃人,官至虎威將軍兼南郡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病逝。
第十五位:丁奉。丁奉,字承淵,隸屬於東吳,六安市霍邱縣人。丁奉是東吳集團的中後期名將,東吳十二虎臣之一。諸葛恪輔政期間,丁奉是東興之戰的首功之臣,官至右大司馬、左軍師,建衡三年(公元271年)病逝。
第十六位:丁封。丁封是丁奉之弟,隸屬於東吳,六安市霍邱縣人。丁封早年受東吳朝廷徵召加入了東吳集團,官至後將軍,病逝於任上。
安徽籍三國名人除了上述十六位之外,還有曹魏集團中的亳州市籍曹嵩、曹騰、曹德、曹昂、曹琬、曹廉、曹安民、曹鑠、曹潛、曹偃、曹竦、曹衝、曹琮、曹據、曹宇、曹奐、曹林、曹緯、曹袞、曹孚、曹玹、曹贊、曹壹、曹恆、曹峻、曹澳、曹矩、曹敏、曹焜、曹幹、曹上、 曹彪、曹嘉、曹勤、曹乘、曹紹、曹整、曹範、曹闡、曹京、曹彬、曹均、曹抗、曹諶、曹棘、曹玉、曹徽、曹翕、曹茂、曹彰、曹楷、曹芳、曹植、曹志、曹熊。
曹炳、曹協、曹尋、曹蕤、曹贊、曹鑑、曹霖、曹髦、曹啟、曹禮、曹悌、曹邕、曹溫、曹貢、 曹儼、 曹泰、曹初、曹楷、曹範、曹純、曹洪、曹馥、曹震、曹瑜、曹休、曹肇、曹興、曹纂、曹彬、曹羲、曹訓、曹則、曹彥、 曹皚、曹熙、曹遵、 曹肇、 曹璠、夏侯充、夏侯楙、夏侯子臧、夏侯子江、夏侯廙、夏侯劭、夏侯廉、夏侯稱、夏侯威、夏侯榮、夏侯惠、夏侯和、夏侯績、夏侯駿、夏侯莊、夏侯褒、夏侯湛、夏侯尚、夏侯奉、夏侯玄、夏侯本、夏侯獻、夏侯儒。
蚌埠市懷遠縣籍蔣濟、蔣秀、蔣凱等三人;淮南市壽縣籍劉曄、劉陶、倉慈、胡質、胡威等五人;淮北市籍史渙、朱建平等二人;淮北市濉溪縣籍劉馥、劉靖、劉熙、嵇康、嵇喜等五人;滁州市天長市籍陳矯、陳本、陳騫、陳粲等四人。
除了以上介紹的安徽籍曹魏集團的名人之外,還有東吳集團中的宿州市籍樓玄、薛綜、薛珝、薛瑩等四人;阜陽市臨泉縣籍胡綜、胡衝等二人;阜陽市太和縣籍呂範、呂據等二人;阜陽市阜南縣籍呂霸、呂琮、呂睦等三人;滁州市定遠縣籍魯淑、魯睦等二人;淮南市壽縣籍蔣欽、蔣壹等二人;淮南市鳳臺縣籍周泰、周邵、周承等三人;宣城市宣州區籍唐固、習玄、羊道等三人;安慶市宿松縣籍王蕃、陳武、陳修、陳表、陳敖、陳延、陳永等七人;六安市舒城縣籍周循、周胤、周峻等三人。
參考書籍:《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