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生活裡,馬桶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衛生設施了,舒服又方便,而且還有可以電動沖洗烘乾的智慧馬桶。那麼古人是怎麼上廁所的呢?
如果你有農村生活的經驗,那這個問題就很簡單了,旱廁嘛。遠古時期的廁所形制,已經很難考察,如果根據現有文獻進行推測的話,他們的生活區域很可能並沒有單獨的廁所。需要方便的時候,找一片空地,或者挖個坑就行。所以,最傳統最普遍的廁所,就是一個坑,上面是帶著長方形洞口的蓋板,人蹲在上面方便。這種形式,從古至今,一直保留了下來。
到了戰國末期,老百姓發現豬糞便和人糞便等在豬圈中混合發酵後,能形成效果很不錯的農家肥,所以,人們為了方便清理和施肥,就會把廁所和豬圈放在一起,叫做“溷”。溷這個字在先秦時代一般專指豬圈,後來就開始指豬圈與廁所兩重含義了。漢代時講究事死如事生,事是對待的意思,也就是對待去世的人,要像對待活著的人一樣,所以,他們的墓葬中會陪葬很多與生活相關的東西。這其中,就有廁所的模型。
這種廁所就是建在豬圈旁邊的,建造時把廁所架高,有梯子坡道供人上下,讓糞便由此落入其下的豬圈,供豬食用。這樣的話,可以減少汙染源,清理也比較方便,有助於資源的再利用。除此之外,當時還出現了男女分廁的情況。
不過,當時的人們“蹲坑”,這個蹲法跟現在還不太一樣。西安博物院有一件“綠釉陶豬圈”,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窗戶下面有兩個細槽,這槽是跟窗戶平行的。也就是說,現在的人蹲坑是跨在坑兩側;而當時人蹲坑則是蹲在槽的前面一側,還可以扒著窗戶來穩定重心和使勁兒呢。有人認為,這種習慣,也許和當時人的服飾有關,寬袍大袖可能不適合跨開來蹲?
對了,說起這種帶坑的廁所,就不能不提中國歷史上死得最沒有尊嚴的國君——晉景公。他是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六代國君,距離現在已經有兩千六百年了。晉景公晚年的時候生了重病老做噩夢,就找了個巫師來解夢,巫師特別實誠,說:“大王,新上市的麥子,您老人家是吃不到了。”
這話的意思,就是擺明了說晉景公活不到麥子收割的時候啊。轉眼間,到了收穫的時節,僕人們獻上了用新麥做的飯。晉景公就命人把那個巫師捉來,打算讓他親眼看著自己吃到新麥,再殺了他一解心中怨氣。
但是,就在晉景公正要吃飯的時候,他忽然覺得肚子有點漲,就決定先上個廁所。這一上可不得了,堂堂一國之君,竟然掉到糞坑裡淹死了,堪稱是中國乃至世界廁所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最終,晉景公還是沒能吃到新麥。他去的廁所,大概洞口大、坑也深,才會發生這種事情。
那在中國古代,舒服又方便的馬桶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實際上,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晚期,已經出現和現在形狀非常相似的坐便器了。
2006年,浙江安吉縣五福村的一座楚國墓葬中,出土了一個儲存非常完好的漆坐便架,由坐板、足和足座三部分構成,三部分之間用榫卯連線。所謂坐便架,就是可以放在便桶上面的架子,雖然沒有今天馬桶的那麼多功能,但可以讓人上廁所的時候更加舒服一點,不用蹲到腿麻了。這個坐便架的形狀前窄後寬,有點像馬蹄,坐板的內側還特意做出了向下的凹弧,舒適度應該是很不錯的。
而到了漢代的時候,貴族的生活中,更是出現了最早的水衝式坐便器。在河南省商丘市芒暘山,有一座迄今為止國內發現最大的石室陵墓,是樑孝王王后的墓葬。
樑孝王是誰呢?他的名字叫劉武,是漢文帝的嫡次子,漢景帝的同母弟弟。在他的妻子李氏的墓葬中,客廳、臥室、冰窖、馬廄、糧倉、廁所等一應俱全,其中最令人稱道的就是一套完整的石質坐便器。
樑孝王王后陵的廁所
這個石質坐便器的下面,鑿出了一個石坑作為糞坑,後方的牆上鑿出了沖水的管道。坐便器的坐墊是兩塊豎直放置的石板,石板頂上是弧形的,坐墊背後也有可以靠上去的石板,前面有前低後高的腳踏。人坐下的時候,可以靠在靠背上,腳自然垂落在腳踏上,腳尖低、腳跟高,非常人性化,而且上面還刻著精美的花紋,美觀又防滑。除此之外,坐便器的一側還有寬大的扶手,可以防止起身的時候摔倒,非常周到貼心。
樑孝王王后陵的廁所
所以,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人,已經開始使用更加舒適的坐便器了。當然,這都是貴族用的。欸,那古人上完廁所,用什麼擦呢?
今天,有廁紙和溼廁紙。西漢初期,中國也已經有紙出現了。但是,這時候的造紙方法效率很低,質地細膩的紙張數量稀少、造價昂貴,用來當廁紙很不值當,而那些便宜的紙張質地粗糙、結構鬆散,用起來體驗不好。那古人用什麼呢?我們推測啊,這種生活裡最基礎的方面,對於底層老百姓來說,可能歷代的變化不會太大。所以,窮苦福斯,很可能也會用樹葉、土疙瘩一類的東西。那條件稍微好一點的人,有沒有專門的廁紙?
1979年,在甘肅敦煌馬圈灣遺址出土了一些西漢時候的木簡,竟然是和糞便樣的東西共存的,看起來應該是把廢簡當做廁紙——也許叫廁簡更合適一些。這就是古人的廁紙。南唐後主李煜曾經為了表示虔誠,親手給僧人們削過廁籌,還用自己的臉測試光滑度,可以說是很拼了。敦煌馬圈灣、懸泉和漢居延甲渠侯官遺址出土的大量漢簡,上面寫了很多有價值的珍貴資訊,但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從茅坑裡掏出來的。想想這個味道……考古學家們真是太難了。或許,當時的人們也有廢物利用的想法吧?
那古人從啥時候開始用紙呢?目前來看,大概是在唐朝。阿拉伯人寫的《中國印度見聞錄》裡記載,“中國人(唐人)不講衛生,便後不用水洗,而是用中國造的紙擦。” 不過,雖然有了這種情況,但用紙在當時並不流行,紙張完全取代廁籌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大約要到元明以後。這可能和兩個原因有關,一來古人有“敬惜字紙”的習俗,二來當時的紙張價格還是比較昂貴的。
當然,以上的所有情況,對於皇家來說都是例外的,他們的一切都是非常講究的,廁紙也還可以用絲織品。有文獻記載,明孝宗時,皇帝用絲綢,用完就丟掉了。有位宮監把它們收集起來浣洗乾淨,累積起來竟然縫成了一塊類似簾帷的東西。明孝宗看見之後不知道這是什麼,被告知是用完的絲帛後覺得太浪費了,就下令以後禁止用絲綢代替草紙。
清宮便凳和錫便盆(出自毛憲民《明清皇宮的如廁問題》)
《宮女談往錄》裡還提到過慈禧太后用的草紙,要經過各種加工。首先,宮女要裁好一大張白棉紙,考慮到不帶毛的紙太滑,帶毛的紙又太澀,所以要給紙噴水,噴到發潮發蔫,再墊上溼布,用熱熨斗熨兩遍,才算完成,疊好備用。
解決了上述種種問題,上廁所難免還有一個麻煩,就是味道不好聞。古人會怎麼除味兒呢?
第一種方法,從自己下手,用幹棗之類的東西堵住鼻子,聞不到就行。關於這個,歷史上還有個著名的典故。西晉時期,琅琊王氏有一位重要人物叫王敦,娶了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兒。《世說新語》記載,王敦剛娶公主的時候,有一次上廁所,看見廁所的漆箱中有一些幹棗,是用來塞鼻孔的。但王敦是個粗人,他以為廁所裡還能吃果子,一下子就把這些幹棗都吃掉了,鬧了場不小的笑話。
第二種方法,從外在下手,想辦法消滅臭味。最簡單的就是通風和點上香料。除此之外,還有一類方法,就是在便桶裡放些東西,比如說香灰。這個辦法養貓的朋友應該很有共鳴,因為跟貓砂盆裡的貓砂作用差不多。而對於潔癖來說,可能還要更講究一些,比如說“元四家”之一的畫家倪瓚。在他的廁所裡,鋪的不是香灰,而是潔白的鵝毛,“凡便下,則鵝毛起覆之,不聞有穢氣也。”
元·倪瓚(1301~1374)
了解完這些有關古人上廁所的方方面面,不禁還是想感嘆一句,現代生活真是太方便了。假設有一天“穿越”可以成真,上廁所大概也會是令人頭禿的一件事吧。
參考&推薦閱讀:
《明清皇宮的如廁問題》,毛憲民,《紫禁城》
《漢代的褻器》,黃展嶽,《文物天地》
《廁神:廁神的文明史》,(美)朱莉·霍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