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工業界的合作
儘管當時有帝國糧食總會這樣的干預機構,但希特勒和納粹領導層是透過嚴控市場來控制經濟大局,而非透過國有化或政府直接接管。
特別是與工業界的合作,往往是透過與產業巨頭簽訂長期合約的方式來管控經濟。例如,納粹政權曾經要求化工合成業巨頭法本公司藉助煤加氫技術為汽車和飛機生產合成燃料,以減輕德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1933年12月14日,政府和法本公司簽訂協議,公司每年鬚生產30萬噸燃料,由政府連續購買十年。
如果有公司拒絕滿足此類要求,那麼納粹當局就會強迫它屈服。比如,飛機生產商胡戈·容克斯最開始拒絕政府有關“將民用飛機轉軍用”的要求,1933年末,他被迫將自己兩家公司中的主要股份賣給政府。
此外,經濟部非常喜歡在一些關鍵經濟領域製造卡特爾壟斷,以便更輕鬆地引導和監控與戰爭相關的生產活動。儘管政府對經濟的類似干涉日益增多,但納粹當局還是不斷強調,德國會繼續維持市場經濟體制,政府只是起領導作用,為經濟設定基本目標。
毫無疑問的是,商業界的大公司的確受益於重整軍備,更籠統地說,它們受益於同時發生的經濟復甦,經濟復甦又在重整軍備政策的刺激下加快腳步。以法本公司為例,從1933年到1936年,法本公司的純利潤增長了91%,而從1936年到1939年利潤又增長了71%。
為提高工業產量,政府和軍隊迫使工業放棄以出口為導向的消費品生產。加上當時德國的世界貿易總量已經在持續下滑,以及英國和美國由於納粹政權迫害猶太人對德國實施貿易制裁,德國的出口總額從1933年最後一季的12.6億馬克下降到1934年第二季的9.9億馬克。與此同時,德國進口總額大幅增長,德國需求的如橡膠、油、棉花等商品的進口量全部出現增長,原材料進口總量從1932年中到1934年初增長了32%,而德國出口收入卻下降了15%。1934年,德國的國際收支平衡開始轉向赤字。德國的外債開始上升,而在1月和9月之間,黃金和外匯儲備減少了超過一半。一些零星的外匯限制政策也沒能避免局勢迅速惡化。1934年6月14日,帝國銀行宣佈在未來六個月之內暫不支付所有中長期外債。
推出所謂雙向貿易的“新計劃”
1934年8月3日,亞爾馬·沙赫特出任經濟部長,為解燃眉之急,剛剛上任的經濟獨裁者沙赫特就宣佈了一個“新計劃”,要求國際貿易必須是雙向的,規定只有在其他國家大量購買德國出口商品之時,德國才會從對方手中進口,這實際上等於在德國和其他國家之間設定了貿易壁壘。
沙赫特1935年5月3日宣佈,“實行重整軍備計劃”是“德國的政治任務”。為了給這項計劃省錢,進口被極力限制,只允許進口軍事相關的原材料和非德國原產的食品。東南歐成為實行雙向貿易的理想地區,以推動未來在中東歐地區出現一個大德意志貿易區,這一貿易路線在戰爭期間會比西邊和北邊的貿易路線更安全。除此之外,減少海外貿易還能夠降低德國對英國商船的依賴,若未來兩國交兵,可以避免貿易終止引起的嚴重損失。
德國需要的很多原材料來自遙遠的全球各地,新計劃想要減少德國對這些資源的依賴。為實行新計劃,沙赫特一共設定了25個監察官。在這些人的努力下,德國從歐洲其他地方進口的商品總額從1928年的72.4億馬克下降到十年後的29.7億馬克;1928年只有7.5%的進口商品出自東南歐,十年後這個數字已經上升到22%。
然而,沙赫特實行的進口限制卻危及到軍工生產急需的原材料、礦石、金屬的國內儲備,這讓軍方不滿。更要命的是,他與希特勒產生了分歧。希特勒認為,現在是加大經濟干涉力度的時候了,解決德國經濟問題的出路,不是減緩重整軍備的步伐,而是加速實施拓展“生存空間”的計劃。而沙赫特毫不掩飾地表示,他認為德國經濟到1936年已經達到支援重整軍備和戰爭動員的極限。這就讓他失去了希特勒的信任最後不得不辭職引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