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勒迦河大戰之後,蒙軍自第聶伯河進至黑海北岸,一直進軍到克里米亞半島。所到之處,無人能擋,一時間哀鴻遍野,死者相繼,美麗的俄羅斯平原鳥獸絕跡,枯骨叢生,成為又一個人間地獄。
1223年底,他們又經過伏爾加河,進入不裡阿耳境內,然後經過裡海、鹹海北部,東歸與成吉思汗會師。
哲別與速不臺的一系列進攻讓人眼花繚亂,以三萬騎兵三年多時間便橫掃了歐亞兩洲。這一神奇的遠征,確立了蒙古騎兵戰無不勝,所向披靡,英勇無敵的神話。從這一點來說,這次遠征的影響比之成吉思汗本人所進行的一系列遠征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於他們的遠征,成吉思汗是甚感滿意的。在這次偵察性的遠征中,者、速二將長驅直進,驅馳8000多公里,擊敗波斯人,高加索人,突厥人和俄羅斯人。他們之所以如此成功,緣於他們不按常規作戰。選擇了避實擊虛的蛙跳戰術,他們一路上遇堅不攻,遇降不殺。繞開了很多城市,而且得地不守,只做掠奪財物和補充給養之用。
在以戰場為主宰的幾千年時間裡,戰爭雙方的對抗是一場“楚河”、“漢界”分明的角逐。無論是攻城略地還是摧城拔寨,在指揮員的思維裡,始終存在著一條明確的戰線。作戰雙方都立足於自我之營盤逐次推進,依法用兵。
1943年,南太平洋上島嶼星羅棋佈,美日雙方逐島爭奪,戰爭異常艱難。為了加快戰爭程序,一個大膽的想法在美軍的兩大名將麥克阿瑟和尼米茲的腦海裡產生了:放棄一線平推的傳統做法,跳躍前進,越島攻擊。太平洋戰區的盟軍在他們的指揮下,兩路並進,利用海軍優勢,避開日軍的一線防禦要點,攻取其戰略縱深中守備較弱的島嶼,得手以後再以此為支撐繼續開展進攻,從而使戰爭的程序大大加快,僅用半年多時間即突破了日軍的內防圈。
美軍對這種戰法美其名曰“蛙跳戰術”,它的特點是:在層層設防的敵陣中,攻擊部隊超越前線直入腹地,奪佔一個個中心要點。
殊不知,早在八百年前,蒙古四勇中的哲別和速不臺就已經在陸地之戰中,採取了這種戰術。
蒙古人吃虧就吃虧在文化太落後,不然,他們將為後世留下更多的文化遺產。
1224年初,在東歸的途中,曾經威震蒙古草原,痛擊金國,橫掃“花剌子模”,西遼、欽察草原的征服者,成吉思汗的“神箭”隕落了。“哲別”因年事已高和長年遠征的辛勞病死於軍中,沒有能夠再一次回到大汗的帳前,回到蒙古高原。
“我要是受寵,就為大王衝鋒陷陣,把流水劈開,把頑石敲碎。只要一聲令下‘去’ ,我就衝到那裡,把青石砸碎。只要一聲令下,‘打’ 我就把黑頭砸碎。”
還記得,當哲別第一次見到鐵木真時,曾經如此發誓,鐵木真也曾說過:“從今以後你就是我手中的利箭,為我去射殺強敵。”
而今,他總算用他傳奇的一生,實現了這個誓言。
哲別諸弟之中,蒙格禿-撒兀兒後來在拖雷處供職。哲別有七子,後都在伊利汗國效力,其幼子斡魯思曾在阿八哈汗時任四怯薛之長。他的一個親屬拜住任至萬戶長,曾征服小亞細亞,但居功傲慢不遜,後被旭烈兀汗召回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