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唐中宗李顯的皇后韋后,和公主安樂公主,一直在密謀反叛。她們一個想學武則天,一個想當皇太女,實在是有夠瘋狂。最關鍵的是,她們想害死中宗李顯,這一切,李顯是茫然不知。而大臣們,卻是洞若觀火。
韋太后想當武則天
一天,定州的一個小官郎笈冒死上書,說韋皇后將要發動叛亂。唐中宗不信,不當一回事,韋后讓人把郎笈亂棍打死。不久,徐州司馬參軍燕欽融又上書說,皇后淫亂宮廷,干涉國家政治,她的宗族勢力非常的強大,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正圖謀危害大唐的宗廟社稷。
接到這個奏疏,唐中宗破例召見燕欽融,目的是,當面質問他為何汙衊韋皇后?結果沒想到,燕欽融神色堅定,威武不屈,以頭叩地,朗聲而言道,“臣所說的一切都是事實。宮外三歲小兒都知曉這件事,只有陛下一個人還矇在鼓裡。倘使陛下再縱容他們這樣下去,大唐的江山危矣。望陛下及早對此作出處理,不要使大唐再陷入外姓之手”。
唐中宗李顯此時聽燕欽融如此言之鑿鑿地說韋后有反心,不禁心生疑惑。這讓坐在簾子後面的韋后非常的害怕。燕欽融下殿後,韋后立馬派宗楚客假傳中宗的命令,派飛騎兵火速追殺燕欽融。
中宗李顯根本不信大臣的諫言
飛騎兵將燕欽融捉來,狠狠地摔在宮中殿堂前面的石頭上。燕欽融當場血濺朝堂,脖子折斷後死去。宗楚客在一旁大聲叫好,中宗此時還沒有退朝,現場目睹了這一切,怫然不悅。但是,他仍然沒有做出反應。終於,他的一貫縱容讓事態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景龍九年,也就是公元710年的六月初一,大明宮的神龍殿,唐中宗李顯正在批閱奏摺。這時太監送來了中宗最愛吃的餅,並告訴他,這是韋后親手為他做的。中宗非常高興地吃著幾塊,沒想到突然腹痛難忍,中宗痛苦地大叫一聲,身子一下子從龍椅上滑落,捂著肚子在地上不停地翻滾,大聲的叫喊。
周圍的太監和宮女嚇得面如土色,飛奔彙報給韋后。等韋后趕來,中宗早已口吐白沫,倒地身死。就這樣,唐中宗李顯在驚悸惶恐中度過了五十年,剛剛登基不到五年。就在55歲這年,被幾塊餅給毒死了,心不甘情不願地走上了黃泉路。他至死也不知道,要他命的,正是他心愛的韋皇后,和最寵愛的女兒安樂公主。
中宗李顯被毒死
這個事件在《資治通鑑》當中有詳細的記載,韋皇后和女兒安樂公主共同下毒害死中宗。而原因,一是韋皇后怕自己淫亂宮廷的事情,被中宗得知後被殺;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韋皇后想學自己的婆婆武則天當女皇帝,而安樂公主想當皇太女,所以才一同毒殺了唐中宗。
等到韋后趕到神龍殿,唐中宗早已倒地死亡。韋后心裡暗暗舒了一口氣。馬上撲到中宗身上,呼天搶地,悲不自勝。據史料記載,韋皇后在短暫的悲傷作秀後,馬上下令調集禁軍控制長安,封鎖中宗駕崩的訊息。
三天後,也就是公元710年六月初三,韋后將李顯的靈柩遷移到太極殿,釋出中宗駕崩的訊息,並公然宣佈由她自己臨朝攝政,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唐龍”。
李顯剛死,韋后就臨朝稱制
公元710年六月初七,年僅16歲的太子李重茂即位,尊韋后為皇太后。立了年幼的庶子為皇帝后,韋太后開始垂簾聽政,把持朝政。不久,民間就開始流傳,說天有異象,韋后稱帝是天命所歸。也有很多大臣公開上奏,請求韋后君臨天下。
這個套路很熟悉,和當年武則天登基之前,所用的套路幾乎沒什麼區別。事態的發展對韋后越來越有利,難道,韋后成功了,大唐要出第二個女皇帝?
李顯死後,韋后先是立了一個傀儡太子,自己垂簾聽政,然後策劃著像自己婆婆一樣當皇帝。然而,就在眼看大唐要出第二個女皇帝的時候,一場政變不僅斷絕了韋后的企圖,還要了她的命。
公元710年6月20日的深夜,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合發動政變,殺進了太極殿,韋后在驚慌失措中逃入了飛騎營,被一個士兵手起刀落,將她的人頭砍下,呈現給李隆基。安樂公主正在對著鏡子畫眉,聽到外面大聲喧譁,逃到右延明門,追兵趕到將其斬殺。韋氏的黨羽全部被殲滅,韋后的屍體也一併被拖到大街上,供百姓參觀。
安樂公主正在畫眉,被官兵所殺
一心向往武則天的韋后,最終落得曝屍街頭的下場。丈夫李顯無底線的縱容,婆婆武則天的榜樣作用,讓韋后如飛蛾撲火一般追逐著最高權力,卻沒有複製成功武則天的命運。
宋代歷史學家範祖禹,在《唐鑑》中更是直接說:
“唐三綱不立,無父子君臣之義,見利而動。不顧其親,是以上無教化,下無廉恥”。
雖然唐朝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但是,她的政權更替,卻是最動盪的,唐朝也成為政變次數最多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