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673年的一天,英國著名的科學家羅伯特・波義耳,一手拿著玻璃瓶,一手支著腦袋,皺著眉頭在牛津實驗室裡沉思著。

這時波義耳已是一個四十開外的人了,個兒長得又高又瘦,頭髮一直下垂到肩膀。他是個十分勤奮的人,在十一歲時,便學會了拉丁語和法語,接著跟他的哥哥到歐洲大陸留學,在法國、義大利住了好幾年。波義耳非常喜歡自然科學,一有空,總愛待在自己的實驗室裡,做著各式各樣的實驗。在1661年,他做了許多有關氣體的體積和壓強之間的關係的實驗,發現了物理學上著名的“波義耳定律”。在這一年,他還寫了著名論文《懷疑派的化學家》。在這本書裡,他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對過去化學上的許多錯誤觀念,大膽地表示懷疑。恩格斯曾高度評價波義耳的貢獻:“波義耳把化學確立為科學。”

這天,波義耳又在思索著什麼呢?

他在探索著燃燒的秘密。

波義耳做了這樣的實驗:他把銅片放在玻璃瓶裡,稱了下重量,然後,把它放在爐子上猛烈地加熱、煅燒。這時,原來閃耀著紫紅色光輝的銅片,漸漸地蒙上一層暗灰色的東西,最後變成了黑色的渣滓。燒完後,他再去一稱,咦,銅片竟然變重了!

這是為什麼呢?波義耳想不通。

接著,波義耳又拿了鉛、錫、鐵和銀來進行同樣的煅燒,結果還是一樣一一金屬變重了

480克銅煅燒後,加重了30-49克

480克鉛後,加重了7克(失落了的沒計算在內)

480克錫燒後,加重了60克

240克鐵煅燒後,加重了66克

212克銀煅燒後,加重了2克

波義耳仔細地看了看煅燒以後的金屬:紫紅色的銅變成了黑色的渣滓,銀白色的鉛、錫和銀的表面蒙上了一層白色的灰燼,而鐵卻變成了疏鬆的紅色粉末,一捏就碎。

“也許是因為瓶子沒有蓋緊,讓爐子裡的髒東西落了進去,才變重的吧”波義耳這麼猜想。於是,他找了個有著長長的、彎頭頸的玻璃瓶一一曲頸甑,

把金屬放進去,再把瓶口封閉起來。當煅燒完畢後,他小心地從爐膛裡拿出滾燙的瓶子,開啟瓶口(這時,他聽見一陣尖銳的絲絲聲),再稱金屬的重量,結果仍然一樣金屬變重了,這就是說,金屬變重,並不是由於落進什麼髒東西引起的。

波義耳是位嚴謹的科學家。他在科學研究工作中,常常很注意所得的結果是否真實。

起初,他一直認為,金屬在煅燒後重量會增加,這是不可能的事;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實驗結果,卻迫使他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

為了解釋這個奇怪的現象,1674年,波義耳在《關於火和火焰的新實驗》這篇論文裡,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金屬在加熱以後,它的重量之所以增加,那是由於它在加熱時,受到熱的作用,有一種特殊的、極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見的“火素”,穿過了玻璃瓶的瓶壁,跑到金屬裡去,跟金屬化合變成了灰燼。“火素”是有重量的,這樣,怪不得加熱後金屬的重量就增加了。如果用算術式子來表示,這就是:金屬+火素=灰燼。波義耳的見解究竟對不對呢?

6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尊儒術、滅匈奴之外,還幹了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