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國謀求構建“拱衛印度安全”的戰略
19世紀末20世紀初、駐印英軍前後兩次,對西藏發動了武裝進攻。
這兩次對中國西藏的入侵,有著很深的政治、歷史背景和社會背景。
自從1858年,英屬東印度公司完成了所謂“代管使命”,向英國女皇移交權力。
1877年,維多利亞女王正式加冕為印度女皇,這塊430萬平方公里土地,以及所屬1億6000萬的人口便成了“CROWN上的明珠”。
為了保證“女皇王冠明珠” 不掉下來,英國開始謀求在印度周邊,構建穩定的戰略緩衝區。
這個名為“拱衛印度安全”的戰略思想,其核心包括:“三個緩衝區(國)、兩個同心圓和一個內湖”。
“三個緩衝區(國)”中第一個就是構建“英國管理下的西藏”,以避免中國的威脅;
其次是印度洋周邊國家和地區,即使“印度洋沿岸國家的土地都在英國控制之下”,不使其成為進攻印度的跳板;
第三個就是“帝國墳場”阿富汗,通過控制阿富汗,阻擋沙皇俄國從中亞對南亞的擴張。
“兩個同心圓”的內圓,由印度西北邊境的部落地區——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邊境的部落地區組成;
外圈由波斯灣酋長國——波斯(伊朗)——阿富汗——西藏——泰國組成。
“一個內湖”指的就是英國控制下的印度洋。
在這一戰略構想中,印度北方的安全屏障建築在,控制西藏、新疆、阿富汗、波斯的基礎上。
因此,控制西藏和新疆便成了,阻止沙俄南下的重中之重。
為實現拱衛印度的戰略目標,英國積極向北擴張,於1865年把不丹納入其殖民勢力範圍。此時,西藏已是咫尺之遙。
1874年,英國派柏郎率“遠征隊”從緬甸出發,到中國雲南探測通往內地的路線,駐北京的英國使館派翻譯馬嘉理前往接應。
1875年2月,探路隊在騰衝蠻允山寨與景頗族群眾發生衝突,馬嘉理開槍打死多名群眾,憤怒的山民將馬嘉理及其隨員擊斃,將探路隊逐回緬甸,史稱“馬嘉理事件”。
英國迅速以此事為藉口,向清政府施加壓力。
1876年9月13日,李鴻章被迫與英國公使威妥瑪簽訂了《煙臺條約》。該條約除賠款、謝罪外,還特別註明英國人有權開闢印藏交通。
西藏的大門,由此向英國敞開。
二、英軍第一次入侵西藏此前,清朝和西藏格魯派地方政權,為阻止外國勢力的滲透,一直禁止西方人入境遊歷與探路。
但《煙臺條約》中的《入藏探路專條》,給了英國人開闢,印度與西藏間交通的法理依據。
1884年,孟加拉省財務部長馬科雷率使團到錫金勘查入藏道路,之後開始修築從錫金到西藏的道路。
1885年,英國發動第三次英緬戰爭,滅亡緬甸貢榜王朝,緬甸成為英國殖民地。
依據中英《煙臺條約》的規定,清政府在1885年11月給以馬科雷為首的入藏使團成員頒發了護照,允許英人從印度到西藏進行考察。
1886年,總理衙門大臣奕劻與英國公使歐格納簽訂《中英會議緬甸條款》,中國承認緬甸為英國屬地。
英國則允許緬甸繼續向中國納貢,並同意馬科雷使團暫緩入藏。
西藏格魯派噶廈地方政府獲悉馬科雷使團事,認為這是英國入侵的前奏,決議不允許英人入藏。
1886年,二百名藏軍越過連線西藏和錫金的則里拉山口,在隆吐山修築堡壘炮臺(隆吐山是從印度大吉嶺入藏的必經之路)。
藏軍甚至威脅要攻下大吉嶺,造成當地人驚慌失措。
英國對藏軍的行動發出了外交照會,要求藏軍必須於1888年3月15日最後期限前撤軍。
最後期限到達後,藏軍並未撤退,隨後英軍寬限5日,但藏軍不為所動。
1888年(光緒十四年)3月20日,英軍在納爾率領下,集結四、五百人,進攻駐守隆吐山(位於錫金與印度西孟加拉邦邊境)下扎魯隘口的藏軍。
守衛隆吐山的藏軍僅有一個營約200人,在隆吐山高地碉堡配置的生鐵鑄造的稱之為“色石”的兩尊大炮轟擊下,手持土槍、刀、弓箭、矛等兵器的藏軍,將英軍擊退。
3月21日晨,英軍再度發動進攻,英軍陣亡約百餘人,藏軍五團甲本歐珠次仁等18人也在這次戰鬥中陣亡。
3月25日,進攻受挫的英軍調來大批援軍,在密集炮火的掩護下,托馬斯·格雷姆上校再次發動進攻。
英軍密集的炮火,超過了藏軍頭領的估計,給藏軍造成大量傷亡,陣地上的簡易工事,也全部被摧毀。
此時,噶廈攝政德木·阿旺洛桑赤列繞傑派來的錫金邊境藏軍總司令噶倫拉魯·伊喜洛布旺曲趕到前線,親自指揮戰鬥。
但藏軍的頑強戰鬥意志,並不足以彌補武器、人數和戰術上的巨大差距。
在經過短暫相持後,藏軍被迫撤退,隆吐山防線失守,唯一的重武器“色石”也被英軍繳獲。
4月21日,藏軍退至捻納附近的卓瑪依等地修整。英軍佔領隆吐山以北的納塘(現在屬於印度錫金),並在當地構築防禦工事。
面對英軍的進攻,西藏噶廈地方政權調民兵和藏軍趕到亞東支援,藏軍憑藉熟悉地形的優勢,不斷襲擾英軍,阻滯其向前推進。
其間,藏軍多次對英軍發起進攻,試圖收復隆吐山。
1888年6月,3000人的藏軍在拉魯·伊喜羅布汪曲率領下,向隆吐山發起反攻,但慘遭失敗。
在西藏噶廈和駐藏大臣文碩的積極配合下,一批批從康區、工布、波密、碩板多出發的援軍不斷趕到,在帕裡到亞東一線,集結了一支人數過萬的部隊,和英軍形成了對峙局面。
9月,得到增援的拉魯·伊喜羅布汪曲,指揮藏軍在捻納山、都納山、兩山頭紮營,準備再次反攻。
1888年10月,藏軍的反攻開始。
這次藏軍乘英軍不備,於一夜之間,在海拔4115米的提俄可嶺上築起了一道長三裡、高三、四尺的屏障。
到第二天拂曉,英軍發覺時“驚詫為鬼工”。
但英軍旋即分左中右三路,向聚集在此的7千名藏兵展開進攻。在英軍猛烈的炮火覆蓋下,“藏人終至大敗塗地”。
納塘就此落入英軍手中,英軍乘勝追擊,藏軍“連夜奔逃,以致咱利、亞東、朗熱等隘同日失去”,“統帶噶布倫公爵伊喜洛布汪曲於二十日敗回仁進岡(仁進岡現名仁青崗,為西藏亞東縣下亞東鄉的一個村),遇江孜守備都司蕭佔先,“伊喜洛布汪曲倉皇面告蕭佔先雲,洋兵火炮甚利,萬難抵敵,趕緊迅速同走逃命為是”,“言語之間,槍聲不斷,(英軍)旋踵而至”,“伊喜洛布汪曲見洋兵已近,飛竄而去”。
江孜守備蕭佔先奉四川總督劉秉璋命,往止藏軍無妄動,聞敗,立江孜泛幟於道。
英兵見之,乃止不攻。
蕭佔先與英將薩海會於仁進岡,蕭佔先曰:“奈何涉吾境?”
薩海曰:“藏番來攻,追之及此。”
佔先曰:“藏番,吾屬也。亂番可誅,良番何罪,受此屠戮?君獨不念中英兩國之誼乎?”
薩海曰:“惟然,故入境無所犯。天氣漸寒,今歸耳。”乃退師。
西藏邊境的軍事潰敗,觸動了清政府脆弱的神經。他們以“見識乖謬,不顧大局”為由,罷免了堅決主戰的駐藏大臣文碩,代之以升泰。
升泰(?—1892年),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11月,接替文碩擔任駐藏大臣後。忠實執行了清政府的綏靖政策,命令藏軍於帕裡待命,不得反擊英軍。
戰爭結束後,清政府派升泰赴亞東與英國方面會談。
英國指責藏軍在隆吐山設卡是越界戍守,與清廷交涉無果後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發動隆吐山戰役驅逐藏軍。
最終,中英雙方於1890年3月17日,在印度加爾各答簽訂了《中英藏印條約》承認哲孟雄(錫金)為英國保護國,開放亞東為商埠,英國在亞東享有治外法權。
清廷對錫金為英國保護國地位的承認,使西藏由此失去藩籬,再無險可固。
此外,該條約劃定的藏錫邊界,將崗巴宗(今崗巴縣)以南的大片牧場和險要地區歸屬於錫金。
升泰自以為簽訂的條約,是“從此定界通商固修鄰好,當可保藏中或少他故,藏事幸得挽回”的千秋大計。
但這一賣國條約,受到了西藏軍民的堅決抵制,他們阻止雙方劃界,並越過英印政府私自豎立的界碑,到原來的牧場放牧。
而清政府和升泰認為的“割一塊肉餵飽了英國人,他們就會滿足的想法”,也被歷史證明是個徹頭徹尾的蠢主意。
十三年後(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12月,英軍2000餘人在麥克唐納和榮赫鵬指揮下,越過則利拉山口,佔領春丕(今亞東南)、帕裡(今亞東東北),第二次入侵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