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富察寶仁 吉林家譜
明清滿族舊事
明朝初年,滿族的先民還是個生活地域廣泛、人口眾多、部族林立的北方漁獵民族。經過百餘年的南遷、整合後,已形成了遼寧地區的建州女真、遼吉地區的海西女真和黑龍江流域及東海地區的野人女真三大部系。明朝廷對女真人,尤其是對黑龍江野人女真和東海野人女真,採取的是“以夷制夷”的羈縻管理政策。《清朝前期黑龍江民族研究》載道:
明朝末年,黑龍江地區土著民族多被稱為女真人,如黑龍江地區各族被稱為野人女真、北山野人或七姓野人等。在清入關前後,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仍被稱為索倫部,其族有薩哈爾察、薩哈連、喀木堪等。赫哲、費雅喀等族被稱為東海女真,其族稱有東海窩集、虎爾哈、瓦爾喀、庫爾喀等,各族界線模糊,族稱不一。
努爾哈赤建後金汗國和皇太極改後金為清的過程中,都認為那些居住地域廣泛的野人女真,“語言與我國相同,本皆我一國之民”。故此,對野人女真恩威並用地進行施恩招撫或武力征討,使之成為大清國民。這些野人女真,清入關前加入滿洲八旗的被編為了佛(陳)滿洲,清入關後加入滿洲八旗的被編為了伊徹(新)滿洲。
明朝時期,在黑龍江流域、日本海、韃靼海峽及庫頁島等東北廣大地區,分佈著許多被明朝史書稱之為“野人女真”的滿族先民女真人,如虎爾哈部、渥集部、瓦爾喀部、恰哈拉部、費雅喀部、打虎兒部、使鹿部、使馬部、使犬部等。這些歷史悠久、漁獵為生的女真人,由於居住遠離中原文化發達地區,所以社會發展相對落後,但其語言、習俗大多與建州女真、海西女真相同。故此,清太宗皇太極在收歸黑龍江地區野人女真時,對眾將說:“此地人民,語音與我國同,攜之而來,皆可以為我用。”他對願意歸順的野人女真諸部說:
爾之先世,本皆我一國之人,載籍甚明,爾等向來未知之,是以甘於自外。
滿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北方古老漁獵民族,其族源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遠古的舜、禹時期。當時,滿族先民肅慎人便與中原地區的王朝建立了友好的密切聯絡,正如《國語》所載:“肅慎者,虞夏東北大國也。”肅慎之後的滿族先民挹婁、勿吉、靺鞨、女真等族人,一直生活在東北的白山黑水廣大地域。
遼代時,契丹遼國滅了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國,靺鞨人始稱女真,後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真字諱改稱女直。遼國為了分而治之,將女真人分為兩部分,以開原附近為界,其南為熟女真,其北為生女真。“熟女真”後多被漢族、蒙古族等融合,而生活在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等東北東部及北部廣大地區的“生女真”,卻在遼契丹人的打壓下不斷髮展壯大,並於 1115年建立了金國。女真金國的疆域十分廣闊,南以淮河與南宋為界,北達外興安嶺以南,西臨蒙古諸部,東至韃靼海峽、庫頁島控鄂霍次克海。正如《金史》所載:
金之壤地封疆,東極吉里迷兀的改諸野人之境,北自蒲與路之北三千餘里,火魯火疃謀克地為邊。
元朝時,居於遼南及中原等地的女真人大多已融合於漢族之中,但居住在白山黑水地區的女真人,人口多分佈也很廣。明代時的女真人情況也是如此,《大明一統志》載:
“女直,東瀕海,西接兀良哈,南鄰朝鮮,北至奴兒干、北海。”
由此可見,遼、金、元、明時期女真人的居住區域,遍佈東北地區的東部及北部廣大地區。到了明朝中葉,女真部分為三大部,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大明會典》記載:
蓋女直三種,居海西等處者為海西女直,居建州、毛憐等處為建州女直……其極東為野人女直。野人女直去中國甚遠,朝貢不常。
“去中國甚遠,朝貢不常”的野人女真,便是遼金時期居於外興安嶺以南、火魯火疃謀克、吉里迷兀的改及庫頁島等地的女真人。東北西部的嫩江流域是蒙古牧羊放馬之地,但這裡也生活著女真諸部。據《明太宗實錄》記載:
永樂六年(1408)三月壬申,戳兒河(即綽兒河)女真野人頭目忽失歹、安苦等來朝。命忽失歹為福餘衛指揮僉事,安苦等為千百戶鎮撫,賜鈔幣有差。
這明代史籍之載,說明滿族先民女真人遠在明朝初期,便已遍佈東北廣大地域。野人女真與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同祖同源,其族源同為肅慎人,在語言、習俗等方面也基本相同,只是因居地相隔甚遠故有一些差異。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等朝,進行女真族統一形成滿洲共同體的過程中,居住區域廣泛的野人女真諸部都參與其中,成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野人女真社會經濟發展比較落後,以漁獵為生,食肉衣皮,性情梟悍、勇猛豪爽。明永樂元年(1403),在唐代渤海國率賓府的“建州”故地(今黑龍江省東寧市大城於古城),被明廷封為建州衛指揮使得阿哈出,便是能征慣戰的來自胡裡改江(今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的野人女真。《明太宗實錄》載:
“女真野人頭目阿哈出來朝,設建州衛軍民指揮使司,以阿哈出為指揮使。”
明永樂三年(1405),明廷又任由阿哈出推薦,因野人女真不斷襲擾而南遷,來自斡朵裡(今黑龍江省依蘭附近之松花江與牡丹江兩江匯流處)地區的女真頭目猛哥帖木兒為建州衛指揮使,即後來的建州左衛指揮使。
佛滿洲的重要成員海西女真人,也是因屢遭東北部野人女真襲擾,在明正統年以後逐漸南遷至今遼寧省開原、吉林省吉林市附近的松花江沿岸及輝發河流域,逐漸之形成了葉赫、烏拉、哈達、輝發等四大部。因此四部均來自忽喇溫河(今松花江支流呼蘭河)地區,故有忽喇溫女真之稱,又稱海西女真或扈倫四部。
明朝時除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生活在松花江中游以南的遼吉地區,東北的外興安嶺、烏第河以南;額爾古納河、呼倫湖以東;鄂霍次克海、庫頁島以西廣大區域居住著眾多的野人女真。
野人女真並非是野人,而是明朝時漢人因其距“中國甚遠,朝貢不常”而給予的蔑稱,也是明代史書中對東北地區的極北、極東地域龐大的滿—通古斯語族女真人的一種泛稱。明時的野人女真分兩大部:一部是生活在黑龍江下游、東北地區東部廣大地域的“東海野人女真”;另一部是生活在北部黑龍江中上游地域的“黑龍江野人女真”。這兩大部均各有幾個或十幾個大部族,各部族之下還有數十個小的部落。
由於時間不同、地域不同及書載不同,野人女真有著不同的稱呼,如“東海野人”,又稱“七姓野人”“三姓野人”“渥集部”等。朝鮮的文獻中還稱之“兀狄哈”“忽喇溫兀狄哈”“七姓兀狄哈”等。“黑龍江野人女真”,明朝廷又稱他們“北山野人”“女真野人”“索倫人”(即山林裡生活的人們)。“索倫”之稱直到清中期以後,方專指山林中的鄂溫克人。
東海野人女真和黑龍江野人女真部族很多,分佈也很廣,呼兒哈、瓦爾喀、渥集、庫雅喇、恰喀拉、薩哈連、吉列迷、庫頁、苦兀、赫哲喀喇、索倫、打虎兒、俄漠、山旦、費雅喀、奇雅喀、扎庫特、綏芬、蘇魯、安禇拉庫等。
這些同為滿—通古斯語族的野人女真,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因時間、居住地的不同有著眾多的族稱,有時也很難區分東海野人女真和黑龍江野人女真之間的區別;有時即使同有“東海野人女真”泛稱的族群之間也很難區別,費雅喀人與庫頁人即使如此。
費雅喀人是個大族群,歷史悠久,人數眾多,分佈甚廣。漢代時費雅喀的一支被稱為“女國”,唐代時稱“窟說”“莫曳”,元代時稱為“骨嵬”,明代時稱為“苦兀”。《遼東志》載:
苦兀,在奴兒干海東。身多毛,頭帶熊皮,身衣花布,持木弓,矢尺餘。塗毒於簇,中必死,器械堅利。父母死,刳去腸胃,屍體曝幹,出入負之,飲食必祭,居住不敢對,約至三年,然後棄之。
從此文中可知,明時的苦兀人居於奴兒干的韃靼海峽東的苦兀島(即庫頁島)上。其生活十分原始,著熊皮、持木弓,有著與萬里之外古埃及人一樣的俚俗,有將逝去的先人制成乾屍木乃伊的薩滿教祖先崇拜觀念。苦兀還有一個族稱叫“苦夷”,明《重建永寧寺碑記》中即稱之為“苦夷”。其實苦兀、苦夷只是費雅喀人的一支。清代史書中的費雅喀人又稱“飛雅喀”“庫頁”,其還有“乞列迷”“吉里迷”“吉列迷”“乞裡迷”“尼夫赫”等稱。《大明一統志》載:
乞列迷有四種,性柔刻貪狡,捕魚為食,著直筒衣,暑用魚皮,寒用狗皮,不識五穀,惟狗至多,耕田供食皆用之。死者刳腹焚之,以灰盡夾於木末植之。
乞列迷去奴兒干三千餘里,一種曰“女直野人”,性剛而貪,文面惟髻,帽綴紅纓,衣綠彩織,唯褲不槿。婦帽垂珠珞,衣綴銅鈴,射山為食。暑則野居,寒則室處。
一種曰“北山野人”,乘鹿出入。又一種住平土屋,屋脊開孔,以梯出入,臥以草鋪,類狗窩。
一苦夷在奴兒干海東,人身多毛,戴熊皮,衣花布,親死刳腸胃,曝幹負之,飲食必祭,三年後棄之。
其鄰有吉里迷,男少女多,女始生先定以狗,十歲即娶,食唯腥鮮。
《大明一統志》雖然對居地廣泛的乞列迷人的記載略有輕蔑之詞,但還是生動地記述了這支野人女真的許許多多的風貌。如乞列迷人族群很多,有的生活在北山(即東北極北地區的外興安嶺)以南崇山峻嶺之中,“乘鹿出入”的使鹿部,時人稱之“北山野人”;有的生活在距黑龍江入海口三千餘里外,“暑則野居,寒則室處”,以“射山”(狩獵)為生,被漢人稱為“女直野人”;有的則生活在韃靼海峽以東的苦兀島(即庫頁島)上,捕魚為食,“寒用狗皮,暑用魚皮”,“不識五穀”,有養狗崇狗、以狗定娃娃親的民風俚俗。
乞列迷這個野人女真大部族,橫貫了東北大部地區,既有清代稱之“東海野人女真人”,又有被稱之“黑龍江野人女真人”。故此,他們的社會狀態、生產活動、生活俚俗及原始崇拜意識雖然略有差異,但基本上表明明清之時生活在東北偏遠山林及海島之上的野人女真以漁獵經濟為主的較原始落後的生活狀況。
東海野人女真的虎爾哈、瓦爾喀、恰喀拉等部也很有代表性。虎爾哈部乃因虎爾哈河(今牡丹江)而得名。虎爾哈又稱“呼爾哈”“呼爾喀”“庫爾喀”,又有“諾雷”“阿其泱”等族稱。虎爾哈部族居住地廣泛,除牡丹江沿岸地區外,《黑龍江鄉土志》載:
松花江、烏蘇里江、黑龍江匯流處,博和裡、諾爾喝勒、都裡達蘇及大、小喝裡達蘇、綽庫禪、能吉勒、賀迮哈喇諸屯,皆出呼爾喀之屯寨。
除此之外,呼爾喀部人還散居在額提齊(敖其)、福題希(富錦)、岸巴察拉(古布扎拉)、薩里屯(薩里霍通)、尼葉爾伯(尼爾伯)、喇喇(同江)等今黑龍江中下游廣大地域。
恰喀拉部又有“恰喀爾”“烏德蓋“奇雅哈喇”“欺牙喀喇”等族稱。《柳邊紀略》載:
住伊滿江(今烏蘇里江)源者,曰欺牙喀喇,其人黥面,其地產貂,無五穀,夏食魚,冬食獸,以其(魚、獸)皮為衣。
瓦爾喀部又有“瓦爾哈”等稱,其部族人亦很多,分住於烏蘇里江、圖們江流域,抓吉、撓力河、團山子、穆稜河及今中俄邊境、中朝邊界等廣大地區均有其部人。
《清太祖實錄》載,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春二月,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嚮明廷遞書:“鄰朝鮮而居瓦爾喀部眾,皆吾所屬也,可往諭(朝鮮國),令彼察出予我。”此時,努爾哈赤已完成了整頓牛錄,組建了黃、白、紅、藍滿洲原始四旗,又剛剛打敗由海西女真葉赫部主布寨召集的九國(部)聯軍,士氣正盛之時。明神宗萬曆皇帝見努爾哈赤所提之事與明廷無關,也不願惹他這個正在崛起的北方梟雄,於是遣使諭令朝鮮國歸還居於其境內的瓦爾喀部人千餘戶。
在明滅元之後,明太祖朱元璋揮師北上,鐵馬長弓橫掃東北故元勢力。明
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為治理遼東地區始設遼都衛(今遼寧省遼陽市)。四年之後,又改稱遼東都司,下設 25 個衛和 2 個州,管轄著今遼寧開原以南廣大地區。而松花江、黑龍江直至韃靼海峽廣闊地域的野人女真地區,則處於無建制管理狀態。明永樂元年(1403),剛剛當上大明成祖皇帝的朱棣,便派遣刑樞、張斌等官員,前往松花江及黑龍江下游入海口的東北邊陲,“往諭奴兒干至吉列迷諸部落招撫之”,使得“東北至奴兒干,涉海(庫頁島)有吉列迷諸部落,東臨建州、海西、野人女真”等“相率來歸”。
第二年,大明朝廷在特林(今俄羅斯境內的黑龍江與阿姆貢河交匯處附近)地方,建立了奴兒干衛,五年之後又改為奴兒干都司。此後,明廷在東北女真人生活的廣大地域共設了384個衛,對這裡的女真人族長、部酋授以都督、都指揮、指揮、千戶、百戶、鎮撫等官職,使其各統其部落。
明廷對東北邊陲的眾多女真人,採取的是自唐宋時期便已施行的對邊疆民族地區的羈縻管理方式(即上受明中央政府管轄,下對自己部族有很大的自治權),自此開始了對東北地區女真人的正式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