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自萬曆朝開始,氣候開始變得反覆無常,偏向于越來越冷,歷朝歷代的立國根基--糧食產量受到了重創,到崇禎朝氣溫到達最低點,天下天災不斷,多蝗、水、疫等,出現人相食、殍遍地等恐怖情景,如果史官記載中出現了這種詞彙,那一般也就是王朝末路了。當然《明史》是由清代史官編纂,其中存在不少爭議,這裡不提。

自爺爺萬曆皇帝開始,朝堂上銳意改革的聲音從未間斷,張居正主持的“全國大裝修”一度讓人們認為這是一個朝代的再中興,但和大多數改革類似,慘淡收場,天下疲於奔命,再者萬曆朝發動的“抗倭援朝”著實振奮人心,類似還有土木堡大敗,成皇帝精心打造的三大營主力消耗殆盡,消耗巨大不假,但我認為消耗多不代表後果嚴重,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及時補充,但天不遂人願,到崇禎朝天災人禍不斷,國庫無法得到有效補充。

西南張獻忠部無惡不作,但不是心腹大患,陝西起家的李自成部目標明確,直搗京師,這是眼中釘肉中刺,明軍作戰方略也是以這幫流賊為重點目標,北方建奴一直以防禦為主,崇禎自即位一直為剿滅這股勢力費勁心血,曾連下十八道詔令(作者虛構,來表達急迫的意思哈)命令駐守潼關孫傳庭部主動出擊,其結果,“傳庭死,而明亡矣。”

1644,崇禎帝本人及其內閣智囊對於本次闖賊的聲勢嚴重低估,號召天下兵馬勤王的詔令發的太遲太慢,導致自己堅持不到大軍抵京便城破身死,唯獨獨留下煤山一處歪脖樹,由原北平故宮博物院立的一塊“明思宗殉國處”石碑孑然而立。

如果可以,朱由檢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國破身死?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蝴蝶效應——大明王朝的覆滅之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