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傳說中舅舅死亡率最高的月份。剪,還是不剪,這是個影響家族和諧的問題。是什麼導致舅舅們如此關心小輩們的髮際線?
“死舅”=“思舊”以訛傳訛的歷史
根據民國學者考究,“死舅”來自諧音“思舊”。因為漢族不滿滿清的剃頭令,所以一月份拒絕剃頭,意為“思舊”,但以訛傳訛多年後,幾乎所有人都忘記了原來的意思,舅舅莫名背了個大黑鍋。
1616年,後金政權在東北建立。作為區別“南蠻”——明政權的一個區別,辮子是一個重要的標誌。前額全部刮光,僅留下後腦勺的一溜,對漁獵——遊牧文明來說極為便利,不僅減少頭部生蟲,騎馬時還不會散開被樹枝掛住,累了還可以直接在後腦勺當枕頭用。
1644年,滿清入關打敗李自成大順政權並佔領北京,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大半個中國,明朝政府官員、軍隊紛紛倒戈,李自成、張自忠等地方政權一觸即潰。然而,因為剪頭髮這件事,清軍在江浙等地區遭遇到了強烈抵抗,已經投降的北方地區也發生多起起義事件,對於漢族來說,身之髮膚受之父母,新發型極大衝擊了傳統的倫理價值觀。金庸小說《鹿鼎記》多次提及“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頭髮問題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644年政權勢力圖
留頭,還是留髮?脖子的強硬度終究抵不過屠刀。隨著南明政權的滅亡、臺灣鄭氏的投降,金錢鼠尾辮子的造型影響了中國將近三百年,改變的不僅是髮型,還改變了整個民族自尊,直到辛亥革命後才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清朝辮子的變化,辮子越來越粗,覆蓋面越來越大
辮子雖然可以剪去,但精神的枷鎖尚未開啟。在魯迅的小說《頭髮的故事》、《阿Q正傳》中,都對辮子進行了打斷描述,辮子成為了革命與封建、改革與保守、文明與傳統的對立標籤。
正月,冷呀 缺少燃料的中國人
作為人均森林資源最少的國家之一,缺少燃料一直是中國人的歷史難題。
鐵器普及後,開荒速度大大增快,人口迎來了爆炸性增長,平原地區的林業資源經過上千年的開採已經全部變成了農田,耐燒的木材成為了珍貴的資源,大多數老百姓的燃料依賴枯草、麥(稻)秸稈,在現代燃料普及之前,撿柴火一直是農閒時重要的工作內容。枯草、秸稈看著挺大一堆,但燃燒極快,經不起消耗。
正月份天氣還極為寒冷,剃完頭腦門上涼颼颼的且沒有熱水洗頭,還是等暖和些再剪吧。
中國林業資源主要集中在東北和東南山區。大面積的原始森林幾乎被砍伐殆盡
老傳統還需要堅持嗎?
優秀的傳統文化肯定是要堅持的,例如尊老愛幼、團結互助,但流於形式的行為習慣,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作出適當的調整再正常不過。
還在堅持不讓剃頭的舅舅們,肯定也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