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的秦王嬴政,成為了古今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他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實施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又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把中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了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但提到秦始皇,不少人想到的是“荊軻刺秦王、焚書坑儒、尋找長生不老藥”,總之,秦始皇在很多人心中幾乎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暴虐成性。但這些出現在文學和民間的形象真的能反映歷史嗎?答案是否定的!

秦始皇形象

“焚書坑儒”的說法有誤

“焚書”僅焚燒了民間書籍

《史記:泰始皇本紀》記載:“臣請史官非《素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衛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這句話的意思是民間應該燒的書為:

1、史書方面:《秦記》(秦國的史書)不燒,燒六國的史書和周天子的史書。

2、儒家方面:《詩經》和《尚書》燒掉,其餘的不燒。但《春秋》屬於史書,所以也在燒之列。

3、諸子百家的書全部燒掉

看到這裡,很多人還是會罵嬴政,破壞了這麼多前朝古書!但是請看這句“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 百家語者,悉詣守衛雜燒之。”也就是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都留了副本在博士官那裡。民間收藏的全部燒掉,官方收藏的則不燒。並且嬴政下令是三十天內焚燬民間書籍,對於那些學士,完全有機會將書偷偷地藏起來,比如孔子後人將書藏在牆中。而真正焚燬所有書籍的是項羽!“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項羽焚燬了秦宮,其中的書籍自然而然灰飛煙滅,保留下來的微乎其微。在我看來,嬴政焚書完全就是想控制民間思想,防止動亂,破壞文化的鍋還是要項羽來背!

焚書

“坑儒”坑的其實是“方生”

坑儒一事,其實是方生惹得禍,跟儒生沒有關係。秦始皇想要長生不老, 一些研究神仙、方術、陰陽五行的方生就投其所好,自稱自己能找到仙草,能煉出長生不老藥,於是秦始皇就封他們做官,給他們金銀財寶。搞了半天,長生不老藥也沒弄出來。一些人開始害怕了,攜帶鉅款跑路了。徐福就是典型的跑路黨,至今還不知道徐福究竟去了哪裡。這些人找仙草也好,煉丹也好,秦始皇都給了他們鉅額的財富,讓他們研究長生不老藥。結果這幫人,大多數跑了秦始皇大怒才坑殺這些方生。在咸陽郊外,坑殺了460人。而對於儒生,儘管不重用,但也沒有大規模的坑殺。

由於中國文字,一向簡潔。後代就簡單地把這段歷史概括為“焚書坑儒”,以致於很多人認為,“焚書坑儒”就是把所有的書都燒掉,把儒生全部坑殺。帶有典型的文化專制主義和反智主義看待秦始!豈不知,焚書是燒民間收藏的部分書籍,官方把所有書都留了副本,否則孔子、孟子、老子百家的書怎麼會被後人傳誦!坑儒,也是坑殺方生,當時跑掉的就跑掉了,沒跑掉的就倒黴了,並不是將所有儒生全部泯滅!

坑殺方生

善待功臣,並未濫殺賢才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對待功臣較為不錯的。丞相王琯,此人從呂不韋後開始繼任,擔任丞相20年。王琯曾是主張分封制的領頭人,和秦始皇推行的郡縣制思想截然相反君臣之間在政治主張上多次不合,然而,嬴政並沒有因此對他進行任何處罰,只不過燒了一些書,以此警戒那些意見不統一的人。 對比西漢時期的漢武帝嬴政已經很溫柔了。 西漢宰相竇嬰早年曾幫助漢景帝平定吳楚七國之亂,戰功赫赫,後來卻因得罪皇帝的舅舅田蚡入獄,漢武帝下令將其處死;另外一個功臣主父偃,曾幫助漢武帝實行推恩令,有效地削弱了地方諸侯的政治勢力,可後來卻因一件小事被懷疑私通諸侯,被漢武帝下令滅了全族。 如此看來,秦始皇做到了廣納諫言,敢於接受不同意見,對待大臣也足夠寬容。

李信,秦始皇身邊的一位將軍,曾誇下海口,揚言兩三個月就能拿下楚國,結果被楚國名將項燕打得大敗而歸。後來秦始皇重新起用老將王翦,再次攻打楚國,不過,他仍然將李信放在副帥的職位上,這是對臣下的一種信任,暴君能有這種素質?

王翦,此人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秦始皇的左右手,在秦滅六國的統一大業中,除了韓國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可以說,王翦父子為中華的統一做出了極為突出的貢獻,功勞之大簡直可以與漢初的韓信相提並論。秦王朝建立以後,秦始皇一直對他們父子關愛有加,王翦也得以安享晚年。 反觀另一位皇帝劉邦,他對臣下的做法正好相反。 江山一得,功臣即落,韓信就是最好的反面例子。想當初,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幫助劉邦拿下三秦,入關中,水淹大梁,一併收復趙、代、齊三國,功勞之大,千古未有。然而,在韓信幫助劉邦除掉項羽之後,劉邦立馬翻臉,設計將韓信抓捕,押往京城,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和那兩位帝王相比,嬴政並未濫殺賢才,反而,嬴政更為“仁善”!

嬴政(西安秦始皇陵墓)

統一六國,從未有過大屠殺。

秦始皇在實行統一六國的戰爭中,死傷的人數其實並不多。更多的是實行懷柔政策(用溫和的政治手段籠絡其他的民族或國家,使歸附自己),能以和平方式解決的地方几乎沒有動兵。在收復燕國之前,燕國太子丹曾派荊軻前往秦國刺殺秦始皇而後以失敗告終。後來秦始皇打下燕國,並沒有因仇怨拿燕國人開罪,在消滅了燕國之後,秦始皇對燕國老百姓施予懷柔政策,以安撫百姓。試想,若嬴政是位暴君,受到燕國派來的刺客行刺,能輕易放過燕國麼?你可知西楚霸王的項羽是個心胸狹窄之人,在秦末漢初,項羽帶領40萬大軍攻入秦王朝首都咸陽,對整個咸陽實行屠城,一把火燒掉了阿房宮,熊熊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如今項羽被人傳頌為頂天立地的英雄,而嬴政卻被人誤會了兩千多年!

秦始皇在統一中國之後,根據秦朝法律,天下之人一視同仁,一律平等。而且,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並未殺掉六國君王,而是將他們帶到首都咸陽軟禁起來,留他們一條活路。這一舉動,是後世很多賢明的皇帝都不曾做到的。

秦王兵馬俑雕像

可憐了統一六國的秦始皇,經歷了兩千多年,還是擺脫不掉“暴君”的烙印,古往今來的文學作品和民間形象中,秦始皇多為反面人物,真正頌揚秦始皇的寥寥無幾。究其原因,春秋戰國時期這種分裂狀態在當時的人看來是一種自然,老百姓生下來就有一種固定思維,這天下本就該是四分五裂的,分裂才是常態,統一是不正常的,而秦始皇打破了這種自然,成為了百姓口中“侵略”的代言詞。就像當代明星一有個風吹草動人們便能從這點細枝末節無中生有一樣,秦始皇所做的一舉一動都讓當時的人們帶著有色眼鏡看待。所以,當別人再向您提起秦始皇是多麼多麼殘酷的時候,請您先讓他將有色眼鏡摘掉,然後告訴他:一個人的好壞,需要客觀地去衡量!

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甲骨文之前的文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