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眾所周知,甲骨文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豐富,最完整的早期文字,而且已經被專家學者比較準確的譯出了過半字數,對我們瞭解殷商時期政治文化有極大的幫助。

甲骨文是在1899年被首次發現的,根據統計至今共出土154600多片,其中大陸收藏97600多片,臺灣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收藏有89片,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國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迄今為止,共發現甲骨文單字4500多個,而已經被破譯的則有2500個左右。

這些出土的甲骨文記載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了殷商時期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還涉及了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從目前已經識別的單字來看,甲骨文已經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註、假借”的造字方法,是已知成體系的漢語文獻中的最早形態。

而提起甲骨文的研究,就繞不開“甲骨四堂”。“甲骨四堂”是指中國近代四位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學者:羅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賓(字彥堂)。著名學者陳子展教授在評價早期的甲骨學家的時候曾寫下“甲骨四堂,郭董羅王”的名句,這一概括已為學界所廣泛接受。唐蘭曾評價他們的殷墟卜辭研究“自雪堂導夫先路,觀堂繼以考史,彥堂區其時代,鼎堂發其辭例,固已極一時之盛”。

在殷商時期有如此大規模成熟的甲骨文字被發現,其中的詞語短句的卜詞可以清晰表達意思,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文化成就,對我國曆史的發展和記錄有不可磨滅的作用。

然而,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文字嗎?

顯然不是,不可能一套文字創立之初就可以如此豐富,這是違背事物發展規律的!因此,我們還應該沿著華夏文化的足跡繼續向前進發,去發現我們的根,去了解我們的源,去豐富我們的歷史,去探究人類的發展。。

據查詢資料發現,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現在發現的有:大汶口陶文、高郵陶文、半坡陶符、賈湖契刻符號等文字元號。

但這些文字元號距今5500-6000年左右,而甲骨文也是在3500年左右。根據專家學者翻譯情況,似乎可以找到一些聯絡。只是陶符太過簡單和獨立,以至於很難完整隻其含義。

然而,從陶文到甲骨文的兩千年,中國文字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出現如此巨大的進步,我們現在不得而知。但是,期間必然還是存在從陶文發展到甲骨文的文字形式的,只是目前考古尚未發現而已。

我們相信,隨著中國考古的深入發展,中國殷商以前更為神秘的面紗也終將會被逐步揭開。。

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鬼子兵的西伯利亞生涯——第十八話:沒有辦事員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