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一、背景

魏即曹魏,晉即司馬懿開創的西晉和司馬睿的東晉。

兩晉歷時153年,西晉(266—317),公元317年西晉末代君主被殺同年,東晉司馬睿於南方稱帝(317—420),無縫銜接。

此時北方中原正遭受“五胡亂華”,匈奴劉氏正盛。

二、司馬睿建國

琅琊王司馬睿在晉元帝時(307年)就察覺中原亂像,移居江南。

前期

司馬睿到南方後,與八王之亂最後的東海王封為鎮東大將軍,領江蘇等地,成為名義上的江南地區軍事首長。

隨之南遷的還有一直與琅琊王交好的世族王家兄弟,他們也被封為一州刺史,王家傾心擁戴司馬睿。

此時司馬睿在南方的勢力名義上已經是統治者。

王氏傾心擁護,但江南大家族對這位新貴十分冷淡,對自北方南來的“傖父”(南人對北人的蔑稱)心懷鄙夷。

巧計

王氏兄弟為世族大家,來到江南10年左右,又被封為州刺史和都督,於某種情況而言,在對世族的影響上要大於“政府性質”的琅琊王。

王氏兄弟看出琅琊王不利情況,於是就讓琅琊王自行出遊,隨後王氏兄弟均跟在後面陪同。

南方大世家看到後,知道司馬睿非常十分的受北來大世家的擁護,可能會成為江南新主,於是率先示好,自此江南大家族也開始接納琅琊王。

另一層原因是中原已經受胡人侵亂,南方世家以求避免胡人南侵,才表示擁戴司馬睿。

後期

隨著江南世家改變態度,司馬睿在王氏兄弟的擁護下得以稱晉王,隨後稱帝。

三、東晉興衰

流民

北方由於戰亂不止,漢人深受胡人的迫害。

東晉的建立,使水深火熱中的中原漢人心存一線希望,於是大量南遷。

流民日間增多,政府下令管制,由於前期管制不利,各種流民小政府不計其數,後期便出現五斗米教叛亂,歷時十多年,對東晉衰亡有很大影響。

王氏兄弟

王氏兄弟王敦、王導輔佐晉元帝司馬睿開國有功,王敦負責軍事,王導居朝為相,兩兄弟大受封賞。

王敦佐命之功顯赫,又掌握重兵,居首都建康(南京)上游,佔盡優勢,不免孕育野心。

晉元帝心存戒懼,就派兩軍駐守王敦兩側,王敦遂叛,攻入健康,自領丞相之值,後晉元帝病死,王敦欲稱帝,但王導為首的公卿大臣消極怠工來抵抗,王敦無奈返回武昌。

後晉明帝上位,討伐王敦成功,王敦不服回攻,又敗,后王敦病死,王敦之亂結束。

淝水之戰

東晉建國60多年後,北方中原戰亂已經到了第四波,前秦荷堅的稱雄時期。荷堅欲率兵南下,統一天下。

此時東晉各方管制逐漸進入正軌,南北方的隔閡日益減少,東晉基礎逐漸牢固,舉國一致,共拒胡人南下,淝水大勝,荷堅兵敗被擒,前秦滅亡。

北伐

淝水之戰後,北方中原再次陷入混亂,各國政權無數,以後秦和北魏為首最為強大。

淝水之前便有過兩人北伐,一是祖逖北伐,二是桓溫3北伐,但都收穫不大,其中恆溫掌軍多年,晚年欲稱帝,後病死,其子欲取而代之。

後被第三次北伐者劉裕平定,劉裕平定桓氏之亂後,手握兵權,成為東晉實際的統治者。遂即開始北伐。

劉裕兩次北征滅了雄距中原七八十年的羌氐後秦和鮮卑南燕。後期由於力所未逮,在佔領長安後被匈奴奪回,再度回到南方,不過此時東晉版圖已經較先前擴大許多。

四、滅亡

劉裕北伐返回建康後,聲威蓋世,遂即代晉稱帝(420—589年),國號宋。

宋是“南朝”歷史的肇始,歷4個朝代,宋、齊、梁、陳。

十幾年後北方拓跋魏統一北方中原,北方胡人戰亂結束,稱為北朝。

這169年就是“南北朝”時期,中華文化結束了一百多年的戰亂,再次開始復興。

五、結語

魏晉南北朝小國林立,戎狄蠻夷肆虐,中原文化已經被迫害殆盡,東晉於亂中而立,偏安一隅,使中華文明得以儲存,為後續的復興奠定了基礎。

1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初六大明降將,他們的死因沒有驗證福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