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唐德宗貞元年間,長安城發生了一件事,一時間傳為美談。那一年,當時寵臣戶部侍郎判度支裴延齡的兒子裴操參加博學巨集詞科選拔考試。有一天,主持考試的黃門侍郎杜黃裳和給事中苗剛出吏部的公堂就看見裴延齡在等他們,打過招呼之後,裴延齡說:“是衝仙人…兩位大人記得有這麼一篇嗎?”杜黃裳轉頭問苗粲:“苗大人記得有這篇嗎?”苗粲說:“好像沒有。”裴延齡於是仰天長嘆:“沒有中,沒有中啊!”等放榜出來,裴操的名字果然不在其列。

長安城

當時的文人士子都知道裴延齡身居要職,他的兒子裴操參加選,一舉成功是意料之中的。可是結果一出,一片譁然,文人士子們越加有信心了,這說明主考官是公正無私的。唐代進士考試一般在正月舉行,二月前後放榜,所以很多舉子都會在前一年秋天到長安城來做準備,主要是向達官權貴、社會名流、文壇領袖等投獻詩文,以期激賞和延譽,這叫“行卷”。有許多青年人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在長安城獲得名聲,然後再參加進士考試,以此提高進士及第的概率,劉禹錫也是如此,裴操銓選落第的訊息傳出後,他對自己更加有信心,初到長安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行卷”交遊。

進士考試

和別人不一樣的是,除了向一般的權貴名流投獻自己的作品,劉禹錫還依仗著滿腹的才華,直接向當時皇帝唐德宗上書。可惜,他並沒有得到迴音。但也不要緊,通過清麗的詩文,他很快就在長安城引起了不少前輩文人的關注。這一年,劉禹錫十九歲,半年前剛從埇橋(今安徽宿州)父親的任所將母親送回洛陽老家,在此之前,他幾乎一直生活在江南。他幾歲的時候就跟隨著名詩僧皎然和靈澈學習詩歌,名師出高徒,所以入長安不久即贏得很高的聲名。

洛陽

他後來在《謁柱山會禪師》一詩中記述了自己剛到長安時的情狀,可謂一帆風順,意氣昂揚:我本山東人,平生多感慨。弱冠遊鹹京,上書金馬外。結交當世賢,馳聲溢四塞。勉修貴及早,狃捷不知退。但進士考試,他並沒有急於出手,而是在兩年後才參加,且舉中第,並在當年又通過了博學巨集詞科考試,但是沒有被授官。七九五年,再次參加銓選,授官太子校書這一年劉禹錫二十三歲。在當時,絕大多數這個年齡的人還在一遍一遍地參加進士考試,所以說劉禹錫的仕途起步很早。

長安

太子校書的職責是校勘崇文館的書籍,有職無權,比較清閒,但是能有機會接觸太子。當時有一位翰林待詔叫王叔文,他是一位圍棋高手,深得太子李誦的信任,經常陪太子下棋。自中晚唐以來,宮廷所需物資的採購權交給了太監,他們經常派許多人到街市上轉悠,看到所需的或喜歡的東西,也不像以前一樣出示文書,而是直接說“宮市”然後象徵性地付給貨主很少的銀兩,還要他們送到宮內。長期以來,這一現象令許多商戶敢怒不敢言,忍氣吞聲。

圍棋

有一次,太子和幾個侍讀談及此事,衝著一時的意氣說:“我見到皇上時會稟報此事。”侍讀都誇讚太子仁德,只有王叔文沒有說話。其他人走後,太子問他為什麼不發表意見,王叔文說:“殿下,皇太子侍奉皇上,按禮節問候飲食安康即可,不應該干預宮外之事。陛下在位已久,如果有小人離間,說殿下以此收買人心,引起陛下猜忌的話,就說不清了。”自此以後,太子非常倚重王叔文,覺得他忠於自己又老成持重。劉禹錫在東宮做事,很快也結識了王叔文,並將自己的詩文拿給他看。王叔文很欣賞劉禹錫的才學和人品,二人互為知交。

東宮

但是第二年,劉禹錫的父親病逝了。劉禹錫只好暫時離開長安,先下江南處理後事,然後扶父親的靈柩北歸洛陽老家,安葬後丁憂三年。直到八零零年,劉禹錫獲得淮南節度使兼徐泗濠節度使杜佑的徵辟,出任節度使掌書記,即節度使的主要祕書。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杜佑正是晚唐大詩人杜牧的爺爺,此時距離杜牧出生還有三年。八零二年,劉禹錫調任京兆府渭南縣主簿,不久遷監察御史,與韓愈、柳宗元同事。這是劉禹錫第二次在朝廷任官,而下次入朝為官就是將近三十年後的事了。

參考資料

·《謁柱山會禪師》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漢時期有日曆或者檯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