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1328年~1398年)在應天府(南京)稱帝,史稱明太祖,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立世子朱標為太子,立馬氏為皇后,任命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朱元璋稱帝以後,又經過了約20年征戰,統一了全國。
二月,徵虜副將軍常遇春率師自濟南攻克東昌;任命李文忠為總兵前往福建。
閏七月,副將軍常遇春攻取德州克活捉元參政哈剌馬納;平章李文忠率師攻破福建諸山寨,平息閩地;徐達命都督副使孫興祖修築通州城池。
八月,元順帝攜太子北逃上都,徵虜大將軍徐達攻取元大都,派遣指揮鄧日旱赴南京獻捷,命右丞薛顯、參政傅友德、平章曹良臣、都督副使顧時等偵邏古北諸隘口;驍騎右衛千戶陳諒巡邏古北口擒獲元將李德明等39人;朱元璋詔改大都路為北平府;千戶李榮在古北口擒獲元將餘僉院送於大將軍;開始修建明長城。
十一月,大將軍徐達率右丞薛顯等人,兵發北平進取山西。
十二月,明軍發動太原戰役,擊潰擴廓帖木兒主力,擴廓帖木兒敗走。
洪武二年(1369)正月,副將軍常遇春率師佔領大同。
三月,置密雲衛。
四月,置陝西、山西行省。
五月,大將軍徐達,師出蕭關,遂下平涼。
七月,徵虜副將軍中書平章鄂國公常遇春在北伐時,朱元璋詔領平章李文忠領其眾。
八月,元兵攻大同,平章李文忠等將其擊敗,並且活捉其將脫列伯。
十月,任命方國珍為廣西行省左丞、李思齊為江西行省左丞。
同年,朱元璋定內侍官制,編《祖訓錄》,定諸王封建之制。
同年,倭寇侵略山東沿岸,倭寇之憂從此而起。
洪武三年(1370)正月,置鞏昌、平涼兩衛;置大同左右兩衛;置永平衛;徐達、李文忠、馮勝等分道北征。
五月,李文忠佔領應昌,獲元順帝嫡孫買的裡八剌及后妃宮人等,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與數十騎北遁而去。
十一月,朱元璋分封諸王,賜爵功臣;任命曹國公左都督李文忠領大都督府事,頴川侯傅友德、吉安侯陸仲亨、濟寧侯顧時、臨江侯陳德、六安侯王志、榮陽侯鄭遇春、江陰侯吳良、南雄侯趙庸同知都督府事。
同年,殺中書省左丞相楊憲。
同年,定科舉法。
同年,《水滸傳》作者施耐庵(1296-1370)去世,享年74歲。
洪武四年(1371)正月,左丞相太師韓國公李善長退休,任命胡惟庸為左丞相,汪廣洋為右丞相。
三月,任命葉大旺為青州衛指揮使,鄧哻為指揮同知。
四月,平涼衛指揮秦虎平叛故元降將知院白文顯聚眾於華亭縣作亂。
五月,故元平章洪保保叛殺遼東衛指揮同知劉益。
七月,傅友德攻克成都,平定四川。
八月,置定遼都衛指揮使司,任命馬雲、葉旺為都指揮使,吳泉、馮祥為同知,王德為僉事總轄遼東。
十一月,命青州等衛官軍,運送山東糧儲給定遼邊衛。
十二月,改高郵守禦千戶所為高郵衛;置揚州衛。
同年,取蜀,亡夏。
洪武五年(1372)四月,廖永忠率軍平定廣西,
六月,傅友德大敗元軍,平定甘肅;李文忠率軍至阿魯渾河被北元重兵包圍,馬中流矢,形勢危急,指揮李榮見狀,衝入包圍圈,把戰馬讓給李文忠,自奪敵馬,掩護李文忠突圍脫險。此役雖獲勝,但戰將陣亡頗多,宣寧侯曹良臣、驍騎左衛指揮使周顯、振武衛指揮同知常榮、神策衛指揮使張耀等均戰死。
洪武六年(1373)正月,降右丞相汪廣洋為廣東行省參政。
三月,任命魏國公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曹國公李文忠為左副將軍,宋國公馮勝為右副將軍,衛國公鄧愈為左副副將軍,中山侯湯和為右副副將軍,統諸將校前往山西、北平等處備邊。
同年,頒佈《昭鑑錄》,訓誡諸王。頒定《大明律》。
洪武七年(1374)三月,召廣東參政汪廣洋入為左御史大夫。
七月,左副將軍李文忠率師攻打高州等地,斬殺故元宗王朵朵失裡、魯王及司徒答海俊、平章把剌、知院忽都,擒獲魯王妃蒙哥禿及金印等物。
八月,左副將軍李文忠率師至豊州,分道追擊元兵,活捉其官員12人,俘虜其眾220人而還。
同年,藍玉大敗北元,遣元順帝孫北歸。
同年,曾編撰元史的高啟被處死。
洪武八年(1375)正月,朱元璋詔天下立社學。
二月,太原都衛捕送故元平章、知州等24人至京,流放海南。
五月,命曹國公李文忠為徵虜左副將軍,濟寧侯顧時為左副副將軍,往山西、北平整率軍馬。
同年,德慶侯廖永忠被賜死。
同年,劉基去世。
洪武九年(1376年)三月,桂林衛指揮姜旺率兵平叛廣西賀州作亂,俘其眾千餘人。
八月,陝西平涼衛指揮秦虎去世,朱元璋為其寫祭文。
九月,命北平、山西都指揮使司,送軍齡長的總旗185名赴京錄用,安排在金吾等衛所任百戶、鎮撫。
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命曹國公李文忠往鳳陽視察。
同年,惠帝朱允炆出生。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進封中山侯湯和為信國公。
十一月,任命龍驤衛指揮使蕭成,為陝西都指揮使;山西都指揮同知王約,為山西都指揮使。
同年,仁宗朱高熾出生
洪武十二年(1379年)正月,任命命平涼衛指揮李榮,為陝西都指揮使司事。
二月,命曹國公李文忠往河州、岷州、臨洮、鞏昌、梅川等處整治城池,督理軍務;徵西將軍沐英率兵至洮州平叛,遂置洮州衛,以指揮聶緯、陳暉等領兵守禦。
四月,古北口千戶違法,擅役軍士8人出境伐木被殺,朱元璋批准處決。
八月,任命西安衛指揮使濮英,為陝西都指揮使。
十一月,任命北平都指揮使郭英,浙江都指揮使王誠、陳桓,陝西都指揮使濮英、蕭成,寧川衛指揮僉事高顯、虎賁右衛指揮同知何德,府軍衛指揮僉事張翼,俱為大都督府僉事。
同年,汪廣洋被賜死。
同年,燕王棣到封國北平就王。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左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陳寧等人被殺,牽連者非常多。隨即廢止中書省及丞相等官,提高六部職權。改大都督府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
五月,升各處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為正二品,布政使司布政使為從二品;都督濮英兵至白城,擒獲故元平章忽都帖木兒,進至赤斤站之地,擒獲故元豳王亦憐真及其部屬等人。
八月,倭寇在廣東海豐縣殺掠吏民,詔命廣東都指揮使司率兵討捕,府軍衛指揮同知李原,任廣東都指揮使。
十月,任命山西都指揮使周立,為陝西都指揮使。
洪武十四年(1381)十一月,徵南將軍潁川侯傅友德,左副將軍藍玉,右副將軍沐英,率師趨雲南平亂,擊敗並生擒梁王將領達裡麻,俘其眾萬計,元梁王自殺。同年,徐達修築山海關,行裡甲制。
同年,宋濂被流放茂州,死於途中。
洪武十五年(1382)正月,置貴州都指揮使司,任命平涼侯費聚、汝南侯梅思祖,擔任都指揮使司事;藍玉、沐英攻克大理。
八月,馬皇后病逝,享年51歲。
同年,設立錦衣衛。
同年,空印案發,株連死者數萬。
洪武十六年(1383)六月,改都察院為正三品,設左、右都御史各1人。
十一月,鷹揚衛60多歲軍婦失火焚燒軍營,按律應鞭打,其子請求代受刑,朱元璋得知稱其孝子,母子可免其刑。
洪武十七年(1384)三月,曹國公李文忠去世,追封岐陽王。
九月,規定:公侯駙馬、文官三品、武官四品以上,凡大朝會及常朝在午門之右門出入,其有宣召奏事的文官四品、武官五品以下,仍由左右掖門出入。
同年,再定科舉取士制。
洪武十八年(1385)二月,開國大將魏國公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享年53歲。
十月,徵虜將軍信國公湯和進兵古州平叛。同年,戶部侍郎郭桓案發,涉案人員甚眾多,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官員皆處死,各省官吏死於獄中達數萬人以上。
洪武十九年(1386)正月,任命河南都指揮使徐司馬為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
八月,吏部選取直隸、應天諸府州縣的富民子弟,赴京補吏,入選者1460人。
十二月,吉安侯陸仲亨,率指揮李榮、鄭祥入雲南巨津州平叛,捕獲誅殺400餘人。
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馮勝、傅友德、藍玉同徵納哈出,並迫其投降,遼東平息
九月,鄭國公常茂獲罪,朱元璋念其父開平王之功,安置於廣西龍州,後在其謫所而死。
洪武廿一年(1388)正月,長興侯耿炳文,派遣陝西都指揮同知馬燁,率西安等衛兵33000人屯戍雲南。
四月,大將軍永昌侯藍玉北征,捕魚兒海大捷。
八月,命故海西侯納哈出的兒子察罕襲爵,改封瀋陽侯。
十月,任命青州左衛指揮使周興,為北平行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
十二月,進封永昌侯藍玉,為涼國公。
洪武廿二年(1389)十二月,命定遠侯王弼往山西,雄武侯周武往河南,全寧侯孫恪往狹西,俱訓練軍馬聽徵漠北。
洪武廿三年(1390)五月,李善長因胡惟庸案發,坐誅,牽連死者甚眾。
同年,陸仲亨、唐勝宗、費聚、趙庸等人被殺,株連功臣及其家屬達3萬餘人,並頒佈了《昭示奸黨錄》。同年,晉王朱棢、燕王朱棣率師徵元。
洪武廿四年(1391)正月,定國子監官品秩員數,祭酒1人從四品,司業1人正六品,監丞1人正八品,典簿1人、博士5人、助教15人從八品,學正10人正九品,學錄7人、典籍1人從九品。
同年,天下郡縣賦役黃冊成。
洪武廿五年(1392)八月,江夏侯周德興被殺。
同年,皇太子朱標病逝,享年37歲,立長孫朱允炆為皇太孫。
洪武廿六年(1393)十月,命退休武官有才幹精力未衰者,為都指揮等官。
同年,涼國公藍玉被殺,此案牽連到13侯、2伯,連坐族誅達1萬5千多人,開國功臣因此案几乎全亡。
洪武廿七年(1394)三月,命魏國公徐輝祖、安陸侯吳傑,往浙江訓練沿海軍士以備倭寇。
八月,命安陸侯吳傑、永定侯張銓等率退休武官,往廣東訓練沿海衛所官軍以備倭寇。
十一月,西平侯沐春、都督何福等率兵平叛越州;穎國公傅友德被殺;定遠侯王弼被賜死。
洪武廿八年(1395)正月,朱元璋命周興為總兵,率領北平二都指揮使司以及遼東都指揮使司屬衛,騎兵7000,步兵1萬,前往三萬衛等處剿捕野人。
八月,任命左都督楊文為總兵官率京衛官軍3萬人至廣西會各處軍馬,征討龍州叛亂。
十月,詔令總兵官左都督楊文置龍州軍民指揮使司,調馴象衛官軍築城守禦。
同年,開國六公爵僅存者馮勝被殺。
洪武廿九年(1396)三月,瀋陽衛起火燒燬倉庫及軍民廬舍。
十二月,都督僉事何福、指揮李榮領兵討伐永寧州叛亂。
洪武三十年(1397)正月,任命長興侯耿炳文為總兵官、武定侯郭英為副總兵,往陝西及甘肅選精銳步騎巡西北邊境。
同年,頒佈《大明律》。
洪武卅一年(1398)二月,晉王朱棢死。
閏五月,朱元璋病逝,葬孝陵。太孫朱允炆繼位,即惠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