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不可能不提曹操,曹操是魏晉時期最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也許是歷史上爭議最多的人物,喜歡他的人認為他是英雄,不喜歡他的人認為他是奸賊。他的身上也有著許多的謎團,其中有一個謎團是千古以來頗受爭議的,那就是雖然曹操一手顛覆了大漢王朝,但是他為什麼沒有代而取之,我也不自量力,姑且從幾個方面解讀一下。
第一,沒必要。早在建安元年,曹操的重要謀士荀彧就提出了著名的三大綱領“奉主上以從民望”“秉至公以服雄傑”“扶弘義以致英俊”。曹操深以為然,把漢獻帝迎奉到了許都,自此在當時看來正義的旗幟被曹操牢牢抓在了手裡。曹操東征西討,滅袁紹,殺呂布,滅袁術。隨著他地盤越來越大,他在中央的話語權也就越來越重。漢獻帝已經逐漸被架空,連魯肅都提出過大漢不可復。朝堂之上幾乎不敢有什麼反對的聲音,當不當皇帝對於曹操來說沒有什麼區別。我們都知道,政治家最看重的是什麼——利益。代不代漢對沒有任何利益加成,曹操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所以說不需要。
第二,不值得。這一點我說的還可能輕了一點,不僅是不值得,而且會付出很大代價。曹魏代漢是一場寒門庶族對豪門士族的革命,曹操掌握中央政權對於那些豪門大族來說本身就很不高興,明裡暗裡反對勢力層出不窮。外因就很明顯,孫權獨霸東南,劉備虎據益州,都不是省油的燈。內因就更多了,連曹操最重要的謀士荀彧都提出反對意見,要知道荀彧不僅僅代表的是他自己,他代表的是一個龐大計程車族集團,也許連他本人都沒意識到這一點。建安十八年,曹操封魏公,建安二十一年,封魏王。在人們看來,這已經是篡漢的前兆了。即使劉邦“非劉氏不得封王”的史實有待考證,至少在漢文帝后還沒有異姓王的出現。曹操怎麼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呢,到那時內憂外患一起爆發,他那個皇帝扛得住嗎?為了一個虛名根本不值得,何況當年曹操還曾把大將軍的虛名讓給了袁紹,他自己清楚得很,不值得。
第三點,實力弱。這個實力弱當然是相對曹操統一全國的理想而言。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赤壁慘敗給孫劉聯軍。建安二十四年,又在爭奪漢中的戰爭中輸給了劉備,還折了大將夏侯淵。這充分說明曹操離稱霸全國的目標還差得有點遠,至少孫劉兩家不好對付,而且一旦曹操代漢,他們兩家會馬上跟進,而“篡漢”的罪名只能是曹操來扛了。既然平定不了割據勢力,那這個皇帝不要也罷。
還有幾個小原因。其一易中天先生說形象不好,魏晉時期看長相,這也是有可能的,漢代也是個看臉的時代的。其二就是年齡也偏大了,自從起兵以來曹操徵袁紹,伐呂布,滅袁術,降張繡,攻劉表,基本上全都是親自出徵,常年征戰帶來的身體和心理上的疲勞不言而喻。到了建安二十一年封曹操魏王的時候已經63歲了,三年後,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享年66歲,這個年紀在現代社會都不小了,何況在平均年齡普遍偏低的魏晉。
要是說到了後來曹操一點想法也沒有,那也不實際,只能說他在盤算一番後放棄了。我對這件事的看法是,曹操不是沒有想法,應該說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魏國還遠沒有統一全國。有些小證據,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以65歲高齡親征漢中,精銳盡出,這樣也沒搞定劉備,就算當了皇帝也是白搭。至於他的後代就不是他能管得了了,不能說曹操自比周文王就暗示曹丕當週武王,周武王就是因為滅了商朝才讓這句話有了更多的解讀,如果真是讓曹丕當週武王,這麼大的政治野心也不能公開說出來啊,這不明顯給自己找事嗎,所以這種說法對曹操是極為不公平的。所以我們回頭再看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可以說就是大大的實話“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江湖未靜,不可讓位”“身為宰相,人臣之貴以及,意望已過矣”。這些就是大大的實話,年齡夠了,也風光過了,全國尚未統一,我就在丞相位置待著,其他的事以後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