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1940年5月7日,星期二 希特勒已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丹麥、挪威。 他蓄勢待發,要征服其他歐洲各國。 英國下院不再信任其領袖內維爾·張伯倫。 尋求繼任者計劃已啟動。 自1931年起,張伯倫政府一再誤判形勢,認定對希特勒可採取綏靖之策。1938年9月,他揚著一份《慕尼黑協定》,宣佈:“我們時代的和平!”兩個月後,德國人不費一槍一彈,大搖大擺走進了蘇臺德地區。時至1940年5月,納粹的閃電攻勢橫掃西歐,英倫之島也危在旦夕。

1937年,哈利法克斯勳爵(左二)在希特勒位於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脈的貝格霍夫“夏宮”(© Ullstein Bild)

1938年,哈利法克斯迎接自慕尼黑會議“凱旋”的內維爾·張伯倫(右)

(© 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1940年5月7日,這是如今已為傳奇的挪威辯論會首日。英國下院辯論庭沸反盈天,批評聲、斥責聲此起彼伏。樓上,貴族與上院議員們高呼“滾出去!滾出去!”。他們身體前傾,伸著腦袋,把樓下看個清楚。“辭職吧,老兄!辭職!”眼前發生的是英國政治上史無前例的一幕。各反對黨派成員將手裡的下院程式檔案捲成匕首狀,擲向坐在辯論桌前的首相——保守黨人內維爾·張伯倫。

張伯倫首先就“戰爭的行為”發言。他的身後就是丘吉爾。當時下院不允許攝像,該照為偷拍

(© Daily Telegraph / House of Commons Library) 英國需要聯合政府。工黨為此提出了不容討價還價的條件,即張伯倫必須走人。人們需要新的領袖,問題是,誰能接任? 5月8日,亦即辯論第二天,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與首相張伯倫就此匆匆會晤,進行了短暫磋商。張伯倫明確表示,他若被迫辭職,望哈利法克斯接任。5月9日,亦即星期四,再提首相之職的接任,哈利法克斯勳爵卻百般推諉,表示沒有接任首相之心。 有人認為哈利法克斯的謙讓言不對,心,他拒絕相位的原因更有可能是,一來他是上院議員,根據英國憲法,他無法作為首相進入下院,二來即便接任,他沒有實權可舞,他毫無戰爭經驗,定將受丘吉爾掣肘。 如此,丘吉爾這個名字令人不可思議地扶搖升至接任首相人選名單首位。

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末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