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陳世美,在我們的心裡就是負心郎的形象,代表了天下所有負心的男人,但凡男人有了點忘恩負義的感覺,就要被罵成陳世美。
陳世美是負心郎的名號怎麼來的呢?在我國的傳統戲曲《鍘美案》(又名秦香蓮)中,有一個很著名的故事,故事說的是宋朝,陳世美家境貧寒,與妻子陳香蓮恩愛有佳,經過數十年苦讀後,進京趕考,終於中了狀元,並且被皇帝招為駙馬,一時風光無限,便忘了家裡的含辛茹苦陪伴自己十幾年的妻兒。
妻子秦香蓮,久無丈夫音訊,便帶上兒子上京城尋夫,陳世美不但不肯相認,而且派殺手半夜追殺,殺手不忍心下手而自殺,秦香蓮被誤認為兇手被抓入獄,在陳世美的授意下發配邊疆,在中途再次派人殺妻,所幸被展昭所救,清正廉潔的包拯深明大義,找齊證據要定駙馬的罪,最終將陳世美送上了斷頭臺。在這裡陳世美是一個欺君罔上,殺妻滅子,最終被正義的化身包公所除,永遠地釘在了道德的恥辱柱上反面形象。
真實的歷史人物卻是另外一個,陳世美又名陳年穀,熟美。清朝初年人,順治年考取的進士,先被認為直隸也就是現在河北的某縣知縣,因政績突出,被康熙皇帝賞識,升職貴州省石道按察司兼布政司、參政。康熙十年後升戶部郎中、侍郎。康熙23年告老還鄉。陳世美不僅在官場上一帆風順,道德品質,也很好,也沒有貪圖榮華富貴,殺妻滅子的事情。而且他是明末清初的人,為什麼會在宋代被包拯給鍘了呢?
民間一種說法是陳世美為官之後,許多以前的親戚前來求助,希望謀取官職,作為一個清廉的好官,陳世美難於應付,於是一律謝絕了來訪,當年和他一起進京趕考、並且資助過他的一個同鄉多次到他這裡求助,沒有想到都遭到了他的拒絕,便覺得他是忘恩負義,於是心生報復念頭。將一些升官發財後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不好形象,強加在了陳世美的身上,並且編成了戲曲開始演出,這個戲曲演出之後,沒想到大受歡迎,因此將兩個朝代不一樣的人,放到了一起,本來就是戲曲創作者的無心之舉,沒想到後來火了,陳世美便成了後人不斷唾罵的物件,確實是背了一口大黑鍋呀!
-
1 #對對對,我也看到過這個說法。
-
2 #有些歷史也只可算作故事,能有警示作用便是大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