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有各種方便的電子日曆,很少看到年輕人為了看日期翻找紙質日曆了。不過以前,紙質的日曆、檯曆和掛曆可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用品。這裡有一個問題,想要跟大家討論。以前在紙張還不是非常普遍的時候,普通老百姓有日曆嗎?沒有紙張的時代日曆是什麼樣子的?
秦漢之際,紙張雖然已經開始出現,不過紙張並沒有作為書寫的主要載體。這個時候書寫的主要載體還是簡牘。我們就拿出土材料比較豐富的秦漢時代來討論上面提出的問題。現在我們看到秦漢時期的出土簡牘非常豐富,上至皇帝詔書、官府檔案,下至平民百姓的書信、治病藥方,在秦漢簡牘中都可以見到。我們在秦漢簡牘材料中發現這樣一類材料。簡牘上的內容主要是月份和日干支。比如嶽麓書院藏秦簡中就有這樣一類材料,原圖如下
上舉嶽麓書院藏秦簡自題名為“質日”。並且在嶽麓秦簡中有三十四年質日、三十五年質日、二十七年等多種質日。“質日”這個題名目前學界有幾種不同的解讀意見。這裡暫且不展開說,我們先看簡文的內容。我們知道古代的紀年與紀日只要還是干支來表示。嶽麓書院藏秦簡“質日”中的文字只要就是干支和月份,所以只要是對古代的紀年紀日知識稍微所了解,看到這些干支內容就會很快將兩者聯想在一起。雖然上舉這份材料並不完整,有些內容已經殘缺,但並不影響我們研究它。這類在材料在早出的一些簡牘中就已經出現,因為沒有標題,所以早期一般是將其作為歷譜來研究。根據學者們的研究和對比,這類簡牘所記載的日期很多是可以和傳世文獻記載的日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可以確定的是這類文獻所記載的干支都是每年每月的日期。
這類材料在近些年的新出材料中仍然有出現,比如北京大學藏秦漢簡、湖北荊州胡家草場出土的漢簡中都有。而且後出的這類材料相對完整,年月日內容齊全,這對研究秦漢時期的歷法非常重要。不過當材料越來越多後,很多共性問題或現象也就逐漸浮現出來了。比如我們發現這類歷譜簡不僅記錄年月日,在很多的日干支下還有其他內容,有些內容是是事件,有些是地名、還有些完全不知道含義。比如嶽麓秦簡《三十四年質日》中,某月的戊申日下記載”騰居右史“。經過研究可知,騰是人名,右史是官名,這裡應該是代指機構。居是處在之意。騰居右史,應該是騰這個人在右史這個機構。還有一些內容是到哪裡“視事”,意思是到哪裡去辦公,還有一些事“宿哪裡”,就是住在哪裡。
雖然這些日干支下記錄的內容大多可以解讀,但隨之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為什麼會在歷譜中記錄這些內容?這類歷譜的作用是什麼?我們發現這類歷譜的所有者大多是官員,而且歷譜中所記載的內容大多是官府公事,加上秦漢出土的律令中規定,政府官吏公幹後,要定時向上級報告自己的工作,所以這類歷譜除了日常看日期外,可能還有記錄上報內容備份的作用。這和我們今天的檯曆十分相似。我們今天的檯曆上,一般都會在日期下或者在旁邊留有記錄的空白。有些人利用這些空白是為了記錄將要做的事情,起到提醒作用。還有一些人,記錄當天發生的事情。相信古代的官員,出門公幹時,為了能清楚的記錄行程,就會在日曆的日期下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或者將要發生的事情。這樣一來,出差回來後,既可以準確彙報自己的具體工作,也對過去發生的事情有備忘的作用。所以從這個角度說,這類歷譜堪稱是秦漢時代的“檯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