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大家好,
經過了創業初期的原始積累,曹操逐鹿中原的戰車,終於駛入了亂世英雄的快車道,他把漢獻帝控制在手裡,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之後的幾年,逐一剪除了身邊虎視眈眈的幾個大軍閥,成為當世舉足輕重的政治軍事集團的領袖。
曹操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除了他精通兵法,用兵如神,他還非常善於發現和使用人才。
首先,他對待人才不問出處,而且知人善任。
就是他不管是對從一開始就跟隨自己的還是對敵對陣營投奔過來的,都是信任有加,放手使用。
這一點在他的第一謀士荀彧身上體現的尤為突出。
開始的時候袁紹、袁術兄弟號召力很強,網羅了大批的人才。尤其袁紹,對待謀士們都給予優厚的待遇,禮敬有加。但他對謀士們的尊重僅僅是表面上的,骨子裡他很自負,對他們的信任度並不高,人才在他那很難充分發揮作用,就有人不伺候了。
荀彧就是這麼跑到曹操這來的。
曹操跟荀彧一番長談後,感嘆地說我的子房來了啊,直接拿荀彧和漢初三傑的張良相提並論。
曹操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之後他對荀彧極其信任和倚重,荀彧感動之下,把郭嘉也從袁紹那給拉過來了。
荀彧非常厲害,他給曹操謀劃的發展戰略是:趁北方最強大的袁紹跟公孫瓚互掐的時候,以兗州為根據地,安撫住西涼、巴蜀和漢中等地,抓緊時間收拾掉周圍的幾個軍閥,然後跟袁紹對決統一北方,再率軍南下平定長江流域,然後再吞併西部,進而統一天下。
曹操就是按照這個計劃實施的。
另外在迎立漢獻帝的問題上,荀彧更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漢獻帝跑回洛陽的時候,曹操不確定是不是要把他接過來。下屬們大部分都不同意,只有荀彧極力主張佔據這個政治上的制高點,曹操這才下決心“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跟七百多年前管仲、齊桓公的“尊王攘夷”有異曲同工之妙。
儘管很難說齊桓公和曹操成就霸業跟這個有必然的聯絡,但他們這樣做可以名正言順地征討其他軍閥,政治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當然荀彧不止是會謀劃大的戰略,張邈和陳宮背叛曹操讓呂布佔據兗州的時候,他是少數幾個沒有背叛曹操的人。正是他在曹操回兵之前的關鍵時刻,跟程昱、夏侯惇等冷靜應對,穩住了局面,才為曹操保留了重新奪回兗州的機會。
荀彧在之後的官渡之戰中所發揮的作用就更大了,我們到時候再講。
曹操對待人才的第二個特點就是胸襟博大不記仇。
比如對待張繡和賈詡。
在曹操的謀士群體裡,除了荀彧和郭嘉,賈詡也可以稱為當世第一流的謀士,但賈詡當初甚至差點要了曹操的命。
賈詡本來是李傕的謀士,當初董卓被殺,王允派呂布討伐他們,李傕、郭汜想要逃回老家,賈詡給他們攔住了,建議乾脆殺回長安。可以說後來李傕郭汜的作亂,全都源於賈詡的這個主意。
後來賈詡實在不願意跟那倆混蛋為伍,就輾轉投奔了宛城的張繡,結果讓曹操在宛城栽了大跟頭,差點在創業階段就霸業夭折。
本來張繡聽了賈詡的話,都投降曹操了,可曹操藉機跟張繡漂亮的嬸子好上了,這讓張繡感覺受到了侮辱,就秘密行動,向曹營發動了突然襲擊。曹操中箭受傷逃走,他的長子曹昂被殺,典韋率領著少數衛士拼死地斷後,被俘後被殺。
曹操回過頭組織大部隊來討伐張繡,結果有情報說袁紹要趁機攻打許昌,嚇得曹操趕忙撤軍。
張繡看出便宜,想要追擊,賈詡勸他別追,張繡不聽,結果中了埋伏吃了大虧。打了敗仗回來後,賈詡說你現在趕緊組織人馬去追擊,肯定能贏。張繡這回聽了,果然得勝而歸。
但他不明白,問賈詡為什麼?
賈詡說曹操用兵很謹慎,撤退時肯定有周密的安排,但他打贏追兵之後肯定會放鬆警惕。
不過儘管張繡、賈詡讓曹操吃了大虧,在第二年,就是公元199年他們再次投降的時候,曹操還是慨然接納了,而且還跟張繡結成了兒女親家。
不過可惜的是賈詡似乎對曹操一直不能完全認可,所以很少給他出什麼主意,但後來在曹丕繼位的問題上他的意見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曹操就是靠著這種博大的胸襟和氣魄,還有強大的自信,不斷接納來自各方的文武人才。
但他網羅人才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則就是要求忠誠。
這一點在對反覆無常的呂布身上體現的十分明顯。
呂布不是被曹操打敗跑去徐州投奔劉備了嗎,但他沒節操的個性一直表現得很穩定。他被袁術收買,趁劉備跟袁術對壘的時候,鳩佔鵲巢的把徐州佔了,回頭還假裝寬厚地把小沛劃給劉備駐紮。
但後來又在袁術的唆使下,派高順打跑了劉備,害得劉備跑去投靠了曹操。
公元198年,曹操起兵討伐呂布。
草包呂布不採納陳宮的策略,他想誘敵深入,結果連吃敗仗。這時候陳宮建議,自己和高順守城,呂布率部駐紮城外,這樣互相呼應。
呂布本來都答應了,結果老婆跟他說陳宮以前是曹操的部下,能跟你一條心嗎?呂布聽後,居然取消了這個計劃,死守下邳城。
結果曹操大軍圍城猛攻,後來引沂水和泗水淹城,呂布被部將出賣,城破被俘。
呂布想投降曹操,說我可以幫你統領騎兵,那咱們就天下無敵了。
曹操動心了,呂布的勇武可是天下聞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嘛。可劉備在旁邊說了句,別啊,你不知道丁原和董卓都怎麼死的啊。
一語點醒夢中人,曹操恍然大悟,意識到了呂布的反覆無常,根本毫無忠誠可言,就下令殺了呂布。
不過對曾經的部下陳宮,曹操真的不忍心殺,他的才能不在荀彧、郭嘉之下。但陳宮大概是最早看出曹操有野心的人,而且他這個人原則性極強,只求一死。曹操無奈,哭著把他和同樣不願投降的高順一起殺了。
不過曹操在這次戰爭中收穫了一員大將,就是大名鼎鼎的張遼,就是後來曹操陣營中的“五子良將”之一。
這就是曹操,真心的尊重人才,愛惜人才,重用人才,不遺餘力地招納人才到自己的陣營,也正因為這樣,他的陣營人才才越來越多,事業才越做越大。
好了朋友們,這一期的內容我們就講到這裡。
歷史很精彩,歷史很無奈
讓我輕輕地為您講述繽紛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