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空襲以及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進行的有關激烈爭論相比,1939年9月戰爭爆發後的情況看起來其實並不危險。英國皇家空軍雖然一直在緊鑼密鼓地為可能發動的對德國的空襲做準備,但他們擁有的488架輕型轟炸機如果從島上的機場起飛,只能到達德國的魯爾地區,並且,由於載彈量很低,所以不會造成重大的損失。對德國進行較大規模的空襲則是自殺性的,不僅是因為英國空軍在裝備和技術方面的不足,而且是因為德國組織嚴密的防空措施。因此,和法國與德國一樣,英國首先也是把空軍的作用侷限在支援地面部隊上。

在1939年9月3日英國首相張伯倫宣佈對德宣戰後,倫敦的空襲警報就開始鳴叫。像20年前一樣,英國人在溝渠裡和地鐵站裡尋求庇護,不過現在他們手裡多了一個防毒面具。一個孤獨的英國飛行員出於疏忽拉響了防空警報。這暴露出英國防空體系的薄弱,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英國人對自己的防空體系進行了極度的加強。在加強防空時,英國皇家空軍還使用了新式的雷達系統。德國人雖然也在研製雷達系統,但首次使用雷達系統的還是英國人在英國東南部建造監視塔的時候。憑藉雷達系統,英國人就可以及時發現並反擊德國的轟炸機。

無論局勢如何發展,希特勒肯定考慮好了要避免對英國戰爭出現任何的升級。和英國達成的諒解與他早在《我的奮鬥》一書中所闡述的政治計劃是吻合的。通過毀滅性轟炸來刺激工人階層反對當權的、保守的首相張伯倫,這種做法從政治眼光來看是非常荒謬的。畢竟,一年以前,是這位首相和希特勒一起簽署了慕尼黑協定。雖然,在此期間,張伯倫已經脫離了他的綏靖政策,但如果希特勒想要和英國談判,張伯倫還是位適合的談判物件。這位德國獨裁者也很願意把他與死敵斯大林締結的令人吃驚的協議換成與張伯倫達成的諒解。希特勒只是想把英國排斥出歐洲大陸,但他並不想毀滅這個世界大國和它的整個帝國。

▲ 1940年5月10日,報紙《阿雷曼人》上的一篇文章。

在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頭8個月,英倫三島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攪擾。德國和英國的戰鬥機不斷攻擊的是對方在北海的海軍以及海軍基地或者是在水域中佈雷。在這個過程中,有個別德國飛機落入英國的防空區域。另一方面,聖誕節前不久,一個由24架飛機組成的英國轟炸機聯隊飛到德國海軍基地威廉港進行武裝偵察,被德國戰鬥機擊落了一半。所有這些都與以空軍的優勢為出發點的總體戰的預言相矛盾。1939—1940年冬天,不利的天氣條件也不利於進行更大規模的這種方式的進攻。這段時間裡,雙方都沿著萊茵河向即將到來的決戰進軍,都把空軍集中在這一區域。英國空軍司令部得到命令,不要採取任何刺激德國進行報復反擊的挑釁行動。英國人的恐懼根深蒂固,他們擔心希特勒會拋開一切束縛和顧慮,下令對平民發動襲擊。

在前線,英法進行的是“靜坐戰爭”,或者是“假戰爭”,只有零星的交火;在德國後方,所謂的彈藥危機卻愈演愈烈。由於冬天惡劣的條件,運輸和煤的供應遭遇了很大的困難:幾乎有6000家軍工企業短時停工,很多民間企業則必須完全停產。德軍的將領們並不信任希特勒的樂觀主義,而是讓自己做好持久戰的準備,他們認為,在最初的幾場勝利後,戰事肯定會過渡到陣地戰。在期望中的“大戰役”開始之後,就應該最終進行全面的動員了。一直到1941年春天,兵工廠都在全力生產。為陣地戰和攻佔堡壘生產彈藥而籌措到的原料多於生產坦克的原料。在緊張的工作下,毒氣的生產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到1941年秋天,毒氣產量要達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5倍。

英國遠征軍擁有足夠的毒氣彈儲備來給英國25%的飛機進行毒氣戰的裝備。雖然雙方都不會首先使用毒氣,但又都不能信任對方,所以不得不武裝自己,為毒氣空戰做準備。

雙方都做好了準備以對付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

▲ 德國空軍畫報《雄鷹》的一期特刊的封面頁。

1940年5月16日,英國對德國進行了戰略性轟炸。進攻的目標是德國魯爾區以及德國北部的“軍工車間”。這樣挑釁性的“針刺行動”當然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但英國人希望,或許這樣的行動能夠誘使德國軍隊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那樣,把一部分戰鬥機從前線撤回來,這樣就能夠減輕盟國在法國同德軍爭奪制空權戰鬥中的壓力。英國轟炸的是德國的軍事和工業目標,為的是不給德國人提供對倫敦進行報復性轟炸的藉口,但同時為了防止萬一,英國還是把所有的飛機從法國撤回以備保護英倫三島。

英國的空戰戰略不具有說服力。5月16日夜對魯爾區的首次空襲幾乎不能被視為是富有希望的。96架雙發動機飛機出發前往濃霧遮蔽並且受到強大的防空力量保護的工業區。只有24架飛機最終找到了作為轟炸目標的煉油廠和電廠。6架飛機損失。德國空軍曾試圖用水雷來封鎖港口城市,並且只是在敦刻爾克戰役中才較多進入英國領空。

▲ 英國布裡斯托爾“布倫海姆”式轟炸機,速度快,航程遠。

毫無疑問,丘吉爾要為戰略性轟炸的開始承擔責任。如果不是1940年5~6月盟國軍事上的慘敗,英國空軍司令部有可能仍然無能為力。至此,對已經下令將軍隊從法國撤回的英國首相來說,損失慘重但收效並不明顯的空襲是唯一能夠直接攻擊德國並強調自己無論如何要將戰爭進行下去的決心的方法了。

此時,希特勒正處在他的權力和盛名的頂峰。他成了歐洲大陸的統治者,盟友和中立國企圖得到他的歡心,被征服的人懼怕他的獨裁。經濟資源的增長是如此迅猛,以至於他下令,在德國恢復已經停止的消費品生產,好讓他的“民族同志們”享用到戰爭勝利的果實。他掌握著主動權,可以隨時向任何方向發動進攻。

(全文改編、摘錄自《轟炸納粹德國 》一書)

▼ 推薦閱讀

《轟炸納粹德國》

譯者:何寧、經軼

出版社:航空工業出版社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是暴力和毀滅的瘋狂,這瘋狂源於德國,又通過盟軍的戰略轟炸返回德國——要阻止大屠殺的凶手及其戰爭機器,轟炸無疑是最合適的方法。據統計,二戰中對德國的戰略轟炸總共炸死了 63.5萬人,其中有57萬名德國平民,炸燬了360萬處德國住宅,德累斯頓和科隆等一百多座巨集偉的城市毀於戰火……本書是國內引進的唯一一部專門介紹二戰中戰略轟炸的作品,也是戰後德國人反思的代表性作品。書中運用大量歷史資料和珍貴的圖片展示了二戰歷史中獨特的這一幕,內含最新的研究成果、評論和大量的資料資料和詳實的資訊介紹。本書還追溯了戰略轟炸觀點的起源和歷史,對歷史上著名的空中作戰理論家杜黑和歷史上著名的格爾尼卡大轟炸做了客觀和實事求是的評論。讀完這本書,二戰中大轟炸歷史的裡裡外外你都將了解個透徹、明白了。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慈禧一介女流之輩,為什麼她的權力在清朝後期無人可以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