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一般在清明節的前一天,這一天要禁火,從上到下只吃瓜果點心一類冷食,民間普遍認為寒食節起源於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發生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往國外,隨行賢士多人,主要幕僚有5人,介子推是其中之一。介子推追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風餐露宿,受盡磨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國君,介子推立下了汗馬功勞。
重耳結束19年的逃亡生涯後,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史稱晉文公。當時由於政局不穩,“未盡行賞”“是以賞從亡者未至隱者介子推”。對此,介子推沒有抱怨,更沒有像其他人那樣一哭二鬧三上吊,主動請賞。介子推認為晉文公當上國君,實為天意,沒必要得到獎賞,並以接受獎賞為恥辱。司馬遷《史記·晉世家》寫了一段介子推與母親的對話,其母問:“亦求之,以死誰懟?”介子推說:“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祿。”其母理解介子推的志向,但還不死心,又說:“亦使知之,若何?”介子推回答說:“言,身之文也;身欲隱,安用文之?文之,是求顯也。”其母看到介子推退意已決,就說:“能如此乎?與女偕隱。”從這段對話中,不難看出介子推對晉文公的忠心耿耿,對勢利小人的深惡痛絕,對功名利祿的鄙棄淡泊,也能感受到介子推母親的高風亮節和深明大義。
介子推不肯受賞,《呂氏春秋·介立》記載其曾賦詩一首,“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於中野。”表達了介子推的無奈和心志。司馬遷在《史記·晉世家》中作了引用,但有出入,說是介子推手下人寫的。介子推的手下為打抱不平,夜裡將這首詩掛到城門上。晉文公看到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介子推已與母親一起隱入綿山。晉文公求人心切,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出現,後來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了介子推母子的屍骨,介子推抱樹而亡。晉文公很是痛心,把整座綿山封給介子推,起名叫介山,並下令介子推忌日禁止煙火,僅食寒食,從此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的節日“寒食節”。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湯氏改革後,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現代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
介子推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在《左傳》《史記》等史書的記載中,並沒有介子推被焚山而死的情節。寒食節起源於紀念介子推這一說法,到兩漢之交才有記載,見於東漢桓譚的《新論》。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有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遊。”“立枯”二字,按照東漢文學家王逸的註釋,就是“抱樹燒而死”的意思,這說明至少在當時,關於介子推被焚死的說法就已有了。另外,《莊子·盜跖篇》說:“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這段話中,“焚死”的情節已經出現了。當然,有人懷疑《莊子·盜跖篇》是後人的偽作,但戰國末期的《呂氏春秋·介立》有介子推“賦詩公門”和晉文公“懸賞尋人”的情節,說明在戰國時代,民間已經開始流傳介子推的故事了。
三月駝雲,四月裂帛。又快到清明了,現在很多人知清明卻不知寒食。寒食節和端午節一樣,也是因紀念一個人而有的節日,這裡顯示了中國人的情義。寒食節又是陰晴不定的時候,乍暖還寒,也應了介子推的人生境遇。由此想起蘇東坡的寒食帖,“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脂雪。”